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與活

科學地吃,健康地活
個人資料
博文
(2015-04-17 15:14:21)


(http://www.ucsf.edu/news/2013/02/13591/quantity-sugar-food-supply-linked-diabetes-rates)
糖是人類的重要營養。平均來說,人一天從消化的食物裏吸收125克葡萄糖,一天的正常活動可能消耗250克葡萄糖,但這與人的活動量有關。不管你吸收多少,體力活動消耗多少,你的大腦總是需要125克葡萄糖來維持正常的神經活動。而需要的和吸收的葡萄糖之間的差別就由貯存糖原和生糖作用來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4-14 14:46:37)


春天到了,花兒開了,院子裏的草發綠了,當然雜草也開始長了。拔雜草不是個令人喜歡的活,如果你的肚子恰巧又在你蹲下的時候使你呼吸不暢的話,就更是如此了。
由於疏於管理,不願意彎腰拔雜草,草坪上雜草很多。於是去年用了一家除草公司。有一次公司的老板來打藥,恰好我在家。打完藥劑以後,老板又亮出了一個我沒有見過的神器,用它來拔雜草,不用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美國魔術師PennJillette生於1955年3月5日,目前剛滿60歲。除了Penn&Tellershow外,他還有喜劇演員,音樂家,發明家,暢銷書作家等幾頂帽子。另外,他宣傳無神論,科學懷疑主義,自由主義,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
除此以外,PennJillette還是個大胖子,330磅。這一胖,血壓就飆升,他不得不吃6種降壓藥來控製血壓。他的醫生也快要沒有辦法了,對他說:如果你能減五六十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肥胖會降低大腦的功能並增加抑鬱,癡呆,和中風的風險。然而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問題並不一定是肥胖本身造成的,很可能是與肥胖有聯係的其它因素在起作用。最近科研人員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在不肥胖的情況下,高脂肪飲食培養的腸道菌群本身就可能造成大腦炎症,並伴隨著焦慮和失憶。
人的腸道有約1000種細菌,總數約100兆。這些細菌與營養,消化,生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在遺傳學上,外顯率是指某一基因型個體顯示其預期表型的比率。
在醫學遺傳學上,致病突變的外顯率是指表現出臨床症狀的人數與攜帶某一致病基因突變的人的總數的比率。例如,如果一個特定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突變具有95%的外顯率,那麽95%的帶有該突變的人會得該疾病,而5%不會。
有些遺傳病有100%的外顯率,如神經纖維瘤病1型,帶有該突變的人都會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在一項有多個單位參加的“婦女健康倡議(Women’sHealthInitiative)”的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白細胞水平可以較好地預測停經後婦女的中風,心髒病發作和心髒病死亡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很早就發現升高的白細胞數與心髒病發作有關。這項研究包括了7萬多50-79歲的停經後的婦女。她們在參加該項目時都沒有心血管疾病,6年以後有1626起中風,心髒病發作和心髒病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肥胖不但可以引發多種疾病,而且在以瘦為美的時代,也減少人的美感和魅力。減肥是所有胖子“不可能”的任務。減肥的途徑有多種,雖然我認為周福滿的飲食方案最好,但藥物減肥也是一個選擇。然而,對於有些人來說,每天吃飯是忘不了的,但每天吃藥恐怕就記不住了。所以科研人員就想了一個辦法,讓你腸子裏的細菌來生產藥物。
研究人員知道飯後小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03-20 07:56:42)

我同意健康飲食可以降低得癌症的風險,但如果說做到某幾點就可以“終生不得癌”,則有誇大和誤導之嫌。
大家可能知道“麥豆哥”(Dr.JohnMcDonough)。他倡導的以澱粉為基礎的飲食不是我所讚成的,但不能不承認,他的飲食方式比美國標準飲食還是要健康得多,也許適合一些人,嚴格遵照他的飲食方式也能預防富貴病。麥豆哥也說他的飲食可以預防癌症,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bbc.com/earth/bespoke/story/20150311-the-15-tweaks-that-made-us-human/index.html
http://www.bbc.co.uk/sn/prehistoric_life/human/
HumanBeginnings Humanbeginningscontents Justoverthreemillionyearsago,anapeinAfricabegantowalkontwolegsandtookthefirststeponthelongroadtocivilisation.Alongtheway,wedi...[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斯坦福實驗:“表揚”與“鼓勵”的差別有多大? 文章來源:http://www.xinli001.com/info/16115/
發布於2014-08-1207:29瀏覽20806次 評論26條 文/波·布朗森/阿什利·梅裏曼 來源:摘自《教養大震撼》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過去的10年裏,和她的團隊都在研究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