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蹤

本人有殘疾,退休後回憶一生平凡,記下來以打發無聊,並望與網友共享。
博文
(2016-12-01 23:41:42)
上墳按慣例清明才是拜祖祭墳的節氣。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這裏時興上“過年墳”。極少數大年初一就開始,絕大多數卻是初二、初三才去上。他阿爸和二孃埋在城西北的沈家凹,而外婆的墳在離城十裏的東壩。他和莉隻有初二去西邊,初三往東跑。阿公本來葬在城西的烈士陵園下方。文革中造反派發出公告,要把整匹山的非烈士墳塋全部炸毀。他們駭怕,連夜連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1-30 23:20:41)
售房虎傑終於在離開之前,從其母臥室的床墊下找到了房產證送來給他。他心想人家對他如此信任,而姐弟倆在會理的確沒有可托之人,因為凡君在他麵前,屢屢提及自己的姐姐和弟弟如何算計她,不會不告訴子女,因而義不容辭地接受了這售房的使命。三個月過去,問的人不下十家。但一聽說隻有51.5平方,和要價3500元/平方,不是嫌小,就是嫌貴,再也不答白。他有些心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1-30 03:26:18)
禮物聖誕節在中國愈來愈時興。不少店家都在門口裝飾了聖誕樹。天主堂所在的元天街還紮了牌坊,立了舞台。彩燈閃耀,鼓樂齊鳴。到處是賣聖誕小禮物和可以噴出“雪花”的易拉罐的攤販。早晨五六點鍾街上就有遊行的信徒,排著長長的隊伍緩行。他和莉打完乒乓球下來,院子裏停著一輛郵車。一個同事對他說,你有包裹;又對郵遞員說,他就是劉朗中。他欲從郵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1-28 23:31:18)
作繭自縛莉從來沒有體檢過,在他的多次勸說下,打算還是去查一下。一早,她先到對門的中醫院排隊掛號。等他八點多鍾吃完牛奶、雞蛋,把家裏收拾妥當下去時,她已經在檢驗室的窗口劃價。她說,先掛的號是她的名字,後來去找黃醫生開單,黃說何不掛成他的號。因為農行為他們投保的醫療基金,當年可以憑據報銷四千餘元,時至年終,大家都在想方設法開假發票。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1-25 22:08:20)
凡君凡君的長兄曾是他小學同班,初中同級的朋友。她的二哥又在紅格信用社工作,與他關係很好。但她調來銀行之前,彼此並不認識。1988年,一個身著狐領皮衣,毛織花裙,打扮時髦,個子矮胖的中年婦女調來農行搞收發,很快吸引眾多人的眼球。原來是工會辦主任(大家稱呼張主席)的新夫人。此人性格活躍,見人就熟,無論長幼都可以打得火熱,同輩的稱其小凡君,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1-10 22:40:43)
兩個大咀美國大選落幕已經三天。人們從逆轉的驚訝中逐漸適應下來。不過對前景的耽憂依然存在。我要說,大可不必,不會有什麽太大的改變。俗話說“無奸不商”,特朗普作為成功的商人,在“奸”字上希拉裏哪是他的對手。他知道選民需要什麽。無非是對政治的厭倦。因此一反常態,信口開河,扮演出活潑可愛,根本不懂政治,要把美利堅重新粉刷一番的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6 19:04:02)
衝突他與女婿本來相安無事。起因是第二次赴美回來之後,與親家老張通電話,無意中說出女婿當時的年薪。事後棘專門打電話,說女婿知道後很不高興,張家不同於劉家,好像老張知道後會向兒子要錢什麽的。他十分生氣,一家人的收入還有什麽密可保,便回答說,今後凡有關女婿的事一概不要告訴他,因為他從來是心直口快,不願說假話。美婭四歲生日那天,他和莉考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5 18:31:39)
即將離美他們的任務完成,便掰著指頭算回國的倒計時。聖誕那天,從夜裏就下雨,他建議到教堂做禮拜。棘電話聯係,知十一點半華人基督教會有第二場禮拜。一家人十一點出發,雨越下越大,二十多分鍾的車程,剛好趕上活動開始。可容納數百人的大廳裏座無虛席。先是唱詩班列隊唱聖歌。然後主持人指揮全體齊唱。牧師張京講耶穌誕生,即路加福音一章26~38節描述的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4 18:58:22)
求職結束實習,棘便忙著投簡曆蒙職位。到十月底已麵試了八家公司。兩家第一輪就被拒,兩家第二輪被淘汰。剩下的安排在十一月四、十二、十八和十二月複試。他問她同學中落實的多不多。回說起碼有一半拿到了合同。為什麽她運氣就是這麽差?他天天晚上都在為她祈禱呀!這孩子心氣太高。本來在格蘭素史克實習時給人的印象不錯,頂頭上司還推薦她報名培養領導的&ldqu[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3 18:39:28)
兒童節美國的兒童不過“六一”。而在那裏流傳一個說法,即“美國是兒童的天堂,年輕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場”。娃娃不曉得一年要過多少節。有的節,比如複活節,是宗教節日罷。但人們除了短暫的上教堂禮拜外,更熱衷的還是帶娃娃揀蛋。美婭未滿四歲第一次參加,是到二十多分鍾車程的博物館。他們上午十點到達,已經摩肩接踵,孩子們提著五顏六色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