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愷佑一學會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後,我就開始教他玩撲克牌遊戲“二十四”——用一副撲克牌,每次擺出四張,每張牌必須用一次、並且隻能用一次,用加減乘除算出24,誰最快算出誰拍桌贏牌,一副牌玩完後誰贏的牌最多誰就是大贏家。愷佑很快就迷上了這個遊戲,我沒空跟他玩的時候,他自己擺出牌來琢磨。
我看在眼裏喜在心上:真不愧是吾兒,繼承了我的“二十四基因”。小時候大姐教我和弟弟玩這個遊戲,聲稱要培養我們的數學頭腦。我玩得入迷,到了條件反射的地步,一看到四個數字在一起就要算出個24。大姐至今還在對我和弟弟居功自傲:“看你們一個上複旦,一個上北大,都是我調教出來的!”
如今輪到我來調教兒子了,不僅僅是要幫他學數學,還要他感受媽媽的童年。
沒料到的是,女兒愷倫堅決要加入。5歲的她隻會加減法,根本沒機會贏牌,這對她太不公平。
看著她滿臉的渴望,我靈機一動想出一條新規則:妹妹隻要把牌加起來,總數算對了,又第一個拍桌,就可以贏牌。有了這條新規則,“二十四”變成了全家樂。
逐漸地我這“二十四王後”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兒子搶先拍桌的次數越來越多。女兒的加法也算得越來越快,遇到四張牌加起來就是24的情形,她總是第一個響亮地拍桌,得意洋洋地看老爸和老媽垂頭喪氣的認輸模樣。
一晃,女兒上了二年級,學會了乘除法,就自動拋棄了那條新規則,勇敢地和其他家庭成員平等競爭。
兒子上四年級時學習了指數,立刻采用指數奇招,什麽5的平方,1的10次方,等等。愷倫馬上明白了指數涵義,也大力運用,我們的家庭“二十四大賽”競爭愈發激烈。我們還把賽場擺到了候機廳、飛機上、旅館裏,真是“一牌在手,走遍天下不怕等。”
數學課成了愷佑和愷倫的最愛,他們都是小學資優班裏的數學尖子。有家長以為我在課後辛苦地給孩子補習數學,我如實地告訴他們,我極少一本正經地教數學,跟他們玩遊戲罷了。
我還把“二十四”引進了我的中文教室,跟美國的高中生們進行師生對抗賽,既教了他們中文,又幫助他們溫習了數學,還樹立起我這“東方不敗”的權威。真是一石三鳥啊。
(發表於《僑報》副刊,2011年10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