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護童心

一己之觀察, 一己之感受, 一己之記錄罷了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博文
孩子會模仿大人所做的遠遠多於他按大人所說的做。孩子通過觀察來學習,他們會觀看大人,然後模仿大人。所以我必須自己是我希望孩子要成為的那種人。這就是“榜樣”。 榜樣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而父母就是孩子的關鍵的榜樣。通過讓我們自己快樂,我們就為孩子建立了快樂行為的榜樣。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每天都會拿著一本書安靜閱讀10分鍾,他們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讓學生首先學會做一個正常人---這是我對澳洲中小學教育10餘年的觀察所得出的第一個基本結論。這個結論可能也是膚淺的,因為我隻是從自己孩子們對我談起他們的曆史課後所形成的感覺。 我的在精英高中讀書的大兒子今年選修了二戰曆史。談起二戰,自然會談到希特勒。兒子從他學校了解到的希特勒是一個失敗的artist,後來從政,坐過牢,再一步步走向權利的頂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對“幸福”有著不恰當的定義和期望,導致的結果就是在錯誤的地方尋找幸福。如果你接受“幸福是一種長期的積極情緒的經曆和體驗的結果”,那麽你多半不會認同“寧在寶馬上哭不在自行車上笑”的說法。 有位心理學家曾做了一個對不同階層人士的日常活動和購物情況的調查,發現:當人們花錢在對生活的體驗上來代替對物質的占有時會更快樂。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城頭博客精選有思韻如藍與城友分享其在對女兒學舞做出放棄決定的心路過程:“其實我也並不肯定,在教育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堅持抑或隨性,揚長避短還是取長補短,究竟有無完全的孰是孰非。我隻是從人生苦短來看,若非原則性重要的選擇,就讓孩子們跟從歡樂吧!”我非常認同這位媽媽的想法和做法。我也有類似育兒問題,恰巧,讀了一篇有關積極心理學對&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今年又是澳洲的人口普查年,算上5年前的一次,我第二次擔任了人口普查員。上一次做普查員時留下的某些記憶,在今次訪問我所負責的居民區時,一下子又清晰起來,原因是在上一次人口普查時某些住宅我是多次訪問過後才能獲得裏麵的居民的反應:上一次"拖拉",這一次也"拖拉"。 在彈出的記憶裏,我所看到的住宅的狀況幾乎與5年前一樣,沒有變化:院子裏依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05 18:14:21)

曾經讀過畢淑敏的一篇文章這麽講:人生本身沒有意義,是你要賦予你的人生的意義。人生意義真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問題,有誰回答得好呢?我想郎平教練在這個大問題上給了我們很好的回答。郎教練讓世人景仰,不僅僅是金牌的緣故,她展現給世人的是一種生命的努力:一個完全可以躺在年輕時就獲得的榮譽和成就吃一輩子的人,幾十年來卻從沒有拉低自己的人生過程中的嚐試而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04 17:15:18)
微信群,很小吧?可是,終於有一天,我發現那是個深不可測的漩渦,既然不熟悉水性,何不棄之?反正,我不開網店不需要賺吆喝。 海外生活久了,難免有點自己的看法,特想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和文字來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微信群能夠極大滿足獲得他人的點讚的期望,但是,一旦碼的文字在不知不覺中失了分寸,引出的卻是群裏發小對你的幾十年的不快記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9)
[1]
[2]
[3]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