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手的聲音
作者:逍遙禪
峨山慈棹禪師在月船禪慧禪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道:“你是大器,至今終能成就,從今以後,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應發心再參善知識,不要忘記行腳雲遊是禪者的任務。”
有一年,峨山聽說白隱禪師在江戶的地方開講《碧岩錄》,便到江戶參訪白隱禪師,並呈上自己的見解,誰知白隱禪師卻說道:“你從惡知識處得來的[
閱讀全文]
答疑:如何實修禪宗見性法,提升心行覺照力?
指導人:逍遙禪
生:老師說的心法和見性法,我還是不太知道具體怎麽契入。老師給重點說說見性法。
師:心法是按照十法界十種不同心性境界修行。可以看看我做的這表。
生:謝謝,表格很清晰。(注:表格參看逍遙禪《佛教理論體係》開頭部分)
師:見性法是認識不生滅的見聞覺知性開始修行。
生:那認[
閱讀全文]
佛教的基本教義
作者:逍遙禪
總的來說,佛教教義是最完備的,心性境界的劃分也是最細致的,對於修行來說也是最方便的。但因為人的心性境界不同,造成的對佛法的誤解也是最為嚴重的!因此修行佛法必須有明師帶領,誌公禪師曾經說過:“不遇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
佛教的基本教義按照“十法界”十種不同的心性來劃分的,總的來說“[
閱讀全文]
逍遙禪養館的禪道醫學為何敢於挑戰現在醫學無法治愈的疾病?
作者:逍遙禪
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第四軍醫大學原校長,中華消化學會原主任委員樊代明曾經說過:“現在治療癌症都是以殺死癌細胞為目的的,怎麽殺?外科醫生挖肉,內科醫生下毒,放療科醫生烤電……
都是以殺癌細胞為主的。最後癌細胞活著,病人死了……”這就[
閱讀全文]
何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作者:逍遙禪
《黃帝內經》上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所謂的正氣,就是指純陽之氣,包括來自父母精血的元氣、吸收食物精華的精氣、宇宙能量的氣場交換,還有更重要的一項,就是人的正心正念正能量帶動身體氣場能量的變化!元氣不足、吸收食物精華的精氣不足、與天地氣場能量的交[
閱讀全文]
走向大同世界
作者:逍遙禪
1、聖人出東方:上天完成法界大變革,九大教主(如同中央政治局常委)掌管法界新係統,首先完成了神界的統一領導,為實現世界大同提供了有力保障。萬教歸一教主彌勒佛為法界之主,掌中央宮;基督教教主上帝掌西北乾宮;伊斯蘭教主安拉掌西麵兌宮;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掌西南坤宮;天庭教主玉皇大帝(印度教大梵天)掌南麵離宮;[
閱讀全文]
解密聖人出世
作者:逍遙禪
聖人出世有三個難題,也就是聖人出世的身份、時間和地點。
我們從以下預言中,可以窺測玄機:解讀聖人的身份、地點和時間:
推背圖第47象:頌曰:無王無帝定乾坤,來自田間第一人,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可見聖人的身份不是帝王達官貴人,而是普通百姓。時間在中俄與美日聯盟大戰之後(45象)。這[
閱讀全文]
唐朝龐蘊一首雜詩的體悟
龐蘊雜詩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偕。
頭頭非取舍,處處勿張乖。
朱紫誰為號,青山絕點埃。
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
先簡單解釋一下這首詩的含義: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偕”:佛法不離世間法,覺悟了真心本性,世間法的日用事就是佛法。而這樣的心性境界,也隻有自覺自悟,自心合道。“如人飲水冷暖[
閱讀全文]
逍遙禪提示:
1、為何佛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為何說“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多如恒河沙”?
答:所謂“閻浮提眾生”就是自心往外奔馳用攀緣妄想心的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貪嗔癡慢疑”的我執和“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的法執,因此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rdqu[
閱讀全文]
馬祖道一示眾雲:道不用修,但莫汙染。何為汙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汙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無聖。經雲:“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
隻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雲何言心地法門?雲何言無盡燈?
一切法,皆是心[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