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人來到海外,打拚些年後大多安定了下來。車就不提了,在美國是生活必需品,不同的隻是車檔次的不同。來美二十年以上的人很少再談車,一般也能開個豪華準豪華一類,隻是想不想開的問題。
對於四五十歲左右的人,小時候窮,沒見過什麽世麵。出國前國內流行些硬度板一類的家具算是高級的,傳統高大上的紅木家具大多沒聽說過,很多也被敗家的清四舊,文革給毀[
閱讀全文]

醪糟,有時也稱米酒,是國人非常喜愛的一種小吃,以前生活水平不高時隻能在過春節時吃到,那時弄到點糯米也不容易。去別人家拜年時,給煮上一碗醪糟,顯得很高大上和好客。現在生活水平高了,想吃就吃,也就不顯得那麽稀缺。但去朋友家爬梯時帶上些,還是很出彩的,畢竟會做的人不多。在國外,醪糟基本上需要自己做,東方店裏買來的不大讓人放心,味道也很一[
閱讀全文]

北方的冬天徹底地來了,外麵一片蕭條,萬物都貓冬去了,暖房裏的青菜們也挺不住了,隻剩下些蔥和芹菜在掙紮著。
農民不能閑著呀,前段時間翻出些黃豆,就發發豆芽吧。可是搞了幾天毫無動靜,豆們散發出些不好的味道,也許是轉基因的?放棄吧!
LD又買些綠豆回來,俺又試著發了發,居然成功了!這是頭一次發綠豆芽(黃豆芽以前也沒發過),於是很高興地來[
閱讀全文]

學學阿牛,起個吸引人眼球的題目來唬唬人,這裏麵跟色情一毛錢關係都沒有,您要是想獵奇,現在就可以走了。
今天是聖誕節,先祝網友們節日快樂!忙了一年了,好好歇歇吧!可我還閑不下來,瞎鼓搗一些平時沒時間做的事情,如做做酒,收拾一下久未動手的老紅木椅子,寫寫博文啦,對於我來說,這都是休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最大的休閑和娛樂,不一定非得啥都[
閱讀全文]

前幾天去歪哥慢絲(Wegmans,本地最大的食品超市)買些東西,路過賣蘑菇的櫃台,忽然看見這個東東,好家夥,真不便宜啊!
999刀
櫃門鎖著,那幾粒黑黑的小核桃般大,疙疙瘩瘩的東西陳放在大米上。發了個照片給群裏,有朋友說早就見過,就是從來沒見櫃門打開過。
拿出我那愛鑽研的勁頭,上網查查,這東西還真有來頭,英文叫Truffle,中文叫鬆露,是和蘑[
閱讀全文]

做為第一代移民來到國外,起碼得打拚個十幾二十年才能穩定下來,其中的酸辣苦辣每人都有一大筐。求學,找工作,時期綠卡,買房子,孩子上學。。。,等稍為安定下來,再瞅瞅自己,已經年過半百,那剩下的日子該幹點什麽呢?海外華人或許大多還生活在國人的圈子裏,關心的大多是天朝的事,即使入了美國籍,一談起來,心裏總還覺得自己是中國人,關心的是那,知[
閱讀全文]

對於上班族,周末是難得的日子,可以盡情地耍,但孩子太小時不行。對於我這樣的無業遊民,周末和平時差不多,有事還得出去照料。最近有些忙,到了周末,時時的提醒自己,該歇歇了,於是就找些平時不願意幹的小事來做。
今天是周日,上午去出租房裏給兩個窗戶加了層塑料膜,以增加保溫性,然後給一個房子拉了兩根線。這的廁所和飯廳莫名其妙的沒電了,查了[
閱讀全文]

對於後院的事情,這幾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種菜上,收獲還不錯,基本解決一家人幾個月的有機蔬菜問題,順帶著屯裏的一些朋友們也可嚐嚐鮮。對於果樹,除了葡萄外,別的疏於打理,效果甚差。
三、四年前剛把後院弄得有些規模時,算是花高價從亞特蘭大一家公司買來幾株竹子(紫竹,魚杆竹等),兩棵六尺高的棗樹和柿子樹,花了好幾百刀。第一年把竹子們種在自製[
閱讀全文]

了解了舊窗戶的結構,幹起活來就容易多了。對於老的雙掛窗(DoubleHung),我們換的是中間可以上下移動的兩扇,而不是窗戶的外框架。Lowes或HomeDepot有ReplacementWindow,對於一般檔次的出租房足夠了,它的裏外全是塑鋼(vinyl)。高點檔次的無非是窗框材料變成木頭或外包鋁皮等。
既然是換窗葉,就要測量其內徑(長和高),一般可買到的窗戶寬是24,26,28,30,32英寸等,[
閱讀全文]

冬天就要到了,園子裏的菜已經吃到了盡頭。盡管還有些在冰櫃裏,但那已不是主流,該想想冬天的事情了。
東北人無論走到哪裏,都忘不了東北酸菜,小時候秋分大白菜的場景還曆曆在目,那時候這可是過冬的主菜,其中最常見的保存方式除了窖存就是積酸菜。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酸菜成了過冬時的一道調味,時時的吃上幾頓,還是很享受的。
在北美最[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