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韻如藍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個人資料
思韻如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今年情人節這天,媽媽在自己安大略湖畔的老年公寓迎來了第一次學生來訪。時隔30年後的相見,媽媽恍惚中一時沒能把眼前風韻端莊的學生和當年的青春女孩聯係起來。學生卻立刻興奮地驚呼:"俞老師沒有改變,風采依舊!" 15年前移民加拿大時,母親做好了準備:即使冷清到孤單的地步,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值得了。母親心目中份量最重的是女兒,隻要跟女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6-04-27 06:44:02)
我們一個多月前在加勒比郵輪旅遊的之前和之後分別玩了DisneyWorld和UniversalStudio。現在回想起那一天一個主題公園的滿滿的日子,遺憾和滿足,驚恐和讚歎相交織的感覺依在。感謝孩子們給了我們動力和借口,讓我們有了這樣不虛此行的經曆。 若想深入了解一個人,就去和他做一次旅行。此話對生活了10多年的夫妻都依然適用。出門在外,離開了平日重複慣性的日子,我們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6-04-25 07:16:19)
我有一個從未見過的姑奶奶,她是我爺爺唯一的親妹妹。關於姑奶奶年輕時的故事是在全家圍坐著包餃子時,奶奶一邊從容地擀皮,一邊講給我們接下手包餃子的晚輩們的。 話說當年奶奶一個人來到北平,信心十足地要圓自己的大學夢。我的姑奶那時也在北平讀書。自從父母雙亡後,姑奶的生活讀書都由兄長我爺爺承擔。爺爺對年幼10來歲的妹妹的各種需要義無反顧,永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6-04-22 08:39:44)
父親去年花了很長時間,完成了寫給我和妹妹的關於爺爺的生平小傳。父親以他學者特有的嚴謹,描盡了爺爺隨著中國現代曆史的動蕩而起伏不定的一生。中國現代史,讀來太讓人唏噓。尤其是在多少已被西方基督文化熏染過的我眼裏,實在是剪不斷,理還亂,多見人罪,少有正義。如今在我腦海裏久久回旋,值得留戀的,隻剩下與我生命如何而來息息相關的那些風花雪月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6-04-20 06:39:08)
昨天和大學同學微信聊天,幾個美國的同學好奇地問起定居魁北克的同學們,孩子將來的主語是英語還是法語。家住蒙特利爾的同學為大家解了惑:法語政府為了保護法語文化,規定學齡兒童如果父母母語不是英語,必須小學,中學上法語學校。美國同學開玩笑:"那也好呀,到法國去玩,不會遭白眼。"魁省同學回答:"沒有的事。由於曆史原因和自我保護,魁北克的法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6-04-18 06:36:56)
這些日子大寶在讀pioneer文學。關於早期移民的生活我在霍桑的"紅字"裏有過窺探。如今跟著大寶讀,依然深深感受到當年先人的果敢和非凡。今天我要記錄的,是一個以不遜於"五月花"清教徒的勇氣毅然走上移民路的人,她就是我的奶奶。 爺爺70年代末去世後,留下奶奶和我們相守。三代共室的五口之家,和中國的所有家庭一樣,承受著生活帶給我們的喜怒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6-04-15 08:38:51)
寫作是給我帶來無比歡樂的事情。尤其這些日子,當我終於學會打開自己的心,和世界分享自己的足跡時,我驚喜地發現,在物質主義,浮躁多變的世道,在標題黨,八卦陣充斥泛濫的多媒體時代,仍然有許多人願意把自己的心沉靜下來,耐心地去讀一些純文字,純人性的東西。 感謝所有讀者,更感謝給我真誠留言的知音。因著你們的鼓勵,我不但會繼續耕耘自己的心靈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6-04-13 11:06:40)
前年我們全家攜父母回國。在和親戚歡聚時媽媽指著六姨說:"娟娟越來越象娘了!"六姨的女兒,我的表妹立馬就說:"媽媽可比外婆好看。外公告訴過我,當年他去相親,回來鬱悶得一天都沒吃下飯。可見外婆有多不好看!" 我的外婆外公是門當戶對的舊式婚姻。在兩大家族的安排下,英俊的外公和未來的妻子第一次見了麵。外婆的樣貌雖不能說醜,但和美也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16-04-12 06:15:59)
小學時學校組織看電影"紅日",看完莫名心堵難受,沒有因為"我勝敵敗"的完美結局而歡喜。回家爺爺奶奶問咋啦,我脫口一句:"那個張師長太可憐了!"爺爺不語,奶奶後來悄悄告訴我,那個叫張靈甫的張師長是爺爺的同鄉和同學,他們認識。我很驚訝。我隻是出於一個小女孩的本能,見到溫文爾雅又威嚴莊重的男性就有莫名的好感,"紅日"裏把&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2016-04-11 06:27:17)

我的故鄉因為是舊時的首都,所以許多建築,地名都還留著些許當時的印記。比如離家不遠處的一處橋便以紀念孫逸仙之名叫做"逸仙橋",而橋下我們的小學自然就叫"逸仙橋小學"了。 我們學校的學生來源有幾大類:南京無線電廠的職工子女,南京軍區總醫院的二代們,南京軍區後勤部的子弟,還有少數南京航空學院的教工子女,這些統統屬於"大院裏的孩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
[21]
[22]
[23]
[24]
[2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