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關心很久以前的事

中國和外國的曆史。可能是真發生過的事,也可能是故事。
個人資料
博文

上回書說到,希臘第一勇將阿喀琉斯(Achilles)賭氣退出戰場後,宙斯(Zeus)在忒提斯(Thetis)的懇求下答應懲罰一下希臘人。這眾神之神言出必踐,想想就使出了這麽一個詭計:他趁著希臘軍團主帥阿伽門農(Agamemnon)睡著的時候,變成涅斯托爾(Nestor)的模樣給他托了一個夢:“天後赫拉(Hera)已經統一了神界對你們的支持。趕快集中所有兵力,去強攻特洛伊的城牆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特洛伊戰爭轉眼已經打到了第十年。在最近的一次戰役中,希臘軍團成功的攻陷了一座小鎮,得到的戰利品中最耀眼的是兩個美女,克律塞伊斯(Chryseis),和布裏塞伊斯(Briseis)。前者分給了希臘軍隊主帥阿伽門農(Agamemnon),而後者則獎給了戰功最顯赫的希臘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這個克律塞伊斯大美女的父親叫克律塞斯(Chryses),是天神阿波羅(Apollo)的祭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05 07:51:20)

在希臘神話中,天神們創造了人類,但起初不知為啥,隻造了一堆男的。 結果一群大老爺們兒,居然也混的風生水起的,讓天神們頗有些嫉妒。尤其是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盜取火種給了人間之後,宙斯(Zeus)徹底怒了。 宙斯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他重罰普羅米修斯不說,還命令匠神赫法伊斯托斯(Hephaestus)新造一個人。這回要造個女的,給凡間添亂。 於是就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1-10-04 07:18:30)

背景花絮 《伊利亞特》(Iliad)雖然是描寫特洛伊戰爭(TrojanWar)裏最出名的一部,但它其實隻覆蓋了戰爭後期的很短的一段時間。我們大家比較熟悉的“金蘋果事件”,“帕裏斯的評判”,“劫持海倫/私奔“等戰爭起源故事是在《Cypria》裏講的,“阿喀琉斯的腳踝“是《Achilleid》裏的事情,出征早期的“阿伽門農獻祭長女”則來自《Cypria》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博斯沃思原野(BosworthField)之戰,是玫瑰戰爭中最後一場主要的戰役。理查三世(RichardIII)死後,亨利·都鐸(HenryTudor)就成了無可爭議的新國王,亨利七世(HenryVII)。後來又有過一些小的叛亂,有人假稱為約克家族喬治(George,DukeofClarence)的兒子,又有人假稱為愛德華四世(EdwardIV)的小兒子,來跟亨利搶王位,都沒成什麽氣候。咱們前麵說過,亨利早先承諾過要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上回書說到,1483年理查三世(RichardIII)從侄子那裏篡權後,流亡在小不列顛(Brittany)的亨利·都鐸(HenryTudor)開始蠢蠢欲動。但事情的發展,遠沒有他希望的那麽順利。1483年十月,在亨利的老媽瑪格麗特·蒲福(MargaretBeaufort)的挑動下,白金漢公爵亨利(Henry,DukeofBuckingham)率先起義,挑戰國王理查三世。原計劃是都鐸從小不列顛發兵渡海,兩股勢力合兵一處,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故事講到這裏,是時候回顧一下亨利·都鐸(HenryTudor)了。到現在(1483),他已經二十六歲,但幾乎從來沒有在英格蘭呆過,幾乎永遠是在逃亡。在第六回裏我們第一次提到他的來源。亨利五世(HenryV)早死,遺孀凱瑟琳(CatherineofValois)改嫁給歐文·都鐸(OwenTudor),一個身份卑微的威爾士人,生下埃德蒙·都鐸(EdmundTudor)和賈斯珀·都鐸(JasperTudor)兄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1483年,平穩了十多年的英國,再次出現了危機。在幾年前(1478),那個數次背叛過國王的三弟喬治(George,DukeofClarence),終於被愛德華四世(EdwardIV)逮捕並殺死。此時朝中剩下三類勢力: 隨著王後崛起的伍德維爾家族,緊緊團結在王後伊麗莎白(ElizabethWoodville)身邊。 一些老牌貴族們,很多看不起伍德維爾這些新貴暴發戶們。 國王的四弟理查(Richard,DukeofGloucester),在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王後瑪格麗特(MargaretofAnjou)完全的崩潰了。在此之前,她也曾被約克家族(HouseofYork)控製過,也曾敗得一貧如洗,也曾長年被迫流亡海外。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一直在為恢複丈夫和兒子的王位,四處奔波。但她的兒子愛德華(Edward,PrinceofWales)在蒂克斯伯瑞戰役中喪生後,瑪格麗特終於徹底的失去了鬥誌。哀,莫大於心死,她的眼睛裏沒有了任何光彩。愛德華四世(Edwa[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470年底,命運把幾批人,分別安排在了不同的位置。倫敦,亨利六世(HenryVI)又坐在了國王的寶座上。身旁輔政或者說真正執政的,是那個最近跳槽的沃裏克(WarwicktheKingmaker)。愛德華四世(EdwardIV)逃亡在法國的佛蘭德(Flanders),積極的準備卷土重來。愛德華年輕的王後,伊麗莎白(ElizabethWoodville),躲在西敏寺(WestminsterAbbey)聖所避難。她在十一月分娩,生下她和愛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