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園

腳踏東西文化,手寫天地真情
個人資料
露得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7-04-20 14:29:38)


東京迪斯尼老少同樂
聽說我和先生準備帶孩子去迪斯尼樂園,老爸老媽也要跟去,我警告說:“那是小孩子玩的地方。”老兩口笑眯眯地答:“隻要看孫兒們玩得高興,我們就開心。”
一九八三年開業的東京迪斯尼樂園據說每年客流達兩千五百萬人,在全球五個迪斯尼樂園中高居榜首,正是東西商業文化交融的成功典範:美國品牌、日式經營。
從JR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4-19 23:07:06)


(日本箱根小湧泉YUNESSUN的露天溫泉)
早在動身赴東瀛的兩個月前,愷佑和愷倫就開始打點行裝,把他們喜愛的書和玩具裝入各自的背包。愷佑還捧出了他的“小豬銀行”,數完錢後問:“媽媽,我有兩塊三十八分錢,夠買Pokemon(神奇寶貝)的書嗎?”我看著他那興奮的小臉,點頭說:“我會幫你出點錢的。”
六歲和四歲的小兄妹倆對日本充滿了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7-04-17 18:37:53)
自從下嫁洋夫後我就有心向他傳播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當然是從語言開始。想我在留日期間,讀書之餘以教中文糊口,上到70歲懵懂老頭、下到17歲清純少年,教得他們對我畢恭畢敬,開口閉口稱我“老絲”(卷舌音對日人甚難)。日人對外語的好學不倦,讓我賺得不僅有壽司吃,還偶爾吃得上一口神戶牛肉。如今教這身邊的哈泥,還不是小菜一碟。洋夫的一聲“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4-16 21:43:05)


"媽媽,你會不會這樣子?"女兒站在沙發上,兩隻小手臂上下伸展著,一副頂天立地的調皮模樣,這是她剛剛發現的新動作。剛滿兩歲的女兒快樂而自信,還沒有所謂"TerribleTwo"的影兒。“媽媽,你會不會?”是她的口頭禪之一,意思是“媽媽,我會!”她的另一句口頭禪則是“我自己來!”在她眼裏,她會的事情可真多。你看,凡是兩歲孩子該會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圖片來自網上)
女兒愷倫到了含苞欲放的年齡,我早就想和她進行一場私密的長談,可是平日總有兒子的身影在一旁晃動。終於等到暑假的這個周末,兒子去參加航海營,我和丈夫可以帶著女兒做一次“神秘之旅。” 周六的傍晚,我們住進了西雅圖東部的一個旅館。旅館裏優雅的環境、隱秘的空間、不受打擾的時間,最適合這場傾心的談吐。 其實還有倆人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17-04-13 08:57:59)
如果你在煩惱,周圍的男人為何象是來自另一個星球般地難以溝通?如果你在感歎,身邊的丈夫怎麽越來越少了男子漢氣概?如果你在擔憂,懷中的兒子怎樣在這雌雄莫辨的世代成長為一個男子漢?那麽請你來讀基督徒作家香提•費德翰(ShauntiFeldhahn)所寫的«致女人»(ForWomenOnly:WhatYouNeedtoKnowAbouttheInnerLivesofMen)一書。它不僅會帶你走進男人的內心世界,認識神造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國電影常有功夫,美國電影常有槍和賽車。” “中國電影有很多顏色,美國電影有很多暴力。” “我覺得中國電影比美國電影更有文化,但是有時候我看不懂中國電影,因為有太多的文化。” “中國的電影講曆史的比較多,而美國人更喜歡將講現代和未來的電影。” “中美電影我都喜歡看,不過我覺得中國的曆史故事片比美國的好看,因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就在今年大學畢業的前三周,阿琳接到了美國一家知名高科技公司的高薪聘請,她高興得大哭起來,4年來的努力奮鬥終於有了一個美好的回報:那正是她心儀的公司和職位。   阿琳讀的並非名校,也非電腦專業,而是商學。在如今經濟複蘇仍緩慢的美國,許多美國大學畢業生都在苦苦尋覓中,更別提需要工作簽證的國際學生了。阿琳麵試一周後就接到offer,據說,那家公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兒子愷佑一學會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後,我就開始教他玩撲克牌遊戲“二十四”——用一副撲克牌,每次擺出四張,每張牌必須用一次、並且隻能用一次,用加減乘除算出24,誰最快算出誰拍桌贏牌,一副牌玩完後誰贏的牌最多誰就是大贏家。愷佑很快就迷上了這個遊戲,我沒空跟他玩的時候,他自己擺出牌來琢磨。
我看在眼裏喜在心上:真不愧是吾兒,繼承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4-06 22:12:24)

美國兩位基督徒作家、婚姻與家庭專家GarySmalley和JohnTrent合著的«愛的兩麵»(TheTwoSidesofLove)一書叫人讀起來眼目一新、愛不釋手。書中詳盡闡述了愛的軟硬兩麵以及愛與性格的匹配如何重要,對我們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教養孩子方麵非常適用。“硬愛”象玫瑰的刺,是保護性的愛,教養孩子時表現在以管教、糾正、挑戰的方式去愛孩子;“軟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