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受一位年長的老外朋友(K)之邀去做客,起因是他重新裝修了一年前買進的condo請我們過一起與其分享“新”房的喜悅。我們接受老人好意之際,也想起K買這單元的初衷,幾年前他老伴撒手人寰剩下其孤寡一人,因而我們時常去拜訪盡可能帶去一份親情和人氣。隨著時間推移,他慢慢習慣了獨居生活,但時而在房子裏踱步,睹物思人非常影響心態和情緒,於是決定喬遷[
閱讀全文]

近日在看一部有關國共日之諜戰劇[無間]。起初讀劇情介紹說其故事如何撲朔迷離跌宕起伏,角色轉身如何出人意料,一男二女奇葩如何情意深深....再看出演的陣容王誌文靳東,感覺應該挺有看頭。不過咱心裏有所準備,抗日神劇諜戰神劇前些年霸屏,槽點多多觀眾不買賬,現在大家都不再輕易上當花時間去追....
劇情開始幾集,果真看得一頭霧水,出場的幾路人馬是國民黨[
閱讀全文]

近日看一檔綜藝節目,裏麵一位嘉賓準備演唱一首早年的台灣閩南歌曲《家後》。主辦方估計是怕觀眾聽了不知所雲,因而就將歌詞打在屏幕上,然後讓主持人聲情並茂地朗誦。我看著聽著,字字穿心感同身受,深深被打動:
有一天如果我們老了,找不到人來孝順我們,我會陪著你坐在搖椅上,聽你講年輕時你多有本事,粗茶淡飯我不計較,不會怨天怨地,我會牢牢的牽住[
閱讀全文]

前幾天開車出外,還沒走出社區,腦子一閃不知車門有沒有關,根據以往的經驗往回開查車門次次都是關的好好滴,當時有點猶豫,可第六感告知查好過不查,什麽都有萬一,於是腳踩油門打個彎回府了,到家一看車房門大開.......想想讓人有點後怕,雖說住的小區都是友好鄰裏,但也聽過有失竊之事,家裏是雖沒什麽可偷的,但真搞一下也是會煩不勝煩。事後有點自責,出門[
閱讀全文]

現如今人手一部手機,不論高檔還是低端,從功能上來說已沒多大區別,方便之極。人們時時守著它,任何事情第一時間知曉,易於掌控生活的一切。每每想於此,就讓人感慨在我們成長的年代,電話曾是稀缺的東東,人們傳遞消息靠信件電報,過著慢節奏的生活,知道什麽不知道什麽,好像也不那麽重要。很多單位的電話是分機式的,效率低不說,接線員還可免費八卦收聽[
閱讀全文]

前不久朋友聚會聊起當下裁員潮,幾個麵臨退休的哥們都紛紛表示希望自己中槍,借此拿上個package再領幾個月的EI,一退永逸,何樂不為。世間往往是人算不如天算,如此天上掉餡餅的一等好事,少有人被砸到。在過去幾年,我周邊退休的人中,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被裁”,結果一等再等最後隻好自動離職。這些都是能幹的人,公司排隊裁人也輪不到他們-:)之中有一[
閱讀全文]

近來中國經濟下滑,不少企業和大廠紛紛裁人,本來疫情以來不少年輕人尤其大學生畢業就是失業,現在就業問題愈加嚴重。網上年輕人自嘲,多年苦讀找不到與自己學曆對等的工作,就像魯迅筆下的人物孔乙己脫不下長衫去適應社會。麵對當下的窘境,不少年輕人隻能躺平,或待在家裏啃老或到三四線低消費小城混日子。他們無銀子談戀愛,更別提結婚配合國家生娃了。政[
閱讀全文]

上周咱到中國超市購物,走到蔬菜section,猛然見到一個根根綠幽幽的黃瓜上居然帶刺,一下被驚到,這不是久違的中國黃瓜嗎?何以出現在海外的超市,實在讓人眼饞嘴饞。咱不由分說裝了五六根,想著晚餐來個拍黃瓜,說不定一下就找回家鄉的味道。見一旁忙碌上菜的工作人員,咱好奇問刺黃瓜是那來的,總不至於從中國進口吧?人家告知是周邊老中開農場種植送來的,他們[
閱讀全文]

文城博客上不少網友都在談論退休生活,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我相信,那些發文和跟蹤閱讀的朋友大體上都是50/60後,而新生代或海外二代大多不會在中文平台上打發時光。不信,你隨便翻看每天的博文精選,會發現它們幾乎都是這一代人的筆墨。大家有這樣一個抒發情緒和分享日常點滴的空間,是麵臨退休老“海呆”之福份,至少在這裏暢遊精神生活會更加充實,那[
閱讀全文]

續 早年說走就走的旅行....
到了南京,見到不曾謀麵的老爸同學,我們仗著自來熟與其家人和睦相處,他們安排我倆住在招待所,條件不錯。我們遊玩了玄武湖,中山陵,雨花台,南京長江大橋....印象最深的是南京一些主幹道兩側的法國梧桐樹。十米寬的街麵上,夏日枝葉掩映遮蔽著街道,不論行走還是開車路過,處處感到沁入心脾的涼意。南京給咱留下來深刻的記憶,[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