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禪評:還是見性之人的說法透徹!
虛雲老和尚:戒法、戒體、戒行與戒相
不二寶藏2019-07-10
圖片
戒法
戒法者,佛為優婆塞優婆夷所製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彌、沙彌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眾菩薩之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二眾菩薩之六重二十八輕戒,及一百八十四種羯磨,三千八萬無量律儀等,[
閱讀全文]
十試呂洞賓
01
有一天,呂洞賓遠遊後回到家裏,發現家裏所有人都病死了。這事兒攤到你我身上,誰不是痛苦得撕心裂肺?可是呂洞賓想到“生死有命”這句話,也就不悔恨自己沒照顧好家人,也不空自傷心,隨即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後事。
可是這時,家人又都一個個蘇醒過來。他也不驚不怖。這一試,試的是學人是否參透生死,能不能割得斷俗情。
閱讀全文]
如何是不二門?
作者:逍遙禪
離能所心、絕有無相對二法,識自性見聞覺知性,始入不二門!
也就是“凡夫見二,包括能見的心能、所見的心所二法,所見相的色、空二法。智者了達,其性無二(也就是其見性都是一樣的),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這個消除了心能、心所二法執著,消除了色空二法執著的,遍及一切處的見性(這時候見聞覺知性是一個無[
閱讀全文]
是先戒後定、先定後慧還是戒定慧本是一體?
作者:逍遙禪
若是明白人,自然明白“戒定慧”本就是一體,即戒即定即慧,不存在戒定慧二法或者三法的問題;若是學人,分步修行,先戒後定,先定後慧,不存在所謂的“狂慧”!
隻是那些學了些知識和名相不懂裝懂自欺欺人的人,名為狂慧!
人道、天人道如何戒定慧一體?在人天道,戒惡必行善[
閱讀全文]
妄想執著相、心識、真相、鏡中相的性相一如
作者:逍遙禪
很多人都會把妄想執著相當成是“性相一如”。可妄想執著相與心識、真相、鏡中相的性相一如有什麽區別呢?
妄想執著相,是指自心往外攀緣奔馳,自心被六塵相牽引而不覺,也就是背覺合塵。這時候你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心,隨境轉!對境馬上分別好壞、是非、對錯,然後就是愛恨分別,喜歡的讚歎甚[
閱讀全文]
如何是出離心?作者:逍遙禪一定要搞明白“出離心”在不同心性境界的不同說法:在凡夫人道,就是放下財色名利和家庭利益,出家修行;到了天人道則不僅僅是出世俗家,還要出離身體這個色殼子,也就是心識出離;到了小乘聖人的出離心,不僅僅出世俗家、心識出離身體,還要與佛心光明智慧一體,出離善惡心識的六道輪回!90728[
閱讀全文]
如何是菩提心?
作者:逍遙禪
菩提心在不同心性境界的說法:
在凡夫地隻能是發菩提心,發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心,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心;
到了天人道,是證心識出入一切無礙之心,用佛菩薩的神力加持利益他人;
到了小乘聖人,是證正覺的光明智慧心,用智慧報身利益眾生;
到了大乘菩薩道,是證正等正覺的本性法身,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盤而滅度[
閱讀全文]
何為涅槃?作者:逍遙禪六祖壇經上說: 無上大涅盤圓明常寂照 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 諸求二乘人自以為無作 盡屬情所計六十二見本 妄立虛假名何為真實義 惟有過量人通達無取舍 以知五蘊法及以蘊中我 外現眾色像一一音聲相 平等如夢幻不起凡聖見 不作涅盤解二邊三際斷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劫火燒[
閱讀全文]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道信禪師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教誨闡述了心與佛的關係,直截了當,完全把中介物都排除了,使我們的心當下就能夠超越,超越到與佛平等,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果能夠體會到這一點,知道“心是心作”的道理,那麽諸佛的法身就能夠進入到我們的心想當中,就能夠真正達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境界,念佛禪到[
閱讀全文]
說說開悟那點事!作者:逍遙禪在凡夫位的開悟,就是覺自心悟本性空。也就是覺自心的見聞覺知本來清淨,不被汙染,也叫本自清淨。這是修行小乘真心法,離妄即是真。悟本性本來空,本來無一物!這是修行大乘本性法,心如虛空。需要指出的是,凡夫的開悟未接如來法流,無法成就正果!因此也叫凡夫禪!在凡夫位的開悟之後,接如來法流,馬上就是成就正果!如修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