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最近全國多個省份出現限電、停電情況,和去年冬天發生的大範圍拉閘限電類似,隻是今年還來得更早一些。不僅工業生產受影響,連居民用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有給醫院限電的……還有給紅綠燈停電的……這就太離譜了……我們又不是印度,不能連紅綠燈都沒有吧?又沒有天災,讓醫院停電豈不是草菅人命!

事出反常必有妖,那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教育,可以改變命運嗎? 我今天要講的主題是“教育改變命運”,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觀點,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但是,有時我們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說大家相信它的地方。我在《文明之光》中裏講過一個勵誌故事。 英國有一個從小沒有上過學的窮苦工人,他到十幾歲都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但是他一直很渴望學習。每到下班的時候,別人都去喝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一個國家的居民隻斤斤計較眼前經濟利益,隻願意為廉價的服務和商品買單,不意為未來做長遠規劃和投資,那麽,這個國家很難從“跟隨發展”的發展中國家升級成“引領發展”的發達國家。 能為弱者付出的社會,才是文明的社會 當你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到紐約紐瓦克機場,你會感受到什麽叫做從“第一世界”的機場,到“第三世界”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6)
胡潤研究院2月8日發布《2020方太·胡潤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千萬資產家庭達202萬戶,億元資產家庭13萬戶,擁有3000萬美金的“國際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8.6萬戶。 據胡潤研究院報道,值得一提的是,“炒房與炒股”成為國內1/4“超高淨值家庭”的財富晉升密碼。在億元人民幣資產的“超高淨值家庭”構成中,企業主占比75%,炒房者占比15%,[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國內,我們看慣了低收入的窮人階層終日愁眉苦臉的模樣,來到美國卻發現無論身邊的美國人家裏有多窮,卻總是活得很開心。 在美國很多人收入不高,比如餐館洗碗工,餐館幫廚,超市收銀員,影院售票員等等。他們年收入才兩萬美元。美國大多數小家庭是四口之家。如果夫婦都是收銀員或洗碗工,或者一個不工作,一個年薪4萬,總之年收入4萬的話,屬於美國的低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9-25 19:41:35)
兩年半前,我在《治國的金融之道》一文中談到這樣一個事實: “如果把公元1600年時的國家分成兩組,一組是國庫深藏萬寶的國家,像明朝中國藏銀1250萬兩、印度國庫藏金6200萬塊、土耳其帝國藏金1600萬塊、日本朝廷存金1030萬塊,另一組負債累累,如當時的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意大利城邦,那麽,從四百年前到十九、二十世紀,哪組國家發展得更好呢?當年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提及美國文明,想到的往往是1787年的費城製憲會議,以及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五分鍾”——華盛頓告別演說,卻很少有人追溯到美國文明的源頭《五月花號公約》。事實上,它是美國文明的開端——不僅塑造了“美國精神”,也定義了文明的尺度與國家的道德。 一葉扁舟漂泊而來的美利堅 1620年9月6日,35名清教徒和一群破產者、流浪漢及其他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在人類的文明史中,在馴化方麵取得的進展是很不均衡的,對動物和人類普通成員的馴化已經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並全麵完成,對普通民眾的馴化也早已走上了製度化的軌道,但是對統治者的馴化則進展緩慢。人類馴服了自然之後,更為緊迫的任務就是馴服人類自身。對統治者的馴化,隻是在過去的一千年中才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而在全球範圍內產生普遍的效果,不過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1-09-21 19:36:23)
“打倒美帝”是我從小長大最熟悉不過的口號之一,它代表著當年我們這代人對美國的基本認識。我們還知道,“凡是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基於這樣的教育和宣傳,我們和美帝之間自然不會有多少共同語言。所以,當我坐在哈佛的課堂裏,正兒八經地學習他們自己寫的美國曆史時,居然也看到了美國“帝國主義階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最近讀了美國人ArthurHendersonSmith在1894年出版的一本書《中國人的人性》,感慨良多。作者27歲來到中國,後在天津、山東、河北等地傳教,並參加當地的救災、醫療等工作,在中國居留50餘年。這其中他曾經回美國為中國的教會募捐,並向美國總統建議退還庚子賠款,用在有益於中國的事業上,包括提供給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這一建議得到總統支持,庚款退還得以在國會批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61]
[62]
[63]
[64]
[6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