混文化兒

從衣食住行、日常起居的個人習俗到街道環境、政府民眾等的社會現象,細細剖析最新中美生活文化習俗之異同
正文

國服工作服,雅俗俱佳

(2006-04-23 15:18:46) 下一個
世界上任何衣服,如果使用不當,甚至濫用,往往會造成不同的結果。旗袍就是一例。旗袍原泛指滿族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隻有皇族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係。清朝末期的旗袍,衣身較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繡以各色花紋。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後,在女權運動浪潮的衝擊下,由上海女學生作為時尚的先導,服裝朝平民化、國際化的方向自由變革,舊式的旗女長袍被摒棄,而逐漸流行新式旗袍。城市女性的穿著趨向於簡潔、色調力求淡雅且注重體現女性自然之美的新式旗袍。那時男學生的長衫與當時林道靜式的旗袍、圍巾是城市年輕人中最時髦的。1930至1940年代是旗袍的鼎盛期,這時出現的改良旗袍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直襟、寬腰、大下擺的傳統式樣被修正得蕩然無存,西方的曲線美感則成為旗袍製作的首要因素,袍身更為稱身合體,從此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的標準服裝,這也算是滿漢洋三結合的產物吧。正如中山裝是中國男子的國禮服那樣,旗袍從此成為中國女子的國禮服。不管是政府高官還是外交使節的夫人在外交場合,或平民百姓、老婦少女在國慶家喜的隆重場合,穿旗袍幾乎是上層社會女子的最佳選擇。 經過上一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服裝發展整休期,近二三十年來,女性服裝已趨於多樣化,有各類西式,中式,流行或休閑服裝,日常生活中已很少有人穿既束縛身體,又較不利於行動的旗袍,因為有許多既能展現女性身體曲線,又不束縛行動的服裝,甚至幹脆就裸露身體,或肩或背或肚的新的服裝問世。但旗袍仍作為中式女子禮服最典型的代表與很得體的選擇。甚至在美國,當美國婦女與華人同慶中國新年或參加與中國有關的聚會時,她們也往往穿上好不容易借來的或千辛萬苦去中國旅遊時在上海老城隍廟、香港女人街親自買來的中國旗袍,來中國化一下,並為此有聲有色地講述一番她們去中國旅遊的經曆感受,或以極具權威(因為她們去過中國)的姿態向來賓介紹其有限的中國知識。這些旗袍合身不合身,配不配另論,但作為中國服裝的象征,表示了普通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的好奇與探索。 改革開放以來,中華餐飲業的遍地開花,使旗袍有了新的功用。廉價勞動力的大量存在,使許多餐館都雇用了大批的迎賓、領位小姐,而旗袍則是非官方的全國統一服裝,且一律都是大紅色的。本來旗袍是要合身裁做,才能顯出它的優點。由於餐館打工妹的流動性較大,資本家(業主)也不可能為每一位打工妹花大價錢定製旗袍,所以本來能體現女性自然之美的典雅服裝,已變為鬆鬆塌塌的勞動服;又不經常洗,搞得油膩膩的,洗完也不燙,搞得皺兮兮的。從餐館、百貨商場、展銷會場到夜總會,幾乎到處有穿著紅色旗袍的迎賓小姐為顧客開門,道聲“歡迎光臨”,帶位、直至送客,再呼“歡迎下次光臨”。旗袍從中國女性的國服“下放”成為了一種特定的工作服,這樣一來,又有哪位女賓敢穿旗袍去赴宴或參加什麽儀式呢?筆者有一位事業有成當老總的年輕朋友,有一次與他太太一起去一家豪華餐館參加一個婚禮。為了避免被別人錯認為是禮儀小姐,她特地穿了一件剪裁得體的淡藍色旗袍,以與紅色有所區別,並配上名貴的珠寶首飾。但是她竟然數次被別的賓客錯認為是餐館禮儀小姐的領班,氣得她回去就把那件旗袍壓在箱底,發誓再也不穿了。更有甚者,那些在夜總會跳豔舞將裙邊叉開得很高的緊身旗袍竟作為不穿底褲跳大腿舞時的遮羞布。可悲呀,旗袍竟落到了這個地步。看來中華婦女應該為旗袍正名,還它中華禮服的應有地位,或者重新設計一種更好更實用的女性禮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