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4-02-24 07:05:59)

美國權威金融機構WalletHub每年出爐最佳退休地點排名榜,給美國50個州評選打分。他們打分的標準是從三個方麵綜合考量:一,負擔能力(affordability),包括生活成本,退休人的稅收優惠,各種老人服務費用,老人看病費用等;
二,生活質量(qualityoflife),包括老人人口比例,老人工作機會,氣候,空氣和水的質量,犯罪率,交通和娛樂設施等;
三,醫療健保(healthca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朱起鶴,1924年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份子家庭,父親朱繼聖畢業於清華,曾留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朱起鶴中學就讀於天津耀華中學,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化工係,隨後赴美留學,1951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博士學位,師從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威廉·吉奧克。1951年回國後,朱起鶴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長期擔任教學工作;1978年調到高能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4-02-18 07:07:40)

去年聖誕節,給親朋好友發賀卡,想起一位許久沒有聯係的友人。多年前曾經給她寄過一張聖誕卡,可是被退了回來,所以知道她搬家了。疫情前她打來電話問候,當時家裏沒有人,在家裏的老式座機上留言,卻沒有留下電話號碼,無法打回去。慢慢這事就被淡忘了,又碰上疫情,去年才想起來,就上網搜索,希望能根據她的工作找到聯係方式。她叫Betty,父母都是美籍華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24-02-14 11:00:34)

中國政府對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實行是“外鬆內緊”的政策。積極動員號召留學生回國,表麵上熱烈歡迎,熱情款待,背後一輪一輪的調查、監視。對那些重點爭取回國的大腕們,可能監視沒有那麽緊,可是所在單位還是要向組織上反映他們的表現,定期填寫各種“解放後從資本主義國家回國留學生調查表”“留美學生審查鑒定”等。1959年回國的老海歸不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4-02-11 06:33:10)

兩個孩子都長大成人了,會中文,說不上是雙語。小時候孩子他娘周末帶他們上中文學校,開始還聽話,一上中學就逆反了,抵觸情緒很大。孩子他娘就跟他們講條件,要是你們在中學能上AP(advancedprogram),就放你們一馬。兩個孩子都很爭氣,姐姐先上了AP,弟弟一個人上中文學校更是不情願了,最後也上了AP。 現在姐姐的中文比弟弟好,這也好像是海外華人家庭的普遍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4-02-07 06:33:25)

新春之際,原單位裏的一些中國同事們歡聚一堂,迎接龍年的到來。除了火鍋外,主人做了一條江米棗泥魚,祝大家年年有餘。她的精湛手藝和豐富的想象力,讓所有人都讚不絕口,不但好看,而且好吃。有人已經退休了,有人還在幹,有人換了新的工作。許久不見,大家天南海北聊了四五個小時。有個年輕單身令人刮目相看,疫情期間搞到兩套房子,我們都很驚訝。雖然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24-02-03 07:19:28)

一年一度的美式足球超級碗即將拉開序幕,今年對陣的兩個球隊是舊金山的49ers和堪薩斯的Chiefs。舊金山的49ers在去年賽季中一路領先,獲得NFC聯盟的冠軍。堪薩斯Chiefs的成績卻不佳,進入預決賽期間一路猛追,最後才獲得AFC聯盟的冠軍。兩個聯盟的冠軍將於下個周末2月11日舉行盛大的超級碗決賽。堪薩斯Chiefs往往是在比分落後的情況下,反敗為勝。特別是和底特律Lions的那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4-01-30 06:46:57)

50年代,中國號召海外留學生回國,周恩來提出“來去自由”,對一些留學生很有感召力。在1600左右的老海歸中,有多少人是抱著“先回去看看再說”的想法是無法知道的。那些回國時並沒有賣掉在美國的家產,或銀行還存有巨款,至少可以認為有回美國的打算。事實上,直到文革前,回國後又離境出走的人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因為生活上的原因跑到香港定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4-01-27 06:55:41)

注意,是第一次“去”理發。疫情期間,自己都是在家裏給自己理發。家裏有一套理發工具,是兒子小時候買的。自己的理發手藝很差勁,在兒子頭上練功夫,還好小時候也沒人計較。上高中了,他老子的手藝沒有進展,實在有損兒子的形象,就帶他去理發館,直到他上大學。(慚愧,練了十年,也沒練出個名堂。)疫情爆發,理發館關門。幾個月後,耳朵、眉毛都埋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國人在中國都被政府分成三六九等,在不同的時期總是要根據家庭經濟、社會背景、政治觀點、工作表現等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家庭出身、個人成分、身份等,因而得到不同的待遇(或歧視和虐待)。拿出身來說,1984年中國國家標準《家庭出身代碼》中,就列出45類家庭出身,僅農民就分為社員、農民、雇農、貧農、下中農、中農、上中農、富裕中農8種不同出身。戶口有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