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博文

原創:熊衛民張雲涵 第129期 從“扭轉乾坤”到“孺子牛”——雕塑家親述”孺子牛“的前世今生 熊衛民張雲涵訪問整理 【編者按】 78級校友捐贈母校一座“孺子牛”雕塑的故事,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科大人。這些故事有的來自道聽途說,有的來自78級當事人的回憶。今天,我們來聽聽製作這座雕塑的知名雕塑家程連昆教授本人的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假如往日重來我會如何讀書 曹則賢 拉斐爾《雅典學院》 我於1966年出生於安徽淮北平原上的一個偏僻小村,在此後相當長的時間裏,我的生活中是沒有書的。1982年,我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讀書,學校裏有一個圖書館,我的讀書生涯是從那裏開始的。從那時到現在,我也算是實實在在地讀了38年的書。 38年,我把自己從一個青蔥少年熬成了一位大爺。回首自己的讀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1-11-30 06:34:52)

第127期遇上對的人Chao835肯是我在美國讀博士時的同學,生在新奧爾良市,父母是來自芬蘭的移民,因此有了胡拉巴這個奇怪的姓。他個子很高,褐色的頭發,深藍的眼睛,皮膚雪白,特別愛笑,笑得像個天真的孩子。他比我晚來幾個月,與我共用一個辦公室,那時候剛好是他四十歲生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科大瞬間】第126期|BayWatcher84研 “從人類曆史的一種長久的觀點來看——例如從自今以後一萬年間的觀點來看,幾乎沒有疑問的就是,19世紀最重要的事件,將被認為是麥克斯韋發現電動力學規律,而比起這個在相同的10年內發生的重要科學事件來,美國的內戰將褪色而成為隻有地區意義的事件”,已故科學史家戈革曾引用(據說是)《費曼物理學講義》中費曼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191期【科大瞬間2季】2021-11-22 顧問775 認識朋友JoanForkner是在我到美國之初。 八十年代末,我三十出頭拋家去國,遠赴北美,再一次“插隊2.0”——洋插隊。當時感覺恰似孤鴻寒雁,征程有如“風蕭蕭兮易水寒”般的壯烈,心中自然落寞。 我的棲息地是佛羅裏達,這個暖冬候鳥之州,飛來了我這“六親不認”、水土不服的太平洋彼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科大瞬間】人體特異功能是如何在科大熱起來的 瞬間2季2020-10-09第125期 編者按: 1978年春天,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了。在這個盛會上,郭沫若作了題為《科學的春天》的演講。隨即,人們對科學探索的激情在二十多年的壓抑後噴湧而出。在這種熱烈氛圍中,社會上出現了對各種靈異現象的廣泛關注,很多人以為這是新的科學突破口,科大校園也不例外。今天,人們對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科大瞬間】第124期|顧問775他為何悄然從人間蒸發?顧問7751983年上半年,因助教配置輪空,我成了係裏閑雜人員。6月的合肥天氣已似入暑,熱催人懶,每日如困頓和尚撞鍾。忽一日,接係總支書記火急火燎的電話:立刻,馬上趕到校醫院,有事商量!當時快到晚飯時間,相關人員均餓著肚子趕到校醫院,得知係裏一位研究生住院期間失蹤了。這位跑路先生姑且叫他許仙。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蔡建文799中國進入世貿組織後,我常有機會回國公幹和私訪,見證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人民
生活的極大改善,這其中留意到“狼性”一詞被人們廣泛使用和強調:人要有狼性,企業
要有狼性,國家也要有狼性。狼性,似乎被當成了一種良好的品質,必須加以培養和發
展,這與我從小的認知有極大的反轉。中國傳統文化中“狼”並不是個好東西,比如中山狼,野心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122期|沈濤822 不爭氣的膠卷——唯一幸存的照片 沈濤822 歲月如梭,來去無痕,扳手一算從科大畢業已經三十三年了。最近一個偶然機會讓我讀到微信公眾號《科大瞬間》上科大校友寫的幾篇回憶文章,勾起我對校園往事的點滴回憶,有一種想寫出來與朋友分享的衝動。 沉重的哈密瓜 那是大學第一年暑假結束,我跟幾位科大新疆同鄉一起乘火車返回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11-06 15:13:44)

張秉倫老師與我二、三事
陳勇8724研 不知不覺,張秉倫老師離開我們已經十周年了。同學們都寫了不少紀念文章,我也想寫點東西,但遲遲未能動筆,一直拖到今天。其實,說沒有時間,隻是一種借口和托辭。真正讓我動不了筆的,是除了同學們都有的感激、懷念與美好回憶以外,我更多的慚愧和遺憾。 一:學業上的指導 張老師和我都是皖南涇縣人。不過,我在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