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正文

《靈魂的哀傷吟遊·萊頓篇之二》

(2023-08-08 11:37:07) 下一個

《靈魂的哀傷吟遊·萊頓篇之二》

回國不久萊頓就加入藝術家步槍團。他以後還會晉升到指揮官的級別,直到1883年退役。萊頓一生中為是一位自願戰士而自豪。1864年,萊頓入選為皇家學院的聯合會員。參選的作品中就有這幅《流亡中的但丁》。萊頓不太描繪這位佛羅倫薩的詩人。但丁隻在《聖列的行進》中作為契馬布埃的跟隨出現過。這幅畫是具有舞台戲劇效果的典型的學院派古典主義繪畫。四年後,萊頓成為皇家學院的正式成員。維多利亞女王一直喜愛萊頓的繪畫。1869年萊頓漫遊埃及。女王事先打了一個招呼,萊頓在埃及受到皇室成員一般的待遇。

這幅創造於1869年的《代達羅斯和伊卡洛斯》在萊頓古典主義風格的繪畫裏極具代表性。代達羅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能工巧匠。他應克裏特島國王米諾斯的要求,建了迷宮囚禁牛頭人身怪。米諾斯為了保守迷宮的秘密,將代達羅斯和他的小兒子伊卡洛斯強留在島上。日久天長,代達羅斯思念家鄉,決定出逃。他製作了兩副翅膀。畫裏,代達羅斯正在仔細地給伊卡洛斯裝上翅膀。年輕的伊卡洛斯對這次飛行充滿了向往。他的高昂姿態對應遠處立柱上的雕像。故事的結局是興奮的伊卡洛斯忘了父親的警告,飛得太高。太陽烤融了翅膀裏粘拚羽毛的蠟。伊卡洛斯摔進海裏,撇下悲痛欲絕的父親代達羅斯。

六十年代,萊頓遊訪希臘多次。在萊頓的繪畫生涯裏,他在古典主義題材上總是選擇希臘,而不是羅馬。這也許是因為萊頓在取材立意上願意追溯到更久遠的希臘;也許是因為他的經曆。萊頓早年在羅馬生活遊學多次。那是那些讓他不愉快的日子。在他巔峰時期的1876年,萊頓繪製了這幅寬達五米的巨型繪畫《節日》。古希臘的底比斯每隔九年就有一次盛大隆重的祭奠太陽神阿波羅的聚會。阿波羅同時又是音樂詩歌文藝之神。這幅畫描繪了一個即莊重又歡愉的場麵,是萊頓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在萊頓眾多古典主題和文藝複興主題的繪畫裏,許多是傳統敘事性的。萊頓通過繪畫展示的畫麵敘述神話傳說和曆史故事。六十年代末,唯美主義在英國興起,倡導藝術的目的不是說教,隻是純粹地創造美感。於是萊頓的繪畫有了一種新的形式。這個變化對萊頓來說並不困難,更像是水到渠成。萊頓隻是用古典主義的美學基礎構建唯美主義的美感。《舞蹈的希臘女子》,《玩球的希臘女子》和這幅《海邊撿石子的希臘女子》也許可以編排成一個係列。畫裏沒有任何故事背景,隻是幾位古典裝束的女子。她們的衣衫被海風吹起而飛揚。萊頓刻意地用各種動態形體來表現女子的優雅身姿。女子的形態讓人聯想到米勒的《拾穗者》。這直接反映法國繪畫對萊頓的影響。

這幅畫於1878年的《纏紗》以希臘羅德島為背景。在屋頂平台上一對母女沐浴在地中海的陽光裏,正在安靜地纏繞紗線。畫麵的暖色烘托出寧靜和安祥。萊頓的唯美主義審美也滲透到他的人物繪畫中。

這幅《音樂課》不僅有古典的背景和人物的均衡構造,萊頓將阿拉伯大馬士革樣式的服飾與建築的質感體現得無比精致。

1878年,萊頓繼格蘭特之後當選皇家學院的院長。除了他的聲譽和親和力,萊頓的當選多少也得到威爾士親王的幫助。相比而言,米萊斯喜歡遠離學院的人事,在蘇格蘭度假。按照慣例,萊頓被封為騎士。
--寫於2018年11月1日 (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