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烏克蘭為什麽而戰?

(2024-06-22 16:27:33) 下一個

烏克蘭總統、抗擊俄羅斯侵略的統帥澤連斯基出席香會,發表演講。

香會,全稱是“香格裏拉對話會”,是由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新加坡國防部亞洲安全峰會辦公室攜手舉辦的年度論壇,該對話始於2002年,每年6月初在新加坡香格裏拉飯店舉行,故得名“香格裏拉對話會”。

“香會”是亞太地區安全對話機製中規模最大、也是各國出席層級最高的“一軌半”對話機製,吸引著各方的極大關注。

也因為如此,各國每年都要派級別很高的代表團參會,都把香會當做重申自身安全關切、開展對話交流的重要契機。

比如今年的會議由我國新任防長董軍帥團參會。董防長做了大會發言,在約半小時的演講中,董防長全麵闡述了中國的國防政策和理念,談及台灣問題、南海問題等,並回答了現場嘉賓的提問。

回到澤連斯基,他風塵仆仆從前線來參加香會,也正是要表達自身作為一個正常國家的最大安全關切,那就是為了把侵略者敢出去而爭取更多國家的理解。

這一次,他提到,在20世紀90年代,烏克蘭遭遇了現代史上最大的欺騙之一:核大國以安全保證換取烏克蘭放棄核武器。

而現在,烏克蘭卻在遭受侵略者經常掛在嘴邊的核威脅核訛詐。

不過烏克蘭始終為和平解決問題而努力,澤連斯基說,烏克蘭找到了恢複外交的途徑,那就是全球和平峰會。他這次來香會,正是要把全世界熱愛和平,相信正義,反對侵略的力量邀請到和平峰會。

澤連斯基還提到,盡管普京指責他的鄰國領導人搞“納粹主義”、“軍事化”、企圖加入北約,並為此發動了戰爭,但全世界公開支持它的國家不超過5個——包括俄羅斯自己,反對它的國家卻超過了三分之二——聯合國大會決議案的簽署國,其中五十多個國家為烏克蘭抗擊俄羅斯提供了實質性的軍事、財政和人道主義援助。

法國外長斯特凡納·塞茹爾內近日在接受《俄羅斯新報歐洲版》訪談時提到,俄羅斯在戰爭中傷亡的人數是50萬人,其中死亡人數達15萬人,強調俄羅斯的軍事失敗已經到來。

不過,也有質疑者隔空“奉勸”澤連斯基,要考慮烏克蘭人民的生命價值,他為什麽而戰。

該質疑者引用拜登說過的一句話:

支持烏克蘭戰鬥到隻剩下最後一個烏克蘭人。

這位質疑者似乎從這句話中找到了有力的“論據”:人都沒了,那你為什麽而戰呢?

香會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各國可以在安全領域互相交鋒碰撞的地方,也是考驗參會代表認知和思維能力的戰場。

可是該質疑者在如此重要的場合,犯了兩個錯誤。

第一,顯然沒有正確理解拜登的原文。

拜登英文原文:As long as there is a single Ukrainian fighting against Russian aggression,the United States will fully support it.

正確的翻譯為:隻要還有一個烏克蘭人在抵抗俄羅斯的侵略,美國就全力支援。

第二,不理解烏克蘭為什麽而戰。

澤連斯基似乎沒有作出回應,不過大量好事者代勞了。

有網友就在知乎上說,難道我們當年對待抗﹡戰爭的決心和意誌力不是戰鬥到最後一個人嗎?

的確,隻有身受侵略的人才能理解,為什麽即便戰鬥到最後一個人,也要把侵略者趕出去。

的確,隻有沒有忘記被侵略曆史的人,才能理解烏克蘭為什麽而戰。

好在,麵對這位質疑者,中國網友的反應可圈可點。

是的,為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而戰啊。

這有什麽不好理解的嗎?

公眾號亞洲視點就評論:像香會這樣舉世矚目的國際論壇是講邏輯、講智慧、講曆史修養的地方,反智、反曆史、邏輯混亂不僅自己丟人現眼,也不利於維護其所代表國家的形象。

常識君深以為然。

 

 

 

作者:蔣常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