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3-02-26 04:58:18)

大名鼎鼎的“飛虎隊”,為抗擊日本侵華作出了卓越貢獻。1941年來華時,由於語言上的障礙,民國政府在各大學先後招募英文係男生一百餘人,為飛虎隊作翻譯工作。抗戰勝利後,不少飛虎隊翻譯出國留學,回國當上了老海歸。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巫寧坤,芝加哥大學文學博士,1951回國。其他還有饒敏,密西根大學英文碩士,1953回國;
許淵衝,巴黎大學莎士比亞文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3-02-23 04:18:11)

2015年,前總統卡特透露自己患癌症,正在接受化療。從此他的健康情況每況愈下,不斷進出醫院。總統節那天,傳出令人揪心的消息,98歲的卡特決定放棄醫院的藥物治療,回家進入臨終關懷。全家人都支持他的決定,沒有人能說他還有多少時間了。 卡特是美國第39屆總統,1977年就職後麵臨通貨膨脹,能源危機,經濟蕭條等一係列社會問題(曆史上民主黨很倒黴,幾乎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3-02-20 06:19:32)

這是一個50年代老海歸回國與丈夫團圓,又分離20年的小故事。黃定坤,1927年出生於廣東中山縣,1943年到1949年分別在嶺南大學和華西大學攻讀醫學。1949年告別丈夫淩宏琛,自費赴美深造,分別在北卡的JamesWalker醫院和芝加哥Wesley醫院實習並擔任住院外科醫師。1953年回國與丈夫團圓。淩宏琛,1924年出生於山東青島,家族顯赫,父親淩道揚曾留美,與康有為有莫逆之交,兩家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在日本、越南、菲律賓等地出生的華人,去美國留學,50年代回到中國大陸,嚴格講不是我們通常定義的老海歸。他們不是離開民國去留學、回到共和國,他們應該屬於歸國華僑。但是這類歸僑與老海歸之間界線有時也很模糊,比如葉渚沛,出生於菲律賓,就被視為典型的文革中受迫害致死的老海歸,很多老海歸改革開放後也都享受到歸僑待遇。在香港出生就更難說了,所以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3-02-14 05:06:48)

以前寫過兩篇博文,分別講述了五位患精神病回國的老海歸。今天再說說另一位。邵振家,浙江慈溪人,1945年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土木工程,1947年赴美,在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繼續讀土木工程,後改學機械工程,獲碩士學位。1955年回國,1958年赴香港。邵振家的全家都已移居香港,所以他要去香港,有關部門放行。國家專家局批示:“對邵振家的處理我局已函告省教育廳。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2-11 04:11:35)

時間過得真快,退休整整兩年了,愜意、輕鬆,沒有絲毫後悔。唯獨一個問題不斷在腦海中縈繞-要不要搬家。傳統上美國人退休以後喜歡搬到佛羅裏達、亞利桑那或加州。最近幾年北卡獲得了華人的青睞,華人人口猛增,身邊就有三家朋友搬到北卡。兒子正好住在北卡,也鼓勵我們搬到北卡。有一份調查報告似乎解決了我的困惑。據權威金融機構Wallethub最近公布的研究,2023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2023-02-08 05:12:12)

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中有大約240對夫妻(不包括外籍配偶)。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夫唱婦隨是中國傳統的夫妻關係。在回國的夫妻中,不敢武斷地說都是丈夫要回國,妻子應隨。相反的情況也有,有一對夫妻就是妻子拖著丈夫回國。張明珠,1943年畢業於輔仁大學西洋文學係,1947年考取自費留學,1949年獲科羅拉多大學英國文學碩士,畢業後在明尼蘇達大學研究英國文學。留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3-02-06 04:04:32)

董時光是50年代回國、文革前慘死的眾多老海歸之一,關於他的信息網上有很多。這裏僅從他自己回國填寫的表格中,看看他是個什麽樣的人,為什麽會被打成右派,死於勞改農場。董時光,四川華西大學教育係畢業,1948年自費留學,在多倫多大學讀了一年教育,1949年又在科羅拉多大學讀了一年。因為當初出國沒有讀學位打算,所以沒有學位文聘。據說他留學的目的是為了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烏克蘭LVIV交響樂團來華府演出,有幸在朋友的邀請下前往觀賞。這個樂團成立於1902年,曆史很悠久,經常在世界各國巡回演出,負有盛名。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他們沒有中斷演出,今年將在美國40座城市演出。聽眾當中有不少烏克蘭人,穿著自己的漂亮的民族服裝。演出前,烏克蘭駐華府的文化參讚講話,感謝大家對烏克蘭的支持,並提醒大家,今天是烏克蘭戰爭爆發的第33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3-01-31 03:58:40)

除夕那天晚上,老伴兒不想做飯了,我又忙著看球,不要出去吃。本來就沒有一點年味兒,家裏就兩張嘴,吃不吃年夜飯實在是無所謂。但畢竟是個節日,更是個借口打打牙祭,就在網上訂了幾個泰國菜。 這家泰國餐館是新開的,離家很近,光顧過一次。他們的木瓜沙拉很爽口,就要了一份。過年吃魚,天經地義,一看價錢,嚇了一跳。平時是絕對不會花30塊錢吃一條魚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