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這些年來,我因為寫文章經常挨罵。被罵最多的,就是說我“不愛國”。即使隔著屏幕,也能感覺到對方那種咬牙切齒的樣子。 開始還有些納悶,我從出生到現在,一直在這裏生活,對祖國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這些年一直寫文章鞭撻醜惡,為弱者伸張正義,在現實中也經常做一些扶危濟困的慈善活動,怎麽可能不愛國呢?後來逐漸明白過來了,他們不但罵我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總有人說,不知道自己為什麽就稀裏糊塗的上當了。然後,在詛咒一番“騙子不得好死”之後,又興高采烈地跳到另一個完全相同的陷阱。然後再開始新的一輪被收割。騙子們的騙術,真的很難被識破嗎?在正式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請先觀看下麵的視頻片段。 其實類似的視頻在網上一抓一大把。當今的互聯網,很難找出能比各種視頻號更匯聚荒唐和欺騙的地方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6-19 17:42:15)
最近寫了幾篇關於俄烏戰爭的評論文章,因為這個號粉絲少,閱讀量並不大。但是萬萬沒有想到,依然遭受了瘋狂的攻擊,甚至有人說我是個精神病患者。 這幾天,我經常接到這樣的信息: 老唐,我要舉報你! 老唐,你拿烏克蘭境內的戰爭,與我們先輩為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進行的八年抗戰劃上等號,依我看,不僅僅是該封你的文章,你這個人也該被封! 群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自稱所謂愛國學者的李毅教授,很多視頻的演講,內容都是視人命如草芥,令人毛骨悚然,覺得中國怎麽會出了這麽一冷血透頂的人?既不像專家的給人的理性定義,也沒有教授給人的儒雅觀感。 比如疫情期間,李毅在深圳某論壇演講時,眉飛色舞地笑稱:“中國14億人新冠死了4000人,等於接近零感染、零死亡,這根本就等於沒人得病,沒人死嘛!” 視頻被曝光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當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後,有兩件事是比較出人意料的。 美國在戰前就得知俄羅斯發動戰爭的具體時間,並告知澤連斯基做好準備。據美國的說法,他們當時勸澤連斯基離開基輔,到歐洲建立流亡政府。足以說明他們對澤連斯基抵抗侵略的決心和能力是沒有信心的。 澤連斯基能守住基輔,沒有讓烏克蘭第一時間淪陷,是非常出人意料的。 戰爭開始後,歐洲國家送來了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剛來美國時就發現,留學生論壇上的民族主義不是一般的激進,對宏觀問題的主流意見遠比大部分國內網站要左得多,倒是和“四月網”之類的極左網站非常一致。剛開始我也不太理解,總覺得喝過洋墨水的人應該沒有那麽多民族仇恨才對。但是在美國呆了幾年以後,逐漸明白了其中的奧妙。留學生群體(包括在讀的和已經畢業的)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殊之處,而其中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4)
因為從擺脫社群主義到個人主義的發展,恰恰是西方進入現代社會的標誌。 自由主義的基礎是個人主義,是將單獨的個體作為所有理論出發的原點:先有個人,個人之間簽訂契約,形成公共道德以及社會與政治的製度等,一切都從個體延伸展開。 那個體究竟從何而來? 這就好像把"蛋生雞"的假設倒過來問了一句"蛋從哪裏來的呢"? 我們先考察一下"個人主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愚民政策一直以來都是一些統治者實施的手段。這種政策旨在通過剝奪人們的知識獲取途徑,使人民處於一個無知的狀態,從而更容易地達到控製與統治的目的。 然而,這種政策在長遠的曆史進程中是否真的能夠一本萬利?本文將從多元化客觀視角,結合曆史事實,分析愚民政策的嚴重後果。 首先,我們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張照片照片展示的是1858年5月28日俄國穆拉維約夫強迫清政府官員簽訂《璦琿條約》時的情景。 此條約該條約割讓了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裏的領土,隻保留江東六十四屯一小塊地區的永久居住和管轄權,並將烏蘇裏江以東的中國領土劃為中俄共管(後來又被俄羅斯吞並)。60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大約等於四個河南省的麵積。 這次條約是舊中國的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武漢6歲小學生在校園內被老師駕車碾壓身亡,孩子的父母傷心欲絕。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感同身受地悲傷。 萬萬沒想到,孩子的母親居然墜樓身亡。 孩子被碾身亡,令人扼腕,但覺得這還是一場事故,因為這樣的事故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上演,且都會得到相應的解決處理。但孩子的母親跟著跳樓身亡,就特別令人鬱悶,讓人好久都回不過神來,覺得怎麽會這樣?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