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隻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
但向靈山塔下修。修行路上,每一點付出,每一個善心念,早晚都會受到報償。
日行一善,善行一生。
質變源於量變。今天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到了明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到了來世就是傳說。水到絕處是風景,人到絕境是重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13 18:38:38)
閱讀 ()評論 (0)

原文 白話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複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是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永不退轉。複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修學淨土很重要的一部經典是《無量壽經》,這裏有無量壽經的原文與白話文的對照。 原文 白話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10 16:33:58)
閱讀 ()評論 (0)
(2016-06-10 16:29:03)

廣欽上人的傳記裏有個故事,講的是有一位出家人聽說廣欽上人在寺院裏種菜修行十多年,得了念佛三昧,又在山裏禪定十幾年,修出了神通,被稱為“伏虎和尚”,老虎都不吃,便去找上人,說,上人,我不想呆在現在的寺院了,有另外兩家寺院願意接納我,聽說您修出了天眼通,您給我看看哪家寺院和我有緣,我也好做決定到哪裏去。廣欽上人對他說,“你要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閱讀 ()評論 (0)
(2016-06-08 17:54:18)

關於淨土阿彌陀佛的報身莊嚴,以及觀世音,大勢至兩位大菩薩容色,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裏描寫的比較詳細。諸佛證入法性身,清靜光明,本無身相,但亦可隨眾生之心,現起無量身相。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佛的雕像,即使阿彌陀佛像,也有很多種類,是隨眾生心而現無量相也。淨土菩薩聲聞眾無量無邊,有兩位菩薩最為光明。一名觀世音,一名大勢至。佛在《無量壽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6-05 18:50:53)
閱讀 ()評論 (0)
(2016-06-05 18:33:57)

淨土正因淨土,是如來證入法性身,從如來藏中現起的純淨國土。淨土,是諸上善人聚會之所.佛在經典裏,將一切生命分為幾種類別,一種是眾生世間,眾生世間又大體分為五趣:人道,天道,畜生道,鬼道,地獄道,有時將阿修羅另列為一類,稱為六道,有時也會將仙類專門拿出來講一講,成為七趣。總之,無論六道,七趣,都是指的這些有生死的生命;另一種是出世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