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3-06-01 05:27:13)

很多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都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每年國慶,周恩來都要設宴,招待剛回國的留學生,一直到50年代後期。不少老海歸都有“受到周總理接見”的回憶,大部分都是在國慶宴會上。 能受到偉大領袖接見的老海歸就少多了,能跟偉大領袖共進晚餐的就更少了。能坐在偉大領袖身邊就餐的老海歸,除了錢學森以外,據所掌握的資料,隻有一人,她叫鄒儀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3-05-29 05:16:02)

80年代初,神州大地刮起一股研究人體特異功能之風。開始是《四川日報》發布了一篇“耳朵認字”的報道,有“神童”可以聽出紙條上寫的是什麽字。後來又有人能用鼻子聞出來是什麽字。科學院心理所作了測試,表明這些認字功能都是作弊所致。《人民日報》也刊登文章《從“以鼻嗅文”到“耳朵認字”》,批評反科學理論。 然而,錢學森卻反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5-25 09:18:58)

最近去了一趟匹茲堡,讓人想起台北,感覺匹茲堡與台北有很多相似之處。最大的相似莫過於地理環境,兩個城市都有三條河流:匹茲堡的AlleghenyRiver與MonongahelaRiver匯合於OhioRiver;台北的基隆河與新店溪流入淡水河(淡水河的上遊叫大漢溪)。因為淡水河流經台北進入大海,所以比OhioRiver寬闊。有河就有橋,造型各異的橋梁點綴城市,襯托出城市的美。匹茲堡有個美名CityofBridg[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5-22 10:41:43)

1951年9月29日,周恩來在北京、天津高等學校教師學習會上作《關於知識分子的改造問題》報告。隨後,京津兩地的二十所高等院校展開了為期四個月的學習運動。三千餘名教師通過聽報告、學習文件,聯係本人思想,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老海歸們出國前大多沒有聽說過“自我批評”,他們回國後進入革命大學學習,改造思想,了解到這是回國後必須學會的生存之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5-17 04:58:13)

在老海歸史冊裏,有父親與女兒決裂的例子。謝希德獲得MIT物理博士後,1952年回國。父親謝玉銘,原燕京大學物理係主任,當時已經離開大陸,在菲律賓任馬尼拉東方大學物理係主任。謝玉銘極力反對女兒回國,以至女兒回國後拒絕再與女兒有任何來往。謝希德到晚年仍然為此傷感:“回國後一直到父親1986年在台灣去世,我沒有再收到過他的信,這對我是很傷心的事,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3-05-14 04:19:02)

華府地區今年周末的天氣特別不盡人意,從新年開始到現在,17個周末中,隻有3個周末兩天都是日麗風和,14個不是下雪就是下雨,或者陰天大風降溫。天氣預報員都有些愧疚,總是開玩笑地向電視觀眾保證,下個周末努力給大家帶來兩天好天氣。去年剛入冬,天氣格外暖和,農貿市場開到12月中。三個月嚴冬,兩個月春寒之後,農貿市場今年5月又開了。昨天周六,天氣預報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5-11 05:17:38)

老海歸們來自五湖四海,離鄉背井,鄉音不改。他們在海外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不少喜愛上古典音樂,卻依然醉心於家鄉的滬劇、越劇、豫劇、昆曲、花鼓戲等地方戲劇。京劇雖說起源於北京,但是全國最普及的劇種,天南海北都有京劇愛好者。梁於華、蔡焌年、吳文俊都是上海人,都愛聽京劇。今天介紹幾位老海歸中的鐵杆戲迷。 鄧稼先是大家都熟悉的兩彈一星元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5-07 05:23:33)

前不久跟朋友聊天,抱怨自己老了,有的時候走路都不穩,用了個成語“步履蹣跚”。朋友馬上更正我,說我念大白字,“蹣跚”不是mánshān,而是pánshān,慚愧得我恨不得找個地縫。自己的中學教育被文革打斷,一輩子還不知道念了多少大白字。70年代在中學教書的時候有個學生叫李偉燁,第一次叫他的時候把名字念白了,鬧得哄堂大笑,真是給老師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23-05-04 04:47:58)

在中國各項運動中,被報紙點了名,凶多吉少。被《人民日報》點了名,就更是在劫難逃。1957年11月12日的《人民日報》就點了甘培根的名,全文如下:
本報訊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國外業務管理局最近粉碎了以甘培根為首的右派小集團。
這個小集團的骨幹分子歸淇章(民建會員)、徐靜波、陳詳明、胡明理等在甘培根(民革成員)的領導下,惡毒地汙蔑我國外匯工作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5-01 04:34:18)

50年代從海外留學回國,能穿上軍裝的人不多。幾個從事國防機密的大咖不用說,像錢學森、程開甲、朱光亞等。在軍事院校任教也有機會穿軍裝,像蔡用舒、汪良能、顧懋祥、莊逢甘等。周廷衝、黃翠芬夫妻二人都穿上了軍裝,在老海歸中大概僅此一對。今天介紹一位鮮為人知的名字:劉桂德。 劉桂德,四川成都人,1945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後,赴歐洲留學。1951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