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去愛琴海坐遊輪,我們先是飛到威尼斯,然後登船環遊,一路景致美不勝收,讚歎不已,手拍不停,恨不得盡收所見。前些年曾陸遊過意大利,羅馬弗洛倫薩和威尼斯....留下了咱的腳印,記得那會背個重重的數碼相機,還要小心翼翼地算著SD卡的容量,即使如此,也拍了無數的照片。今年出發前,還掃看了一下,尤其威尼斯的部分.....
前不久原先的中檔手機突然玩完,家[
閱讀全文]
今天一早過上了沒有車的生活,對於靠車過日子的人來說,那滋味是不是有點怪怪的。不得已就請家裏的“領導”送咱一程。由於倆人上班時間不同,她早我晚,咱隻好屈就早早起身,隨她出門將我drop到公司附近的咖啡店,慢慢消磨時光.....
到了咖啡店,讓咱想起了去年的這個時候,那會清晨送孩子上學早,就在這買杯咖啡小息一下,這樣的生活狀態一直持續到孩子[
閱讀全文]

“又是一年中秋時”:一年一度的中秋在際,微信好不熱鬧,“每逢佳節倍思親”之類的詩句+圖標+月餅滿屏飛,精美的還在各群裏竄來竄去,都是似曾相識的麵孔。今早起看到國內老姐微信了孩子公司發的黑色月餅,頗感驚訝,其美名巧克力黑色流心月餅,聽起來有些冷,之前隻知道有黑色料理,沒想到現也染指到月餅界-:)
“思親念故憶舊識”[
閱讀全文]
兒子去大學了,每每見到他都會問長問短,孩子還算開朗,願意分享在學校的點點滴滴。我最關心的他能否結交不同的朋友,以擴大社交圈。小子生長在海外也能說些國語,學的專業有不少來自國內的小留,咱就好奇有沒有能談得來的,兒子說很難,小留整天是一個國語圈,興趣愛好不一樣,國內家庭收入背景不同,來上學的目的性不一樣,聊的話題亦少,久而久之還是願與國[
閱讀全文]

上周與幾家空巢的朋友參加了愛琴海郵輪之旅,著名的希臘Santorini(聖托裏尼島)留下我們的腳印,。沿海白房藍色圓頂教會之絕倫,所有言語都不如一張張照片生動,讓人感慨上帝之手於此的造化。
隨郵輪之行的好處是不愁住不愁吃,且隨意往肚子裏塞,隻是大船空間有限,如果不下船出遊,就真是圈養了-:)生活在船上就會與上麵的工作人員打交道,此行發現其中有不少[
閱讀全文]
太太昨晚跟我說她的一個好同事(Christie)近來想要搬家,起因是新近搬來的“阿三”一家所作所為讓他們難以容忍,想早早遠離這個社區。之前的一家是台灣人,工作勤懇,房前院後打理的井井有條,彼此客客氣氣,兩家相處的很和睦,孩子也能玩在一起,十幾年過去了,兩家孩子長大搬出去,台灣鄰居downsize,前不久搬到condomium,開始一家老兩口的生活。
Christie一家[
閱讀全文]
今年是78級大學生入學四十周年,上大學時咱與他們有兩年的交集,因而周邊不少這屆的朋友,都是同期大家也非常談得來。前兩天與之中的朋友聚會,說起國內同忙著組織周慶,他們也在猶豫是否回去熱鬧一番,總之內心多少有點熱血澎湃。籍此一幫人又一起回顧了那時期的大學生活,之中特別提到了階梯教室......聽到這久違的地方,讓咱也是浮想聯翩.....
階梯教室--大[
閱讀全文]

上周六早晨參加了一個社區活動,到那發現不少老人,驚訝的是老太太居多。咱好奇問負責人,是不是走錯地方了,人家說沒有啊!我們歡迎所有人參加,今天來的老太太不少老伴已過世或是子女不在身邊,悠閑自在,所以一有什麽活動,準有她們的身影。是啊,到了海外我們遲早也要麵臨類似的選擇,雖說咱是中國家庭,也時而給孩子灌輸“養老送終”的舊思想,但他[
閱讀全文]

回內父母家所在的生活小區,靠近城裏的主街,周邊十分熱鬧,超市菜市場各種小店餐館,琳琅滿目遍地開花,方便倒是真方便。老爸老媽對此喜愛有加。他們退休在家,每天有事沒事都出來走一圈,更主要是到菜市場拎點小菜,以保證每天吃的是時鮮滴,絕不在冰箱存菜,有時也到不同小店買些東西實用的。這些能夠得著的服務,全都在行走的範圍之內,所以他們樂此不彼[
閱讀全文]

北京釣魚台有點神秘,都知道那是國家領導人呆的地方,平民百姓難以涉足,早年如此現在依然如此。小時候,我們家涼台就正對著釣魚台西門,時時能見到小轎車進進出出,因其窗戶上都有簾子遮著,就是近前,也難看到裏麵的頭頭鬧鬧。釣魚台後麵南側緊靠玉淵潭公園的“八一湖”,兩邊路口封上有解放軍把守。一直到文革後才開放,供百姓進出遊玩。
記得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