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禪的博客

體悟人生真理,通達智慧覺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正文

唐朝 龐蘊 一首雜詩的體悟 (逍遙禪作於20211014)

(2021-10-20 19:52:29) 下一個

唐朝  龐蘊 一首雜詩的體悟

 

龐蘊 雜詩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偕。

頭頭非取舍,處處勿張乖。

朱紫誰為號,青山絕點埃。

神通並妙用,運水及搬柴



先簡單解釋一下這首詩的含義:


“日用事無別,惟吾自偶偕”:佛法不離世間法,覺悟了真心本性,世間法的日用事就是佛法。而這樣的心性境界,也隻有自覺自悟,自心合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正如圓悟克勤禪師所說:“少年一段風流事,隻許佳人獨自知。”


“頭頭非取舍,處處勿張乖”:龐蘊的夫人曾經跟龐蘊對過一首詩中就有“百草頭上祖師意”的妙句,虛雲在《牧牛頌》也有“物物頭頭別有天,此中消息幾人傳”的佳句。也就是說佛性遍及一切處,一切處無不見佛性。“處處勿張乖”,祖師說妄想執著凡夫“張口即錯、動念即乖”,而見性之人處處見性,自然就不再會“張口即錯、動念即乖”了!


“朱紫誰為號,青山絕點埃”:朱,為紅色;紫,紫色。紅色和紫色是誰的分別心命名的名相?青山本來就沒有一點塵埃汙染,自心清淨、六根清淨、六塵清淨,龐蘊曾經說過“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神通與妙用,運水及搬柴”:所謂的神通與妙用,也就是把原先往外攀緣妄想執著的心,糾纏在事物現象上的心,轉到覺悟真心本性上來,讓萬事萬物萬靈成為“鏡中相”的心中物,心能轉物即如來。自心往外攀緣妄想執著分別,就把萬事萬物萬靈變成了妄想執著相;自心覺悟真心本性,一切萬事萬物萬靈成為“鏡中相”的心中物,運水及搬柴也是神通與妙用。


龐蘊這首詩實際上是經曆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隻是山”這個過程的!


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大眾,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緇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更參三十年迥無入處在)。”


“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什麽就執著什麽,因為自心都是往外攀緣奔馳著相妄想執著分別,執著於妄想執著相起我執和法執,也就是所謂的“遍及所執性”的自性迷,因此叫攀緣妄想心所見的“見山是山”。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等到後來在善知識指導下親見自性善知識,時時反觀自性、事事覺悟後,才明白那個“離幻即覺”“歇即菩提”的真心本性“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隻是山,見水隻是水”:等到功夫純熟,萬事萬物萬靈都可以在真心本性中顯現出來,一切世界都可以在真心本性中顯現出來,眼見山即真心本性中的山,眼見水即真心本性中的水,已經是真心本性的妙用了!也就是一切唯心所現的心性境界都在不二佛性中顯現。

逍遙禪作於202110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