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來罘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8-08-03 16:04:06)
獨夫崩,百姓豐。群山兀,先富出。霧霾三百餘裏,隔離天日。群樓拔地而瘋起,直達郊西。百川蕩蕩,已失滔滔。五年一斷,十年一泛。官府圈地,債台高砌。各抱私心,錯節盤根。幹幹焉,涸涸焉,華北泉枯,深不知乎幾百米處。巫山起壩,神女何恙。都市建房,哀男何傷。樓車滿目,樓空車堵。商進農退,人賤地貴。沙進人退,地賤水貴。一國之內,甲子之間,而山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27 13:59:40)

這是位於亞利桑那州東部荒漠深處的一個大坑,直徑1.2公裏,深200米。它的存在印證了另一個物體的存在,一顆流星的存在。大約五萬年前,一顆流星滑過地球的上空,重重地砸在亞利桑那的荒漠上,留下那個大坑。那顆流星的存在,如同人的存在一樣,極為短暫,進入地球大氣層的那一刻,好比一個人的誕生,滑過天空,是它的一生,砰然砸地,則是它的死亡。進入地球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2)
(2018-07-20 15:49:10)
若幹年前,我對清末地方史發生過興趣。剛開始時,中英文文獻對同一地方的不同叫法曾令我困惑。如,沈陽叫Mukden,營口叫Niuchang,煙台叫Chefoo。經查,以上叫法情有可緣。 沈陽叫Mukden是因為曆史上它曾有此叫法,其源頭的滿文象一串糖葫蘆,英語裏拚為mukdembi,據說其原意是上升,興盛的意思。營口叫Niuchang是因為在《中英天津條約》裏,遼寧省營口北邊的牛莊被列入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13 16:16:06)

酒國娛樂圈,尤其是相聲圈,拿山東方言開涮的傳統根深蒂固。在非山東籍藝人中,學說山東話最地道的還得數候寶林。他的“哎,我說三鍋,你上哪去?我上伯邊涅個地場去”非常地道。其中那個“去”字的發音很特別,在普通話裏找不到對應的字,在漢語拚音裏屬於非法組合。英語音標無法標注,德語音標還湊合,[kü]。不懂德語?這就好辦了。咱們土法上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06 07:27:42)

話說三毛小時候也是富貴人家的孩子,一頭青絲。後來,家道中落,三毛雖小,敢為父母分憂,無奈生計艱難,愁煩不已,以至於滿頭青絲,萌生褪意。天長日久,青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最後隻剩三根,遂得名三毛。 俗話說,有毛就不算禿子。據此,三毛大搖大擺地走近剃頭挑子,剃頭匠問,小師父,怎麽伺候?三毛說,梳頭。剃頭匠又問,怎麽梳法?中分?還是偏分?三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18-06-29 16:24:48)
床鋪和席子是兩個賭徒,為爭賭神的位置一直沒斷了齟齬。一日,口角又起,二人都動了肝火。 床鋪:我下五百億。
席子:跟了。
床鋪:加兩千億。
席子:......,數量加質量。
床鋪:不服?再加兩千億。
席子:......,以眼還牙。 場內,二人還在怒目相向,場外,對賭的已經結賬。大夥了然,結局無非是,床鋪崩了門牙,席子瞎了雙眼。 群眾甲:都洗洗睡吧。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6-22 15:59:32)

上世紀八十年代,花兒王蘇平唱了一首西北花兒,名叫《幸福的日子賽牡丹》,歌詞見腳注①。我沒有到過西北,但非常喜歡那裏的花兒,從骨子裏喜歡。注意,我說的花兒不是《花兒與少年》裏的花兒,而是那種民歌形式。我祖籍東夷,生在東夷,長在東夷,沒人教我,也沒人熏陶我,第一次聽到花兒就喜歡上了,而且百聽不厭。除此之外,讓我天生喜歡的還有蒙古的長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8-06-15 13:38:09)
在外飄流的時間久了,家的概念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偶而還會恍惚,到底什麽是家?何處是家? 父母生我養我,照理說,父母所在之地應該是家。然而,高中一畢業,我就奔赴廣闊天地,從此再也沒有與父母同住。雖然如此,外人問起家在何方,我仍報以父母住址。後來,結婚了,不知不覺間,家就從母親所在之地變成妻子所在之地。這一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到現在我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8-06-04 04:17:10)
己巳年間,大批秀才公車上書,趙家動了機槍坦克。試圖用熱血與機槍對話的,熱血薦了軒轅,試圖用肉身與坦克對話的,雙腿被坦克軋斷。 事情過去快三十年了,一代新人成長起來,不知六四為何物。一幹書生卻仍在眼巴巴地等待當局為六四平反,雙眼都等出了青光,當局的口風也未有任何鬆動。可謂十倍地應驗了那句俗話,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那句俗話流傳千年,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小牛不識虎須銳,
敢闖虎丘。
敢闖虎丘,
掙斷籠頭奔自由。
而今躲進自由圈,
漸成老牛。
漸成老牛,
管它自由不自由。 ------------------------ 題解:用河南方言念,味道方佳。 和辛棄疾之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