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年夜飯因為國內家人生病,其實沒有太多興致。還好後來大家都楊康了。現在記錄一下吧。白斬雞,吉祥如意:糖醋小排,甜甜蜜蜜:人人都認識的羊肉串:清蒸白玫瑰:白灼油菜:砂鍋,有丸子,象征團團圓圓:香軟豆沙糕,每年必做,簡單好吃。方子在這裏:https://diycooking.wordpress.com/2010/11/13/%E9%A6%99%E8%BD%AF%E8%B1%86%E6%B2%99%E7%B3%95/。全家福:當然少不了十五的湯圓:最[
閱讀全文]

Babel這本書有點兒像《哈利波特》的風格,也是同一類型,講的是一個中英混血兒孩子十九世紀在牛津翻譯學院的故事。因為寫的是翻譯,而我自己本科就是學翻譯的,讀來非常親切,也覺得很慚愧:我們那會兒大學可是完全沒有這麽嚴格的訓練。不過小說後半部有點兒拖,最後結尾感覺太長了,也很黑暗。作者是個華裔女孩兒,R.F.Kuang,非常厲害,雖然學的是華人經常不看好[
閱讀全文]

四人幫興亡(上)葉永烈的長篇紀實。第一部分寫粉碎四人幫的細節,在《鄧小平改變中國》那本紀實文學裏寫過,可以跳過不看。整部寫得很具體翔實,很多史料,但也有些枯燥,尤其寫了很多姚文元他爸當年的事跡,到後麵我都是跳著看。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有勇氣看這部書的《中》和《下》?色彩之旅–“新疆”尋覓一生夢想的地方新疆真是美啊!很想有機會去[
閱讀全文]

這一批新讀的書裏最推薦《Thinking,FastandSlow》。Thinking,FastandSlow“Haloeffect”是怎麽回事?直覺可以相信嗎?為什麽大家都是“事後諸葛亮“?心理學家DanielKahneman2011年寫的這本書就回答了這些問題,主要講了人的大腦思維、決定的過程,為什麽會產生偏見,為什麽會有直覺上的錯誤,很有意思。這是一部科普書,作者因為對決策和行為的研究而獲得2002年的諾貝爾經[
閱讀全文]
暑假開始之前,雨兒媽也虎了一把,給老二找了個新的大號老師。倒不是對他以前的老師教法有什麽不滿,但前麵這位老師是吹長號的,不專攻大號。老二初中時贏了TexasEastmanTubaCompetition初中組,當時高中組的冠軍是我們隔壁學區的一位小朋友。我和他媽媽在臉書上聯係了一下,詢問了她家小朋友的私教老師,因為小朋友當時聽高中組演奏,覺得他們都吹得非常棒。高中小朋[
閱讀全文]

BullseyeJamesPatterson和MichaelLedwidge合寫的一本驚險小說,節奏還挺快的,夏天的輕鬆讀物。裏麵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早在2016年就預測普京將入侵烏克蘭,而且借口就是烏克蘭境內的俄羅斯族人被打擊,於是俄羅斯出兵解救俄羅斯族人。普京一直是有“統一”思想的。第三個紐約香港作家潘國靈的一部關於紐約人文的書,講了很多關於城市建設、和香港的對比等等,更像是雜[
閱讀全文]

北京新建築台灣林美慧寫的,我是看到北京兩字就借回來一解鄉愁。書印刷得很精美,紙張非常厚,但裏麵沒什麽北京街景,很多設計圖;又出版於2008年前;還有不少錯誤:比如石景山區寫成“石景區”。還有這個,1999年,貝聿銘老先生才2歲。就不推薦了。DaylightDavidBaldacci2020年11月出的,是AtleePine係列的第三本。這套書節奏還滿快的,但感覺不如MemoryMan那一係列緊張好[
閱讀全文]

紐約是來美國的第一站,當時爸媽還在紐約總領館常駐,我們之間有五個月的重合期。那會兒一放假,我就會坐PeterPan或者灰狗從特拉華上去紐約。下車是在8大道的PortAuthority,沿著42街要走到12大道。路上經過一個警察局的馬廄,每次聞到那個味道就知道快到“家“了。
這次又去portauthority看了看,PeterPan還在:
總領館外貌全變了:
現在還能想起來的都是些小地方[
閱讀全文]

這次去紐約玩有一些小經驗,也許對後麵去的人有幫助:1.記得帶現金!紐約很多餐館隻收現金,或者收卡也要加上信用卡費。2.大部分博物館和所有公共汽車目前都要求戴口罩,博物館門口有發口罩的,但公交上有的有免費口罩有的沒有,還是自己帶一些保險。handsanitizer也是,如果坐公交建議帶點在身上,隨時消毒。3.交通我們是買的紐約7天metrocard:https://new.mta.info/fares,地鐵[
閱讀全文]

早上特意又去秀八珍喝了上次忘了喝的紅豆圓子湯:淡淡的甜,有桂圓和枸杞,又有小圓子的糯,口感豐富。喜歡。
吃完早飯悠哉遊哉去看Intrepid,打卡又一艘航母。
這裏還有美國唯一一艘對外展示的潛水艇,冷戰時期服過役:
一架協和式飛機,可以上去感受一下超音速客機。因為要單買票,我們就沒上去。走過去的時候,頭頂有三架戰機飛過...。
一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