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文化革命中非正常死亡事件調查(1966.6-1970.12)
中科大文革非正常死亡事件調查小組執筆:周平(643)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人命關天,自古以來,非正常死亡的案件都是天大的事件,無論哪朝哪代,誰都不敢敷衍草率。可是,文革以後直[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世上究竟有沒有愛情
周平(643)
宋彬彬的道歉信再次揭開那血淋淋的傷疤,人們又回憶起北京師大女附中卞仲耘老師被打死的舊案,回憶起那個瘋狂的年代。我在這裏講一段卞仲耘老師女兒的愛情傳奇。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1966年,文革開始時,卞仲耘和王晶垚的大女兒王學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6531班的學生[
閱讀全文]
難忘的往事
劉渝珍(642)
科大64、65兩屆學生這輩子最不願意回憶的是在安徽省70年初工、軍宣隊以“反搬遷”拉開序幕的“一打三反”運動,那是一場殘酷的高壓下的逼供誘供,私設牢房,任意關押,人人自危的整人運動。70年7月,檔案被塞進各種各樣黑材料的90%以上的學生逃離了安徽,但工、軍宣隊除了變本加厲整學校的老師和幹部外,還指使學校裏的專[
閱讀全文]
我親曆的科大人逆境相助
周景生(644)
1968年夏天,清華等高校武鬥升級,7月底,北京市60多個工廠3萬多名工人組成“首都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北京各大專院校,接管學校的領導權。來我們班的工宣隊是兩個人,一個牛師傅,一個小楊師傅。牛師傅大約四十歲,麵由心生,一看就是一個憨厚善良的老實人。小楊師傅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姑娘,聽說是車間的團[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湖殤》——白湖蒙難四十四年祭
梁偉清(644)
44年前的4月20日前後,是我在安徽白湖一打三反運動中被宣布隔離審查的日子。
——自己的事,自己都不說,不但可能永遠被湮沒,還可能被人篡改;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學說話大概隻花了兩三年的時間,卻要花一輩子去學閉嘴[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致聚會同學──回憶“一打三反”
孫進和(6544)
〔摘要:1970年初,中國科技大學南遷合肥落腳未穩,近代物理係師生被集中白湖農場開展“一打三反”運動,深挖“帝修反別動隊”。200名學生,1[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方勵之》專輯
京戲大師程硯秋多次遇見過我,但他不認識我。我見到大師的次數,同大師遇見我的次數一樣多,對等。所以,不是由於看他的戲。若是看戲,台下看得見台上的,而台上一般看不見台下的,不對等。我在北京數十年,從來沒有買票進戲園子看京戲,因為聽不懂。京戲的“京”字容易誤導,以為它是基於北京及其周邊的方言的戲曲[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一打三反”親曆記王裕群(5806)“文化革命”長達十年,其間穿插著許多階段,是一個又一個的小運動。“一打三反”運動是其中甚為慘烈的一次運動。這次受衝擊最嚴重的是對“文革”運動持有異見的人士。1970年早春,科大正處在搬[
閱讀全文]
我的“非典型”文革經曆劉祖平(624)前言本文是讀我的朋友忻鼎亮《我在“一打三反”的風雨中——一個文革中的大學生“思想犯”的自述》(以下簡稱“風雨中”)一文而激發的回憶與感想。好像是時候了,應該把我們這代人關於文革的記憶留下來,以免某一天太晚,想這麽做卻做不到了。用眾人的回憶描摹文革這一場整個中國社會的大動蕩[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風雨摧不垮思想
——讀忻鼎亮自述引起的思考
華新民(625)
一、“老三屆”和“老五屆”的文革回憶
筆者關注文革曆史資料的收藏和研究,包括參與建立和運營《華夏文摘》的“網上文革博物館”網站將近有二十年時間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