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曹則賢:物理學──美並快樂著

(2025-02-22 15:48:09) 下一個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曹則賢:物理學──美並快樂著

主持人:今天我們請來一位職場專家,為大家介紹基礎科學專業的專業背景和就業背景。來到我們演播室的嘉賓是曹則賢先生。在前麵的節目時間當中,我們關注的學校裏就有您的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請問您是哪一年從科大畢業的?



曹則賢:我是82 級入的學,1987 年從科大畢業的。

主持人:現在跟母校還有聯係嗎?

曹則賢:應該是有非常密切的聯係,我前兩天剛去參加了一個學生答辯,過一段時間還要回中國科大講一些課。

主持人:其實今天曹先生準備了非常多的職場心得跟大家分享。

主持人: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和曹則賢先生一塊關注一下基礎科學。我們就沿著時光隧道回到您當年報考中國科技大學物理係的情景,能不能告訴我們當時出於什麽樣的考慮選擇了這樣的專業?

曹則賢:那時候我16 歲在農村,客觀地說對物理學當時也沒有什麽深入了解。就像剛才采訪的嘉賓說的,當時社會上流行一句口號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主持人:對,很多人受這影響了。

曹則賢:非常大,那時候覺得自己如果是一個優秀學生的話,一高考就選數學和物理,就我個人而言,當時七門功課除了語文和政治以外,我的物理考分是最低的,所以當時就選了中國科技大學的物理係,因為那時候是全國招收分數最高的,當時就有點自己跟自己較勁的味道,但從全國情形來看,那時候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江蘇這些省市考試前幾十名基本上都在科大讀物理、數學。

主持人:這是一個大家非常向往的學校,但成績要求也特別高。

曹則賢:對,那個時候要求非常高,而且中國科技大學當時設置是中國科學院院屬高校,設置理念物理比重占的太大了,當時科大是13 個係,兩個中心和一個國家實驗室,13 個係裏麵有4 個半是物理係,兩個中心一個就是基礎物理中心,研究天體物理和理論物理,籌建的國家實驗室就是加工性物理,你看物理占了大半壁江山。

主持人:你在填報這個誌願的時候老師有沒有提醒過你什麽?

曹則賢:沒有,那時候對物理的感受,就是報什麽專業受物理學家的影響,因為那時候改革開放不久,楊振寧、李政道先生他們剛回國,他們對我們那一代高中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主持人:榜樣的力量。

曹則賢:非常大。

主持人:真正進入到中國科技大學開始學習物理學的時候,有沒有發現,有什麽樣的難題擺在麵前,跟你原來想象的不太一樣。

曹則賢:有,非常多。八十年代初整個我們國家的經濟狀況也不是太好,像我這種個人情況書讀得少,見識少,就很著急,這一著急就學不好了,學習成績在我們班算是差的。

主持人:有沒有你學得特別好的科目。

曹則賢:當然有了,我覺得這也是我受益無窮的兩門課,第一就是數學。數學是物理的語言,隻有學會了數學才能理解物理,因為物理有時候用文字寫不清楚,要靠公式表達,一定要數學好才能理解好物理。

主持人:這對你未來研究工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曹則賢:必須的。 第二就是語言, 隻有學會一門語言才可能學會這門語言支撐的文化。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物理的工作語言是德語,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整個世界科技中心轉移到了美國,那物理學的工作語言便成了英語。在今天這個社會上,如果你是一個合格的物理學家,那麽你的英語一定要好。

主持人:我們在您的身上看到一中非常可貴的精神,就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超越自己。在中國科技大學物理係畢業之後,又在基礎物理研究中心拿到了碩士學位,後來到德國留學獲得了博士學位,不斷地在學習。我們就很好奇,有些人說基礎科學很枯燥,你怎麽就能這樣堅持下來不斷地學,不斷地堅持,而沒有像很多人那樣轉行做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行業。

曹則賢:許多人認為做基礎研究,像做數學、做物理很枯燥,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誤解,數學也好、物理也好,很美的。我們老祖宗莊子就說過原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物理學能理解天地之美,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非常美的東西。物理學博大精深,越學越感覺到自己不會,尤其你如果一直保持著好奇心的話,物理會引導你不斷往下學,而且不斷往下學,你就會更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然後動力就有了。

主持人:我們一聽到物理真的覺得高深莫測,您能告訴我們它跟我們現實生活有很密切的關係嗎?

曹則賢:有。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方方麵麵都有關係,比如我們地球上人口越來越多,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想過好日子,那麽未來的社會一定靠技術支撐的社會,技術的基礎是什麽?所有技術的基礎都是物理學。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在我們很多同學都會玩手機。這手機裏麵涉及到材料物理、涉及到電磁學,涉及到信號的檢索與處理,物理學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麵麵。剛才在演播室裏跟主持人說過一個電視的問題,說我們這個電視為什麽做不大,因為他用的是顯像管,要想電視很大那就要用很高的電壓,當然這很危險,有些同學消息靈通的話知道我們所的院士已經研究出了激光彩電,你要看激光彩電放張藝謀的《英雄》,那感覺就是一個字:爽。而且這個技術很快就會推廣,把電視做得很大。我看到的消息是,未來奧運會的信息牌要做到140 英寸。

