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Y自然流露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在海外時間久了,發現老外對我們感興趣的主要是中國好吃的東西,還特奇怪我們為什麽用筷子如此嫻熟,其次才是好玩兒的地方。偶爾學幾句中文,純屬逗樂玩,但也有認真的,希望能更好的了解中國方方麵麵的生活習慣。但最好奇的還是我們為什麽成群結隊的往他們國家跑。再有咱中國人喜歡喝開水,飲熱茶,有時與老外出外吃飯,看著送上來的一杯冰涼水,咱一動不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現在中國選秀節目真是一地雞毛,自打俺用上了IPTV小盒子,隨便掃一掃CCTV和衛視,滿眼都是導師和各類參賽選手,泱泱的節目足以YU樂大眾的,但是可看的還就是那幾個老牌子,因能撐得下去就說明它們還有市場有人氣。上周末,俺也沒脫俗,搶看了繼【中國好聲音】之後的【中國新歌聲】,看後給我的感覺就是必須馬上吐槽-:) 這一季先是招牌變了,是版權問題?還是山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前不久國內一朋友做腸鏡,說在檢查過程中,看到腸壁上長出幾個小肉肉,學名叫息肉,醫生順便就給切掉,然後拿去活檢一切正常。聽此為之高興,但不明白那肉為什麽叫息肉,他解釋說,就像臉上長痘痘一樣,是一些脂肪一類的東西。當時聽了有道理也沒有深究。可前不久,本地朋友腸胃有些不適,也去做了腸鏡,結果息肉活檢後發現有癌細胞,這著實嚇了俺一跳。近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近日咱【文學城】上載了不少網友寫的夏日回國觀感與體驗,吃喝玩樂、訪親探友,喜悅之情無不流露於篇篇博文之中。在國內如此開心,這多少仰仗著國內的親情友情,這也是我們文化中的人情世故。有客自遠方來,盡地主之誼是人之常情。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所以說有一天這總是要“還”的。現在國內親友來海外參團或獨行的,也如同我們回國之頻率,一年的接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8)

聽到海牙國際法庭12日公布的裁決,網民可謂是同仇敵愾,海峽兩岸愛國之心鋪滿了南中國海,連對政治“腦洞大開”的影視明星也借機造勢(博人氣),這也是少有的激情與憤慨。但千萬小心,這愛國熱情一旦被點燃了,激火了,保不齊要到那個領館,去扔石頭,去點火,去鬧事.... 縱觀這裁決,其中幾條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我們地圖上不可或缺的九段線,被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2016-07-12 07:11:40)

【荷花獨秀】 一蓮獨秀荷花塘, 葉綠水清溢花香。 夏日流連忘歸返, 人間此景若天堂。 85歲老爸為拙詩揮毫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身在海外,有人如魚得水,有人水深火熱,看看咱文學城【博客】,之中不少這方麵的故事與經曆。都知道適者生存,在海外生活,咱要深入海底入鄉隨俗,這樣就會減少磕碰。最怕是有人不得不在海外生活,或非常享受這裏的藍天白雲潔淨的食物,卻整天念著國內的好(如接地氣,美食,親情......),這是相當相當地尷尬。咱人來到這裏,就盡量追隨主流的生活方式,或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在海外的家庭生活,少了些像國內一樣的濃濃親情,雖然寂寞些,但也能保持一分清淨和安穩,"我的家我做主”。可是當我們慢慢靠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工作生活過的有滋有味的時,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盡一份孝心,應該請父母來國外見證一下自己的努力,享受一下海外的生活。可良好的願望,往往準備不足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有兩家朋友,就是因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9)

今天是七月七號,“七七事變”,不是農曆“七夕”,千萬不要當情人節過-:)。去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大型的閱兵儀式。活動搞得是熱熱鬧鬧,費錢費力費時,這一是做給國際上看,二是做給國人看。倒是老習借此風光了一把,一展其穩坐釣魚台的態勢。 時至今日七月七號,咱媒體好像挺安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在北京靠近動物園的展覽館,有家莫斯科餐廳,北京的小混混叫它“老莫”,不知是否還存在大家的記憶裏?對於生活在北京的50/60後,文革時無人不曉得“老莫”,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有機會或有銀子去造訪。那是西餐,與我們那時代的生活似乎沒有什麽交集。可有特殊家境背景的同學去過後,回來一通神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用盤子喝那紅色的湯,經他們一渲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86]
[87]
[88]
[89]
[9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