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4-05-01 06:01:49)
有感而發(四)一寫字,就覺得,怎麽都是做成人的事兒。寫《有感而發》之類的,像早年玩滾鐵環,撲洋畫,打蛋仔。都說“文明差異”,尤感年齡不搭,扒拉扒拉自己所有,放在周遭裏一比,竟都是小孩玩藝兒。接受過的是高等教育?自入歐美,卻是學從說話站坐開始的。感不到歧視。那是大人之間的態度。看到的是怪怪的眼神。當年聽教訓,不要像看猴子一樣看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30 09:58:14)
有感而發(三)今天傳,中國要和美國和好了。“就看五月普京來訪了。”七六年,老毛死了。“紅太陽終於落山了。”接著,改開了。不久,六四了。“失望了。”崛起了。又封城了,和美國鬧崩了。“這人水平太低。”今天網上在議論,“接待布林肯的規格是有的,對等的。”“馮教授發表文章,透露出了一些信息。”這也是中國特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4-04-29 11:08:38)
在大陸,長到高中畢業左右,就成了本大概齊的中國簡史。每個潤了的大陸人,都是一本每個細節都不缺的中國近代史,其中乾隆年間到慈禧年間的細節尤為豐富。而三十歲以上的潤了的大陸人,則是本中國現代代史,或曰中共黨史的山寨版。過也得過,不過也得過的,就叫曆史。說你是那個年代的人,不說也是。所以不應叫曆史見證人,應當叫過來人。故而,那段曆史如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29 04:34:35)
清末民國和英美靠得近,真的,很神奇。滿打滿祘一百年。後來就轉向了。看來,這一百年要變成插曲了。 歐氏幾何和亞裏士多德的邏輯產生以來,和它不搭界時間最長的地方之一是中國。於是,產生了這個地方和外部環境的最遠距離。去聽《新聞聯播》,可以感受到這種距離。 記得初讀費正清《中國近代史論稿》的情形,後來才明白,它遵循歐氏幾何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布林肯走了,山姆大叔走了;普京要來了,怎麽看都是習近平的叔要來了 布林肯下了飛機,該有的禮節幾乎就剩下握手“你好”。這是成年人遇到了生氣的小孩。 布林肯“自駕遊”上海。大人相。上海的所屬國,熊孩子相。 紅線底線,三要三不要,像不像娃娃獻寶? 兩邊排排坐的是成人。中間單坐的是個帶小屁簾的淘氣鬼。像不像?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27 05:48:10)

讀臨《祭侄文稿》 什麽叫用筆法寫毛筆字?所見過覺得道地的,唐之顏真卿,宋之吳說,清之溥傑。 撚筆,學學就會。撚得像上述三位這樣的入了字髓,很難學得。尤其是顏真卿之撚。 《祭侄文稿》顯示岀一種罕見的對字的把握力,顏真卿在寫字,更是將一種胸有成竹,了然於胸的結果,做個展覽。每個字,每個筆劃,全程把控。告訴:用筆法寫字,不可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對於《論語》,王陽明,毛著,讀不讀書,就那樣。街坊裏不識字的人照樣說得出“一人一個命”級別一點不比上述低的理兒。 高中讀馬列,印象深刻:怎麽也讀不懂。一老師悄悄說:得讀很多很多的書才行。從此有了個印象:馬列,自己夠不著。少年氣盛,偏去讀,於是有了荒唐的青少年:讀馬列。 讀老三篇,感覺上熟門熟路。讀《反杜林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遼,大遼,說成撂,大撂也無不可。它撂開了那個漢民族的小屁簾:原來是這麽個東東! 中國曆史的轉折點不是馬嵬坡之變,而是遼金元得勢。 這江山,給漢人弄成什麽樣子了!那裹腳布一樣長的《宋史》,就是華老栓到了華小栓的全程錄相。 “胡虜”此時不入,何時入?排在色目人後,不是漢人,又是誰? 自此,漢祚崩坍。明,就是個掙紮。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到了歐美,才知道殖民這詞並不貶意;民族,不全是褒意。除了上帝的選民猶太人,鬧民族複興的,都是些什麽東東?之於漢民族自信,誰信,就是信它個鬼!成人開口“我是炎黃子孫”和八十好幾的鄧小平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演兒童劇啦?“紅二代”“官二代”“富二代”,聽起來像是沒斷奶;紅色也有基因,是將學前班的故事會開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4-24 03:31:12)
讀《遼史》胡人來了。不走了。換穿漢服了。開個春來茶館了。娶嫁了。安能辨我是雄雌了。於是“小酒館裏充滿著往日的笑聲”。這不,契丹人來了。不走了……充滿了笑聲。女真人來了…….充滿了笑聲。馬上打天下。匈奴,突厥,羌,契丹,女真,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乍驚。飛揚的是不馴之性,桀傲心氣。漢人,在等著,等著下馬。“舍得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