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在海外的家庭生活,少了些像國內一樣的濃濃親情, 雖然寂寞些, 但也能保持一分清淨和安穩, "我的家我做主”。可是當我們慢慢靠自己打下了一片天地,工作生活過的有滋有味的時, 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盡一份孝心,應該請父母來國外見證一下自己的努力,享受一下海外的生活。可良好的願望, 往往準備不足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有兩家朋友, 就是因為父母的到來,大家同在一個屋簷下, 家長自覺不自覺地將固有的傳統觀念(如:生活態度和下一代教育)帶入三代人的家庭生活中, 孩子們尊重家長但內心又不能完全接受家長的理念, 因而彼此從磕磕碰碰開始一直影響到夫妻的情感。這前前後後差不多1年,把他們倆弄得身心疲憊。現在他們在一起吃飯時都不怎麽說話,周末很少出去,溝通越來越少,彼此心存芥蒂。雖然常常想找機會好好談談,但是又不知從何說起,如果真要說的話,那彼此都會袒護自己或袒護父母,這樣又可能再吵起來,真無奈呀......,原本那種無憂無慮的美好日子已經變成了回憶。
很多夫婦出國前都是獨自生活,沒有與雙方父母在一起生活的經曆(甚至不是同城),因而婆媳間與丈母娘女婿之間的關係大家都能客客氣氣地維護, 至少沒有過正麵紅過臉,再大的意見也可過後小兩口去化解或 "出氣"。現父母到來, 孩子家就是他們的一切, 無所事事有空有閑,就不自覺地插手小家庭的生活,這一下撼動了原本當家做主的他或她,比如有父母像指點自己孩子一樣,也隨意指點另一方,或是父母原本對子女的婚姻就有不同意見時,話裏話外透出這次意思, 這種平衡態被打破,位格發生變化, “謙讓,容忍,大度,理解,這些用在外人身上的品質”一下在家庭就露了原型, 時間長了, 就會出現各種衝突摩擦,唉...責任永遠是雙方的, 在家裏談不上誰對誰錯。
現在回想起來, 並非是“父母來海外探親, 見一對, 拆一對“,個中自有各自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原本夫妻之間已有小縫隙,兩人之間從來沒出現過溝通困難的時候,即使因為一些事情吵架生氣了,一天之內保證會互相給對方認錯,然後發誓永遠不能有不理對方的情況發生。可是父母來探親一介入, 親情的偏袒,感情的傾斜,原本小小的問題小小的看法被放大, 夫妻間互不妥協, 加深了矛盾,以致父母走後若還不能釋然的話,就會對彼此情感埋下...., 原本小縫隙會變成大裂痕,婚姻就要畫上句號了。
親情這東東,哦哦,真是麵雙刃劍。 與子女的關係,這麽些年真沒有進步多少, 現在大家有些錢(房) 愈加複雜了.....
下次他們一開口你就感慨為什麽你不能過的像王思聰和李小琳。
》短期(一兩個月)可以住在一起,長期還是分開住為好。
短時,忍也就忍了,若撞上來移民,哦哦.....在投資套房子給老人家 -:)
》我父母在這,總是責備我沒本事讓他們過富裕的日子,找的老公也就是個拿工資的
您有點不幸,父母期待太高..., 若你老公開公司, 你父母或許會說為什麽不是 五百強 -:)
》婚姻關係是人類最脆弱的關係,哪裏容得第三個人摻和
同意, 有的像 "父母來海外探親, 見一對, 拆一對" -- 玩笑而已
》維持婚姻不但需要感情, 更需要智慧
理智與情感之間, 理智總會輸於情感。智慧如何運用,關鍵還是要看彼此的容忍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