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轉自星雲大師文集:
《阿含經》是佛教傳說最早的經典,也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依據,裡麵充滿了人間佛教的教義與精神。《阿含經》共分四部,分別是《長阿含經》、《中阿含經》、《增一阿含經》、《雜阿含經》。在《長阿含經》裡有一段經文說「四法至上」,意思是有四種佛法,對於吾人的生活至為重要。
所謂「四法最上」,有四點說明:
 第一、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老子曾經說過“上善若水”,是說做人要像水一樣,幫助萬物,默默不爭。水很接近於道的品性,它至柔之中又有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以水悟道,可以看到成功人生裏的七種境界。
  一、水,百折不撓
  冰生於水,卻比水強硬百倍。水,越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下,它越能體現出堅如鋼鐵的特性。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種境界—&mdas[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轉自夏一文心靈禪語 心善 善良是養生的一大營養素。一個人行善事,能經常幫助弱者,使他人擺脫困境,心中必會湧起欣慰之感。一個人堅信自己活著,於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這就會成為自己的一種精神鼓舞,會使人輕鬆愉快。一個樂善好施的人,心理穩定、平衡,神經和內分泌調節功能會處於最佳狀態,遠離抑鬱症、神經衰弱等疾病的困擾,人就會健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春末夏初,天氣漸暖,約上三五好友或全家出動,結伴去戶外郊遊踏青,想想都十分愜意。可現在,醫院看骨科門診的人也逐漸增多,他們大多50歲以上,都是膝蓋的毛病,一問才知道,很多人前不久才爬過山! 膝關節磨損不可修複 50歲後爬山鍛煉,反傷身。 傳統概念中,爬山、上下樓梯是一個很好的有氧運動,能夠幫助我們鍛煉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同時,還能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閱讀 ()評論 (0)

2015年12月16日14:00:23來源:康美中藥養生  現在大家都在講幸福。什麽是幸福?我認為健康就是幸福!   有了健康並不等於有了一切,沒有健康就等於沒有了一切。健康就是一個空心玻璃球,掉下去以後就碎了。而我們的工作是一個皮球,掉下去以後還可以彈起來。健康是單行線,每一個人都要認真對待。   養生從30歲左右就該開始。健康第一是要活得長,第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轉: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往何處去: 吾人自無始來,以一念不覺,趣外馳逐,攀緣塵境。癡妄因緣熏習之力,令心生滅,念起法生,種種顛倒,致全真成妄,障覆妙明。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心境交馳,輾轉相熏。由貪嗔癡煩惱,發於身口意,作諸有漏,起惑造業、因業感果,果複行因,因果旋轉,無有止息。於是生生世世,舍身受身,流轉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打聰明的算盤,天打因果的算盤,佛打慈悲的算盤。人算有量有盡,天算有量無盡,佛算無量無盡。人算,求自利;天算,求公平;佛算,求利他。人算,平也不平;天算,不平令平;佛算,不平也平。人算,自我為大;天算,無為為高;佛算,慈悲為懷。人算,一筆糊塗賬,公有公理,婆說婆理,今日張三,明日李四。天算,最精準,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佛算,如虛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發布:原平五峰山壽寧寺 生理病,冤業病,業障病[摘編] 疾病是我們人生難免的,人生病的時候,尤其病況嚴重的時候,確實心就亂了,所謂是“病急亂投醫”,這種作法不但會加重病況,甚至會變成不治。 我們生病,一定要知道疾病的根源。疾病的根源,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生理病,譬如四時遷變,飲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8-1520:25·曾仕強中國式管理第一人王陽明:心是快樂的根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麵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王陽明:心是快樂的根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麵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係。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