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雁

我似高飛雁,家鄉傍牟山。先賢名列子,才俊數潘安。
個人資料
牟山雁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躺平”是新近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但與傳統文化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簡而言之,它的價值取向似乎可以說是棄儒向道,昭示儒家文化的崩潰和道家文化的昌熾。
棄“進取”而取“無為”
儒家主張入世,積極進取,寵信所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儒者追求所謂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且看唐代儒生描述的適意人生:&ldq[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8)
怎樣將現實世界表現為小說世界?怎樣將客觀的事序結構變成敘述結構?這是每個小說家都不得不認真思考的問題。一篇小說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采取的敘事觀點和技巧。著名德國作家波爾的短篇小說《蒼白的安娜》(Boll's'PaleAnna')是一篇藝術傑構,其敘事藝術技巧的運用尤為出色。 這篇小說的主旨是通過一對戀人在戰爭中的悲慘遭遇來表現戰爭的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6)
“躺平”時下成了熱門話題。 反對者對之嚴加斥責,以為不利於國家建設,是自甘墮落。 支持者宣稱躺平有其充足理由:既然怎麽努力、怎麽折騰也無法擺脫任人宰割的悲慘命運,過上自己想要的體麵生活,不如躺平,尋求一種自由自在。 可是躺平感覺如何?躺平了真的好自在嗎? 這恐怕要看你是否真享受它。 多年前我跟一個美國“準流浪漢”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2)
(2021-06-02 06:56:52)
寄人簷下慾何求,方念申腰已碰頭。 學海寬宏宜捕射,校園窄逼怎風流。 低眉巧對狹腸雉,昂首權充大肚(度)牛。 躲進文城來小憩,修身養性續春秋。 (2021-6-2)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摯友小冰近日心緒不寧:北京海澱區八大院校附近有一套兩居室,已經三年沒回去打理了。雖然疫情已有好轉,可還是回不去。順利回京,來去自由,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更為糟心的是,租約即將到期,租戶不再續租了。要找新租戶,談何容易?他在網上看到“我愛我家”的人員在推銷出租房,打電話過去,問能不能代招租戶。對方答應得很痛快,收集了地址、住房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1-05-26 22:26:43)
世人大都喜歡讚美春天和秋天,因為那是萬物複蘇與金色的收獲季節。春秋佳日,風和氣爽,是遊賞宴飲的節令;而春花秋月,則是人間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然而在我的記憶中,夏天同樣美好和令人難忘。夕陽西下的傍晚,獨坐街心花園的石凳上,吐一口煙圈,仰望藍天上彩雲舒卷,曆曆往事隨著夏日的情思,在腦際紛紜縈繞。我想起童年時代的夏日之夜,為躲避酷暑,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8)

夏誌清先生是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教授、著名文學評論家,以《中國現代小說史》和《中國古典小說導論》而名震北美,並曾與斯坦福大學的劉若愚齊名,有“東夏西劉”之稱。我與夏先生的一麵之緣發生於2012年5月底的哥大,當時是去參加一個學術討論會。會議結束那天(26日)晚上,有一個告別晚宴。我看見有一位老人坐在輪椅上,手持啤酒杯與人碰杯,手雖有點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8)
(2021-05-19 18:40:46)
人人都戴著口罩,怎麽就我一人沒戴? 這曾經是不止一次夢中的驚慌和尷尬。 但今天卻不是夢中,而是真實的、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故事。 當我在雪城亞洲超市逛了大約五分鍾,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把口罩拉在了車裏,什麽也沒戴。 我一下子陷入慌亂:糟了,自己犯了大錯! 看周圍人人都戴著口罩,自己竟然完全成了另類。這種感覺前所未有啊! 疫情當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1-05-18 04:24:58)
我家屋後百米外是一條寬闊的大河,河邊是一片樹林。在樹林和我家房子之間有一片30米寬的空地,那是我種菜的地方。由於麋鹿時常光顧,前年開辟菜園子的時候,我就在其四周加了一人高的鐵絲網。麋鹿雖垂涎於園中菜蔬,卻也無可奈何,隻能隔著鐵絲網,搖頭晃腦、咂嘴興歎。最近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像鬆鼠又像兔子,隻是個頭稍大。它時而伏在草叢中吃草,時而爬上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0)
“報”在中國倫理文化中是炎黃子孫所遵守的最高行為準則,但除此之外,還有宗教中的“報”:天報、鬼報、業報。 “天報”的觀念可追朔至商代。《尚書湯誥》就有“天道福善禍淫”的說法,認為上天會降福給行善者而降災給作惡者。《湯誓》上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徴]。”宣稱夏朝多罪,上天要滅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