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也許是到了年紀,老友相聚時懷舊之情總是容易泛濫。大家不時會翻開往日的一頁頁,回顧辛酸苦辣、五味雜陳的經曆。歲月如梭,白駒過隙,一晃已在海外漂泊幾十年。其間起起伏伏,痛苦與快樂交織,說也說不盡。尤其是初到異鄉時,那份人生地不熟的惶然:初時的新奇與興奮,很快便被迎麵而來的壓力衝散,也由此揭開了忐忑不安的海外新篇章。
我到海外的第一年,因經濟壓力不得不一邊上學一邊打工。經朋友介紹,周末去離學校一個小時車程的一家中餐館幹活。老板為人尚可,每逢周六下午四點左右,他開車接上幾個打工學生一同前往小店。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畢竟在學校憋了一周,周末出來幹點活反倒算是一種放鬆,順便還能掙些零花錢,何樂而不為。到餐館後,各人分工明確,井然有序地忙碌著。那是我出國後的第一份工,從懵懂小白到逐漸上手,在老板的點撥下,我也摸到了一點餐館經營的門道,還順便學了不少後廚手藝。無論生意好壞,餐館總要開到午夜十二點,收尾打掃完回到家已是淩晨兩三點。這樣的日子持續了近一年,有時周末還要幹兩天。雖說辛苦,但那時年輕,心中對未來滿是希望。
一年後,我漸漸適應了海外的生活節奏,卻因與導師難以合作而生出轉學的念頭。既然動了心思,便著手準備申請轉校。同時也擔心若申請不到資助,學費和生活費成了問題,便想趁空檔多打一份工以備不時之需。正巧室友是一位全職打工的老廣,人脈甚廣,沒多久就給我介紹了兩份小時工:一份是周六清早去粵菜餐館洗碗三小時,另一份是下午到一家中國超市上貨。起初覺得能撐得住,畢竟年輕,周末熬一下應該不成問題。
結果那次周六,成了我記憶裏格外深刻的一天。前一晚照常隨老板去小鎮餐館幹到淩晨兩點,回家倒頭便睡。翌日八點便得趕到粵菜餐館洗碗。活兒說難不難,卻是連軸轉。用水槍衝洗殘渣,送進洗碗機,再取出擦幹擺放。偏偏那天客人都來喝廣東茶,一桌下來堆滿了大小碗碟,統統收在一個個塑料框裏,像小山一樣堆成一排。手腳忙得不可開交,還不時被老板娘催促“快點快點,不夠盤子用了”。三小時的節奏緊張得透不過氣,我暗暗告誡自己:這活,下不為例。
中午收工,本就疲憊不堪,可一想到未來、一想到 money,隻好咬牙打起精神,下午兩點又趕去超市。老板娘安排我上貨、打價,節奏倒是不緊,但貨永遠上不完。兩條腿不停走動,兩隻手搬來搬去,累得腰酸腿沉。偏偏一旁閑著的老板娘的母親,還不時過來指指點點,讓人心裏更添幾分不爽。好不容易挨到下班,拿了工錢走人,整個人像被掏空一樣。
一天打三份工,這樣的經曆我隻試過那一次。雖說辛苦,卻也是人生中一次難得的體驗,讓我知道了為錢拚命到極致的滋味。之後我再沒接手額外的兩份工,隻在讀書之餘繼續周末去小鎮餐館幫廚,直到後來轉學到另一座城市,才真正開啟了另一段不一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