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生活了一些年後,或多或少的都會跟保險公司打交道,最常見的是車保險。出個小車禍啥的避免不了,當然也有些牛人從來不吃罰單,也不出小事故。反正我不屬這類人,跟車保險公司打交道沒什麽太堵心的時候,今天不說這個。閱讀全文]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大清政府沒當回事,簽署《南京條約》時,光緒皇帝都不知道香港是個什麽地方,況且隻是割讓香港的一小部分,當時香港就是個鳥不拉屎的不毛之地。至於賠點錢就更不當回事了,1千多萬兩白銀大清也掏得起,隻當是賞給洋人了。
閱讀全文]

上周還是淒風雪雨的,這周開始放晴,天氣也到了回到了零上,總閑著也不是個事,革命工作還是能幹點就幹點吧。
閱讀全文]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宣揚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國人也都以此為自豪,說是古文獻中清楚地記載了夏、商、周三個最古老的朝代。但是就有案可查的最早年代來說,司馬遷的《史記》也隻能追溯到西周晚年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往前的年代隻有帝王的世襲而無年代。閱讀全文]
上文(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4608/201903/30867.html)講了第一個誤解是科、技不分。工業革命後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快,特別是新技術在加速發展,徹底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新學科不斷出現,使得很多人迷失在其中,而忘記了科學的本來含義。閱讀全文]
科學對於中國和中國人來說,完全是個外來品,中國文化沒有孕育出它來。它在中國的曆史也就一百多年,但由於這方麵文化的缺失,到現在很多國人,包括很多高層科學家,對於他的認識都有些偏差,更別提普通百姓了。國人對科學的認識的偏差應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閱讀全文]

到了北美生活一些年,尤其是買了房子後,不管你是理工男還是文科生,或多或少都得幹些在國內接觸不到的活。尤其是男神們,要是還保持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狀態,很快就會從神壇跌落,變得“老婆不親,孩子不愛”。
閱讀全文]
對於我而言,以前學過的曆史基本上是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後來的一些曆史知識是看了金庸的武俠小說才添加了些,要不是這些年跟著LD喜歡些收藏需要了解那些朝代的事情,曆史基本是空白。出國後看到很多跟以前不一樣的史情,搞得人頭大。閱讀全文]
自馬克思主義被共黨確立為唯一信奉的理論後,對於別的東西都視而不見了。對於曆史的劃分也就照搬了過來。閱讀全文]

要說在海外最有名的中國菜,當屬左宗雞(GeneralTso'sChicken)了,老外和孩子們喜歡,大人不好說,因為在國內時沒見過它。它是台灣人上世紀七十年代發明的,中國國內並沒有這道菜,跟左宗棠也沒有半毛錢關係。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