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博文

科學是人類認知世界的另一個視角。不同於形而上的哲學,從一開初,科學不討論世界本源和本質的問題,而隻關心於具體事物和它們之間的聯係。科學的知識由人類具體的實踐和相關的具體問題而產生,例如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在這裏,我要說明這兩項原理不隻是簡單的觀察和感知,而是偉大的科學發現是因為他們所具有的等比例關係。另外數學獨立於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偉大的文藝複興就是歐洲人回歸到古希臘的自由人文精神,對中世紀以來以王權神權為基礎的社會進行重建的開始和過程。因為技術的提升,人對自然,自身和社會的認識更加廣泛,也更加深刻。這時候的哲學也從認識和知識的獲得開始。笛卡爾以懷疑的態度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梳理。他反對亞裏士多德的經驗方法論,認為人的理性才是知識的基礎。歐幾裏得的幾何學是他的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可以說,亞裏士多德是曆上最後一位通才和第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從他流傳下來的眾多著作中看到,亞裏士多德做知識進行了細致的分類。他把純粹哲學稱為形而上學,把有關自然的知識稱為自然哲學,也就是以後所說的科學。亞裏士多德的自然哲學不僅包攬當時希臘哲人的認識,也有他自己的見解和思想。他的自然哲學思想和方法對近現代的科學影響深遠。許多的名詞和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巴門尼德認為世界就是像元氣論一樣的連續統。物質存在於空間的每一處。因為物質的運動意謂著要有空的空間,所以充實整個空間的物質不可能運動。由此巴門尼德認為世界是靜止的。這個結論明顯不同於我們感知的世界。巴門尼德由而得到一個獨立於我們感知的存在。這個“一”的存在需要由我們的理性來認知。運動是我們感官感知到的幻象。巴門尼德從而創立了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靈魂的哀傷吟遊·克林姆特篇之四》從旅館走到國家歌劇院街對麵,搭上D線有軌電車,往東南方五站路就到了美景宮。這是歐根親王在十七世紀末開建的林園住所。在山的斜坡上有上下兩座巴洛克風格的宮殿。1898年弗蘭茲·約瑟夫皇帝將上美景宮賜給王儲費迪南大公爵做別墅。1914年大公爵遇刺身亡後,上美景宮改為一個美術館,收藏有克林姆特最多的作品。早上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靈魂的哀傷吟遊·克林姆特篇之三》 在為維也納大學繪製天頂畫的時候,克林姆特和維也納藝術圈建製派的關係出現了裂痕。他不滿奧地利藝術學院的腐朽和守舊,窒息新興現代主義藝術的生長。1896年底,當保守的學院院長費裏克斯再次當選後,克林姆特退出藝術學院,和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奧地利藝術家聯合會,也就是如今為人熟知的維也納分離派(Vienna[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靈魂的哀傷吟遊·克林姆特篇之二》 1890年前後在環城路上竣工的還有藝術史博物館。那裏其實是一個博物館群。自然史博物館正向對應著藝術史博物館,中間的廣場上矗立著奧地利國母特蕾莎女皇的塑像。藝術史博物館曾經是奧匈帝國的榮耀和驕傲,有著無比珍貴的藏品。除了眾數古典大師的作品,我非常著迷那些精致絕倫的象牙雕刻。2003年的一次金像盜竊案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靈魂的哀傷吟遊·克林姆特篇之一》 到達維也納機場的時候已是晚上。即使搭錯了進城的地鐵,仍感覺到維也納地麵交通的便利。下車再換線,沒有幾站就到了旅館。整趟行程沒用到三十分鍾。旅館就在老城的環城路上。自1858年起的三十多年裏,奧地利皇帝弗蘭茲·約瑟夫一世擴建城區,將中世紀的殘牆推倒,改成這條林蔭道,再在路的兩邊改建新建了維也納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靈魂的哀傷吟遊·萊頓篇之三》 大概在1879年,一位名叫艾達的女子進入萊頓的生活。艾達中等身高,有著白皙的麵龐和卷曲的金發。她出生貧苦,渴望著成為一名演員,平時隻能做繪畫模特。那天,二十歲的艾達身著黑衣,正要叩打一間畫室的門。萊頓住在對過,恰好看見。艾達正是他一直在尋找的最為理想的希臘古典主義的形象。萊頓忙著跑過去,介紹自己。艾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靈魂的哀傷吟遊·萊頓篇之二》 回國不久萊頓就加入藝術家步槍團。他以後還會晉升到指揮官的級別,直到1883年退役。萊頓一生中為是一位自願戰士而自豪。1864年,萊頓入選為皇家學院的聯合會員。參選的作品中就有這幅《流亡中的但丁》。萊頓不太描繪這位佛羅倫薩的詩人。但丁隻在《聖列的行進》中作為契馬布埃的跟隨出現過。這幅畫是具有舞台戲劇效果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