主持人:這其實是物理方麵的一個突破,給我們的生活和科技帶來的新的飛躍。

曹則賢:應該是應用物理一個小的突破就足以改變生活。

主持人:現在我們提到的物理前沿發展方向究竟是什麽呢?我想很多希望從事這方麵學習的考生非常關心。

曹則賢:這個問題問得太大了,如果要回答好你這個問題,我估計你要請一百位專家在這兒講一個月。

主持人:把你最擅長的領域當中最前沿的東西跟我們分享。

曹則賢:物理學科像跟其他化學、數學不一樣的在哪?物理學博大精深,什麽都研究,往大了說物理學要研究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結構。再往小一點到人的尺度上研究各種氣體、固體、液體等離子體,再往小研究原子、分子,還要小研究中子、質子,下麵還研究最基礎的組成單位——誇克。有無窮的領域,而且物理學家野心非常大,希望把所有關於物質運動變化的這些運動規律都在研究範圍之內,而且各個領域你也能看到都在發展著。

主持人:而且物理對於考生的吸引力也是非常顯而易見的,我們有很多的短信和您探討。這位來自北京的手機尾號0177 的觀眾朋友說,他是學理科的,也是班上的科代表,物理成績非常好,想要報考物理專業,但是他不太希望像您這樣一輩子在實驗室裏麵度過。他想問您學了物理還可以在哪些領域哪些方麵上發展。

曹則賢:一個人學了物理並不是說一定像我這樣在實驗室裏工作,物理研究方式很多,假如你研究地球物理,你可以整天鑽大山,如果你研究空氣動力學和導彈、火箭發射這方麵領域研究,你可能整天要在發射場度過。你要是研究海洋物理,你就要乘坐著探測船在大洋上漂,如果你要是像霍金一樣,想要好好研究宇宙學,基本上坐在椅子上冥思就行,物理學家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他這個問題的第二部分,一個人學了物理能幹什麽?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還是對物理學的理解。我們剛才說過物理學除了把哲學和數學看做物理基礎以外,物理是其他所有自然科學包括技術的基礎。客觀地說,一個人如果學好物理的話,我都想不出他不能做什麽。可以舉一個例子,我們大學同學現在有哪些同學做什麽的,學完物理現在有心理學教授,眼科教授,激光化學教授,有投資公司經理,有中國工商銀行的行長。

主持人:各個領域當中都看到了學物理專業的,包括自由撰稿人,而且中央台還有主持人早先就是科大少年班畢業的,把物理學好了什麽都能幹。

主持人:你覺得對於學物理的人來說對他們的素質要求方麵是不是會特別一點,既然能夠學會物理,而且未來適應的範圍這麽廣,是不是對學物理本身在素質上就有要求。

曹則賢:應該說是有要求,我想第一條是天分,但這一條不針對於學物理,對於學音樂、學建築、學各方麵都要有天分。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要照顧人們的天分,從個人角度來說,當我們要學一個東西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我們有什麽樣的天分。考生在報誌願時要找一個夜深人靜的時候好好問問自己。

主持人:好好想一想。

曹則賢:我這輩子到底想做什麽, 我的天分做什麽更能顯示出特長。做物理學本身如果想把學問做深,有一條就是要靜下心來,就是說你願意專心做這件事情,而不是說像剛才那位同學理解的一輩子就坐在實驗室。你如果坐不住,但可以持之以恒的話,你可以做一些坐不住的物理學研究,比如說應用物理。

主持人:適應的麵也是非常廣。你剛才這個建議非常好,就是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讓他們自己好好想一想。此刻有一個手機尾號1588 的浙江觀眾說,他想不明白,有這樣一個問題谘詢一下,家裏不富裕,媽媽想讓我去學一個以後掙錢比較多的學科,但是我特別喜歡物理,想到大學深造,不知道我的想法跟媽媽衝突嗎?學物理的待遇究竟如何。你能不能給他吃一顆定心丸。

曹則賢:是這樣,學物理客觀說你不會整天和錢打交道,這一點是肯定的。但是成功的物理學家裏麵很有錢的也很多,給你舉一個例子,一個德國物理學家研究很大的磁場變化這一現象,每年他的專利收入可以為他帶來兩千萬美元的收入。我認為一個人掙錢的多少取決於他個人成就,而不在於他學什麽學科,實際上現在是眼球經濟,也許一個人長相好的話更重要。所有的學科裏麵都有做得非常優秀的,也有做得不好的,但是對於這個,學生在讀書期間我們是看得見的,從本科讀完博士的待遇情況,我可以用中國科學院物理學現在學生的基本狀況給他服顆定心丸。現在一年級到五年級基本上收入在一千二三往上到兩千多都有,並且每個月還有170塊錢的夥食費,這個待遇從學習階段應該是相當不錯了。從我們物理學畢業的研究生近兩年百分之七八十到國外讀博士,歐洲、美國、日本這些世界上比較先進的實驗室,他們得到的獎學金基本上換算人民幣在兩萬到三萬,這個收入對於物理學家不指望他發財的話我想是夠的。

主持人:謝謝曹先生在我們現場讓大家都感覺到了物理的那份美,但是曹先生到來的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他可以再一次修正一些人的偏見,比如說學物理學到了博士,隻能埋頭在研究室做研究,實際上不是。您看到曹先生依然有著非常好的口才侃侃而談,我們希望在今天的節目之後所有有誌於在基礎科學方麵有研究、有學習願望的朋友都可以心想事成。謝謝您的到來,也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我們的節目。

(本文來源:央視國際,http://www.cctv.com/financial/special/C1)

《科大瞬間》文學城編輯部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劉揚 815 |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 陳錦雄812 |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 沈濤 822 | Jay Sun 836

 吳鈞 856 | 王   9015 | 林菁 8616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