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08)
2016 (282)
2017 (172)
2018 (137)
2019 (122)
2020 (121)
2021 (93)
2022 (52)
聽到海牙國際法庭12日公布的裁決,網民可謂是同仇敵愾,海峽兩岸愛國之心鋪滿了南中國海,連對政治“腦洞大開”的影視明星也借機造勢(博人氣), 這也是少有的激情與憤慨。 但千萬小心,這愛國熱情一旦被點燃了, 激火了, 保不齊要到那個領館, 去扔石頭,去點火,去鬧事....
縱觀這裁決, 其中幾條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今天南海處於緊張態勢, 據說老習也在坐鎮以觀事態的進展,作為針鋒相對的舉動,中國南海、東海、北海三大艦隊的主力戰艦,都齊聚南海。 而肇事國的菲律賓,反而非常知趣地靜音。相信美國和日本都難掩心中的快意。這裁決估計各方早有準備, 其實下一步的舉措, 下一步的行動, 才是最敏感的, 中國執行與否?菲律賓進駐與否?這都是事態發展的關鍵。
現中國麵臨極大的挑戰, 如何應對?這對上任以來的老習絕對是一個考驗, 反腐他一手遮天,在國內怎麽搞都可以 。而南海是國際問題,牽扯東亞地緣政治格局, 難度和韜略非一般人能想象。當然這對他也是一個好事一個機遇, 因借此大可化解國內的矛盾,調動民心,真真實實地一展其扭轉乾坤之魄力 (如果有的話??), 大家可靜觀以待。
有人說戰爭是更近了而不是更遠了, 我看未必,因裁決涉及麵廣, 這仗是打不起來的。現菲律賓與中國爭南海,這背後是美國, 菲律賓重新以開放軍事基地為誘餌,拉攏美國來南海替它拉偏架。美國完全明白小弟的伎倆,但美國需要利用菲牽製下中國,就順水推舟。因從中美兩國戰略利益來看,兩國沒有互相開戰的理由,那美國在南海秀肌肉,中國在南海露胳膊,又是為門子事呢?沒別的,就當真是演戲。你來我往,互相看樣子在較勁。在這種背景下,說美國要為菲律賓強出頭與中國開仗,鬼才相信。
但這裁決確實會帶來一定的緊張局勢, 各種關係要重新博弈, 毫無疑問這也極大影響中國的外交處境。中國現靠誰, 團結誰, 如何運用大國間的矛盾, 事關重大,合理利用經濟手段和外交策略及調整中美關係是化解這場危機的出路。
最後分享一下朋友發來的妙筆:太形象了
尼加拉瓜案與南海不同,它由國際法庭宣判,而不是海洋法庭下屬的仲裁庭進行的海事仲裁
英國首相卡梅倫預料到了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結果,他聲明道:“我們想鼓勵中國成為守法世界的一部分。我們想鼓勵所有人依法行事,服從判決。”不過他可能忘了,就在去年,國際仲裁法庭曾判決英國在紮格斯群島(Chagos Islands)單方設立海洋保護區一事違反了海洋法。英國政府無視該判決,且紮格斯群島的海洋保護區至今仍然存在。
美國從來沒有就《海洋法公約》而遭到起訴,這是因為,與中國不同,華盛頓根本就沒有批準這部國際法。因此,美國自然也就不受其束縛。相信在裁決案結果公布後,中國方麵一定會強調這一點。
與南海仲裁最為相近的一個案例便是1980年代發生的尼加拉瓜訴美國的仲裁案。與中國一樣,美方同樣強調國際法庭對尼加拉瓜案沒有管轄權。當國際法庭拒絕采納美國立場時,美國不僅沒有參加之後的庭審,而且還否決了其後國際法庭對所有涉美案件的裁判權,除非美國明確提出例外情況。
在尼加拉瓜案中,當國際法庭支持尼加拉瓜主張並要求美國做出賠償的時候,美國斷然拒絕,並隨後否決了六項要求執行判決的安理會決議。對國際法庭的性質,時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的柯克帕特裏克曾做過一個精妙的總結:“半合法、半司法、半政治性的實體,對於其決定,涉事國家有時接受,有時卻又不接受。”
1984年尼加拉瓜到海牙國際法庭起訴美國侵犯主權,海牙法院判決美國立刻停止在尼加拉瓜港口布雷等侵害行為。美國否認,1985年美國幹脆退出了國際法院,之後海牙去聯合國申請執行,美國連續5年果斷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