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今日又逢六四,這個周六將是我來美25周年紀念日。
25年前的五·四那天,我去領館取回了赴美簽證。本想等到7月爸爸摔傷骨折的腿能下地後再動身,但一個月來北京的形勢讓大家越來越擔憂。爸爸擔心這樣亂下去國門是否再次關閉,女兒是否無法與在美的女婿團聚,從而像台海相隔幾十年。。。爸爸果斷地叫來我表哥,讓他幫忙送我遠行。
終於,6月4日清晨,中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14-06-03 13:27:14)
奶奶第二次來跟我們同住是我小學畢業的前一年。那時的記憶就清晰多了。我和奶奶一起去鄰居家串門,幫奶奶做飯,著迷於奶奶那些猜不完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裏麵住著個白胖子。”。。。;自告奮勇地給奶奶講小人書;奶奶做針線活時幫忙穿針引線;聽奶奶講好多那個年代不可能體驗的新奇的事情。看到奶奶耳垂上的耳洞,探索一番之後自然想知道洞是怎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6-02 10:34:16)

雖然我兩歲時跟隨父母回老家看望過奶奶,但我對奶奶真正有記憶、有感情是從五歲開始。那年,奶奶第一次離開鄉下到大城市和我們生活了一段時間。她要從頭適應城市生活的種種,小到家裏房門的撞鎖,大到點蜂窩煤爐子,甚至和鄰居們的言語溝通。那時我們住在一棟五層樓的二樓,一下子離開賴以生存的大片土地,奶奶一定是不舍那些依偎在大地懷抱裏的各種生命。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30 16:23:42)
60年代中,二姑因生第六個孩子後患“產後風”(產褥感染)而驟然逝去,奶奶又經曆了一場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苦難。安排大姑抱養了新生兒,奶奶又把年僅三歲的最小外孫親自帶在身邊,奶奶的堅強豁達幫助二姑父度過了最傷痛的日子。二姑父這個從小被叔叔嬸嬸帶大的苦命人一直侍奉奶奶如親娘,撫育子女成才,直到奶奶過世後自己也步入晚年時才覓得一老伴兒,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28 17:08:36)
人生三大不幸莫過於幼年喪父(母)、中年喪偶、晚年喪子(女)。我的奶奶沒逃過任何一個,但,她高壽91歲離世,一生活得通透,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令人感歎!我的奶奶是位纏足的舊時鄉下女人,沒進過一天學堂,目不識丁,但她的德高望重是鄉親和家人公認的。奶奶三歲喪母,父親續弦有了小她很多的弟弟妹妹,為了幫忙照看小妹妹,20歲時才說了戶人家出嫁,在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08 11:34:39)


(百度資料照片)
一日和網友們說起爬滿露台的植物,我想起了姥姥家的竹節秋海棠。
竹子般的莖杆、銀星點點的大葉子,正麵深綠,背麵深紅。小時候總是好奇地把一片葉子翻來翻去地研究。一嘟嚕一嘟嚕的粉紅色花好像有著團隊精神,起初總是一朵大的帶著兩朵小的,簡簡單單的兩片花瓣兒夾著中間的黃色花蕊。兩側小朵的長大又各帶兩個小的。。。如此這般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件事後,鳥家庭時有發生的損兵折將,加上越來越多的鳥已經讓我們感到一種負擔了。飯桌上的話題開始出現要如何處理這些鳥了。妞妞主張去賣,一塊錢一隻,老公半開玩笑半鼓勵道:“你要是有本事能賣掉,得的錢都是你的。”愛錢又敢花錢的妞妞備受鼓舞。過了些日子,她居然在學校搞定一個“買家”——她的同班同學。這個女孩有兩個弟弟,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03 16:28:20)

話說那天早上,早起的老爸老媽習慣地到後院巡視一番,驚見鳥子女們的集體宿舍洞門大開,裏麵空蕩蕩的。錯愕之餘又見一些羽毛散落在地,頓時意識到發生了什麽。環顧四周,發現幸存的鳥們並沒有飛遠,隻是歇息在周圍觀望著它們的籠子。我們要想辦法把他們引回到籠子裏,於是我們把鳥籠搬到屋裏靠近門邊,落地玻璃門大開著,希望它們認得家,能自己飛回來。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02 17:07:21)


有了前一次的經驗,我們知道它們要下夠一定數量的蛋才會開始趴窩孵,也就不會再把它們的蛋拿出來了。我們這次也有所期待地看著它們有條不紊地忙碌著。終於又聽得幼鳥的叫聲了,頗有家裏生第二胎的感覺,還是新奇興奮,但少了一份驚歎。
亦如家裏多了新生兒會多出一些忙亂,這新一窩鳥兒的到來也增添了老媽的工作量,老爸忙著在院子裏種菜,老媽每天清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5-01 14:29:01)

接下來,我們真切地見證了生命從孕育到成長、從依附到獨立的全過程。
剛孵出的小鳥最初隻會閉著眼睛張著和身體不成比例的大嘴嗷嗷待哺,大鳥不停地吃食,然後將頭一甩一甩地把吞下的食物反上來,對著幾張伸直了脖子的大嘴不停地喂。鳥媽媽任勞任怨地忙碌著,鳥孩子們一天天地長大了。直到有一天,小鳥們在鳥窩門口試探著要飛出來。學飛,可是鳥爸媽幫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