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博文
(2022-03-06 17:28:54)

【科大瞬間】第151期 【編者按】 本期《科大瞬間》分享6431周平校友有關她自己1978年被科大錄取為研究生的一段往事。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詮釋了科大“擇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博大胸懷和優良傳統,讀來令人歎服。 ——沈濤 “分數麵前人人平等”,這似乎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真理,但在某些國度某些曆史時期對某些人,這個原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2-03-02 20:39:14)

瞬間2季,第150期 編者按: 最早注意到瑪格麗特·杜拉斯,是因為她不羈的激情和高度的女性意識。記得讀到她的中篇小說《情人》時,一下子就被那獨一無二的開篇所吸引住;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裏,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2-22 10:27:27)

懷念同室好友李軍 謝學峰846 【科大瞬間】第148期 [編者按]846校友李軍於2021年3月7日在深圳不幸去世。李軍先後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先後任職於深圳羅湖工業研究所、深圳證券登記公司、深交所。2005年擔任廣東證券托管組副組長、中國科技證券托管組組長,隨後參與安信證券的籌建工作,2006年8月,安信證券正式成立,他一直擔任該券商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02-19 01:03:51)

【科大瞬間】穿越40年的雲聚會 於碧海816瞬間2季2021-03-06 第147期 文:816於碧海圖:816鄔鬆 生命中,有一次遇見,驚豔了時光,照亮了歲月。那是與科大的相遇,那是始於母校的芳華。 歲月中,有一段曆程,濃縮了才華,放大了智慧,那是人生最寶貴的40年,那是一輩子最有價值的黃金40載。 入學科大第40年,81級6係學子2021辛醜牛年新春再相聚:“牛氣衝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第145期|端木震宇782 我在巴黎的24小時天堂到地獄 端木震宇782 十多年前,我在巴黎出差,經曆了一個至今難忘的24小時。 那天從戴高樂機場到達酒店後,我問前台接待人員是否可以幫我搞到一張歌劇門票。很快,服務周到的接待人員就幫我弄來一張巴黎大歌劇院(OperaGarnier,加尼葉歌劇院)的門票,簡直把我高興壞了。 加尼葉歌劇院坐落在巴黎歌劇大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146期|BayWatcher84研 吾尋吾見:名帥簽名封及其它
BayWatcher84研 拙作“我的收藏:偉大物理學家簽名封”和“雪泥鴻爪:與USTC有關的幾個郵品”[1]先後在《科大瞬間·副刊》和文學城登載,得到不少群友網友點讚,因受鼓勵繼續寫下來。 這裏,再介紹幾件筆者曾遇見的有意義、有趣味的郵品(票、封、卡),關涉軍事領域的人物均位及元帥,且有曆史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2-07 16:54:54)

《科大瞬間》144期 “收獲的季節” ——科大80年代的文藝匯演 高原7911 上世紀80年代的科大校園,曾流傳著一首學生原創的歌曲(編者注:792蕭同學創作): “背著沉重的書包 踏著熟悉的小道 啊......” 直到那年秋天,科大的莘莘學子們終於迎來校團委、學生會舉辦的文藝匯演——“收獲的季節”。 那天午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科大瞬間》143期 那一年,是"南七"啟元年
顧問775 對於700多名踏進科大校園的77級考生來說,1978年3月7、8、9三天是有著特殊意義的日子,恐怕終身難忘。這幾天,科大的校園裏《永恒的東風》反複播放,激昂的旋律回蕩在校園上空...... 圖一:1970年中科大下遷合肥。這是1977年學校的老北門[注1] 我是1978年3月8日跨過“邪門歪道”[注2]走進這旋律的。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華爾街校友職場心得——勸你及時行樂第142期王金化844我八十年代末考取CUSPEA來美,拿到物理博士後,到華爾街闖蕩了二十年。我平時喜歡胡思亂想,常常回憶中科大的生活,思考一些職場中發現的物理、政治、經濟、金融和神學的核心問題。在此整理一下和大家分享。我在華爾街工作很多年後,對現在的教科書上的金融學,非常不滿意。因為它不像我熟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我沒有虛度年華 第141期 阮耀鍾582 【編者按】
阮耀鍾先生1958年從浙江諸暨被保送到中國科大,1963年從物理係畢業後留校工作,成為低溫超導博士生導師,直到退休。不論科大在北京時還是下遷合肥後,阮教授都與學校風雨同舟,休戚與共。文革中作為科大低溫物理教研室唯一有科研項目的學者,他曾獲得1978年“科學院重大科研成果獎”和“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