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2-08-17 06:31:55)

在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中,必須在愛情與愛國之間作選擇的人不少,結局也不同。賀祥麟,1947年2月自費赴美留學,就讀於亞特蘭大的埃默裏大學。1949年獲得英語文學碩士學位不久後,傳來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他異常興奮,決定盡快回國。然而,他得先解決一個難題。他正在熱戀一位從浙江來的女生,生物化學碩士還沒讀完。用他自己的話說,“為人單純、正直、聰明,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2-08-14 06:14:53)

夜裏下了一場大雨,早上去晨步,小路上處處是積水。繞過一片積水,不經意低頭往水裏看了一眼,看到水中藍天白雲的倒影。猛然間,意識到自己還活著,還能走路。往下看藍天白雲,曾是我生命中最恐懼的時刻。那是在農村插隊的時候,隊裏派我跟村裏的老漢“攔牛”,解決我們知青的燒柴問題。攔牛是陝北話放牛的意思,把牛趕到遠離莊稼地的山溝裏,然後可以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2-08-11 04:43:47)

退休以後在家裏學著做麵包,自己以為還不錯,樣子不好看,可是味道還挺香。自己做的基本就是“法國麵包”那種類型,外殼脆脆硬硬的。沒試過其他種類,嫌做工太麻煩,自己也缺少信心,做出來肯定沒有外邊的好吃。“外邊”自然就是超市和麵包房。今年才意識到,“外邊”還有農貿市場。過去逛農貿市場,注意力都放在瓜果蔬菜上,從來沒光顧過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2-08-08 04:59:05)

在中國民間,有“中國用11個美國飛行員換來一個錢學森”的傳聞。這種說法很不準確,是中國媒體美化錢學森的宣傳。這個說法是從周恩來在1954年提出用11個飛行員交換120名中國留學生開始的。此後,一場“交換”大戲就拉開了帷幕。 我們就來看看這場大戲,“11個飛行員換一個錢學森”。看戲之前,先介紹主要演員: 11個飛行員:韓戰期間,美國施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2-08-05 03:35:09)

年輕人恐怕不知道“深挖洞廣積糧”是怎麽回事。那是70年代,全民動員,挖防空洞,儲備糧食,“備戰備荒”的策略。 眼下經濟不容樂觀,物價膨脹,供應短缺。烏克蘭戰爭造成世界糧食緊張,局勢如果繼續惡化,會不會到“備戰備荒”的地步呢?大概不會,不過已經有人在囤積食品了。在這種意識的驅使下,想起當年的災荒,跟著母親到農村挖野菜。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截至7月底,今年有至少7位老海歸離我們而去,按去世日期排名,他們是鄭敏、史久鏞、張子儀、餘國琮、顧德仁、張守儀、張興鈐。其中張興鈐名氣比較大,原因之一是他有一段不尋常的回國經曆。張興鈐,1921年出生於河北武邑縣,1940年入黨,1942年武漢大學畢業,1947年赴美留學,1952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冶金博士學位。此時韓戰已爆發,120餘名學理工的留學生回國受阻。張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7-31 04:17:29)

兩年前的跪殺黑人佛洛依德案進入判決尾聲,聯邦法院上周判當時在場的兩名警察有罪,其中一位是亞裔,被判入獄三年半。 這位亞裔警察叫TouThao(陶邵),35歲,是老撾苗族後裔。1975年,越戰結束,美軍撤出。被卷入越戰的老撾和柬埔寨人也受到牽連,特別是參與美軍作戰的老撾苗族誌願者。數以千計的苗族難民逃往泰國,隨後飄洋過海在美國定居。目前,美國有20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入夏以來,隻要周末天氣好,就在後院擺攤,賣自己堆積成山的黑膠唱片和唱機。顧客不多,苦等一天,隻有一兩個人。有人還喜歡討價還價,最讓人煩。上個周末,決定實施“自覺”買賣(honorsystem),明碼標價,無人售貨,把錢放在錢盒子裏。這樣我就自由了,周六早上就去農貿市場采購。回來一看,錢盒子裏放了20多塊錢。 中午睡了個午覺,起來往院子裏再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2022-07-25 05:43:14)

開車的時候,聽收音機的人不少,大部分是聽音樂。有人辦公室裏有個收音機,也是播放輕鬆的音樂。回家以後,手機、電視、電腦就把時間全占了,哪兒還有時間聽收音機,恐怕家裏連個收音機都沒有了。你知道嗎,有一些人在家裏是抱著收音機不放的,因為他們可以從收音機裏汲取自己需要的政治營養。這些人人數還不少呢。馬裏蘭今年的初選基本結束了,兩黨各自選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2-07-22 04:18:20)

今天(7月20日)是人類學家、老海歸田汝康逝世16周年。說到田汝康,除了學術上的成就,會讓人想到他文革期間悲慘的自殺未遂經曆。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中,在各種運動中不堪其辱而撒手人寰的人,已經有無數記載。有多少老海歸想輕生卻被救了過來,沒有詳盡的統計。對死者要寄托哀思,口誅筆伐那個萬惡的製度;對幸活者很難直接去表達對他們的同情。自殺幸存者都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