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博文
(2025-03-21 12:31:19)

【科大瞬間】特刊《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比夢更美好李尚誌(科大651、數學係78級研究生)一、好夢成真1982年6月17日清晨,一陣急迫的敲門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有人在喊:“博士,快起來聽廣播!”我在前一天剛剛擠硬座火車來到北京,臨時住在一間實驗室裏,手邊沒有收音機。匆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英語改變了我的人生 華新民(625) 不久前,有一位網友寫了篇學習英語的回憶。由此開頭,好幾位網友接二連三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學習英語的故事。看來,對身在海外的人,學習英語都是一段不能忘記的經曆。這些故事不免勾起了我關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何江從湖南農村到哈佛演講台再到福布斯創變者榜單 澎湃新聞記者蔡依紋 何江在實驗室 2017年伊始,一位來自中國農村的28歲年輕人登上了美國福布斯醫療健康領域“30位30歲以下創變者”(Forbes30Under30)的榜單。他是第一個作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用先進醫療普渡眾生 何江哈佛畢業典禮致辭--“毒蜘蛛咬出的使命感”(中英文版) 何江2009年畢業於科大生命學院,獲得科大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後去哈佛大學生物係攻讀博士,在導師莊小威(中國科大87少校友,美國科學院院士)實驗室進行生物光學和超高分辨顯微成像在病毒學和神經學的研究和應用。2016年5月26日,作為哈佛研究生優秀畢業生代表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土鱉”的創新搖籃 —走訪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 11年前,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教授還不是院士,他帶著幾個研究生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創新群體,差點就被“斃掉”。 “你們的方向很好,工作基礎也很好,但是隊伍太差。”基金委幾番猶豫後才批準了他們的申請。 但近年來,實驗室多年積累的成果開始顯現出來,201[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杜江峰:量子計算的引領者 1969年出生的杜江峰是“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他一直致力於使用磁共振方法進行量子計算的實驗研究工作,是我國最早從事量子計算實驗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之一。“其實我從有記憶的童年開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曹則賢:物理學──美並快樂著
主持人:今天我們請來一位職場專家,為大家介紹基礎科學專業的專業背景和就業背景。來到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曹則賢先生。在前麵的節目時間當中,我們關注的學校裏就有您的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請問您是哪一年從科大畢業的?
曹則賢:我是82級入的學,1987年從科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曹則賢:“誤打誤撞”的科普人 張文靜(《中國科學報》記者) 曹則賢,1966年3月出生,1987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1997年獲德國Kaiserslautern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現任中科院物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我以科大732同學為榮 阮耀鍾(5802) 圖1科大732同學聚會合影 一個月前,2013年11月9日,我應邀參加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73級同學(簡稱732)進科大40周年聚會。 73級是科大招收的第二屆工農兵學員,我那時是物理係的教員。 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轉瞬三十年馳騁海內外 胡森(781) 總體來說,恢複高考後的前兩屆,即全國各校的77、78級,都聚集了眾多才華橫溢而又意誌堅定的學子,科大自然也不例外。78級數學係新生入學報到的時候,科大的四牌樓剛蓋好,樓外都是泥土。78級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