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天路的孩童

凡事感恩 不住禱告 常常喜樂
個人資料
歸檔
博文


雅典的早晨
雅典的清晨是靜謐的。我輕輕地拉開窗紗,透過大玻璃窗,朝外望去。東方的魚肚白仍被薄薄的雲煙遮著;大街上的路燈還在盡心盡責地散發出光亮;性急的星星們正在群樓上空眨著眼睛,準備向古都雅典問早上好。
銀色的月光透過窗紗的縫隙,柔和地灑在潔白的床被上,灑在露著甜蜜的微笑、仍在睡夢中的太太白裏透紅的臉龐上。太太穿著幾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浪漫的夢想 不知道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多少千年前。總之,那天是晴空萬裏,風和日麗。海浪象一群頑皮的小孩,相互推搡著、追逐著,前呼後擁,濺起層層浪花。浪花和著陣陣海風,輕輕地撒落在藍藍的海麵上。漣漪粼粼,隨波逐浪;一會兒被推上濤尖;一會兒又被卷入浪穀。多有趣的大海啊!突然,海麵上散發出萬道聖潔的金光。隨著波浪的上下起伏,一個潔白的大貝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九篇沙漠中的海市蜃樓 路牌顯示:I-70公路終結於此。這條幾乎攔腰橫跨美洲大陸的高速通衢,終於功虧一簣。在快到達西海岸時,被15號公路頂頭一擋,就到此為止了。非常可惜地失去了涉足太平洋的機會。我也十分感歎,I-70你怎麽不走了呢?對這位日夜跟隨我數千公裏,“爬雪山,過草地”的親密夥伴,戀戀不舍之情難以言表。我回頭望著逐漸逝去的I-70,揮了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八篇猶他州“貧瘠”的荒原 晚霞一抹紅。夕陽漸漸地躲到遠處奇形怪狀的荒山禿石後麵去了。在霞光的映照下,各種山形凸峰的輪廓一下子清晰起來。猶如巨大的古銅色的山水盆景,被猶他州(Utah)的高原托著,擺到你麵前。雖然沒有一點綠色,但是山體霞光,相得益彰,倒亦別有一番情趣。 本來想爬過雪山可以鬆一口氣了。豈知又“飛車直下五百裏”,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七篇“過草地”逢凶化吉“爬雪山”勇戰懸崖 陽光拉開了重重迷霧,裏程碑顯示我已經突破了150公裏濃霧的重圍。 科羅拉多州(Colorado)一望無邊的大平原展現在我麵前。這是一片終年處於半幹旱狀態的草地。說是草地,現時卻很少見到綠色,遍地都是稀稀拉拉,一叢一叢的枯黃灌木和草杆。 一來一往的I-70號高速公路,象兩條灰色的綢緞,筆直地鋪到望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六篇衝出堪薩斯的濃霧 我是從密蘇裏州的堪薩斯城(KansasCity)進入堪薩斯州的堪薩斯城(KansasCity)的。這句話聽起來很繞口吧?話雖然繞口,但是這句話的的確確、清清楚楚、完完全全地描繪和介紹了實際情況。 密蘇裏州的堪薩斯城位於州西部,跨越密蘇裏河兩岸。堪薩斯河在此交匯注入密蘇裏河。堪薩斯州的堪薩斯城位於堪薩斯河西岸,與東岸密蘇裏州的堪薩斯城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五篇聖路易斯不鏽鋼大拱門
I-70高速公路在伊利諾伊洲境內的長度大約250公裏,兩小時後將進入密蘇裏州(Missouri)。
密蘇裏是文學家馬克吐溫,以及前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故鄉。
“ShowMe”是密蘇裏人的口頭禪。由此誕生了該州的外號,“ShowMeState”。告示密蘇裏人比較注重實際,他們的座右銘就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在臨近密蘇裏州的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四篇從芝加哥說開
雖然青春早已離我漸行漸遠,但是年輕人常有的躁動還在我的心血管內起作用。黎明即起,我當然不會去“灑掃庭院”,而是直奔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轉了一大圈。內場是進不去了,就在外麵繞一繞,象征性地好像才享受完世界三大賽車之一競技的刺激,剛剛離場的樣子,還在津津樂道,還在回味無窮。不由自主地在車內歡呼了幾聲。用這樣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三篇七任總統的出生地“七葉樹州”、歐文和賽車場的東家“HoosierState” 穿過Toledo市,我已經奔馳在俄亥俄州(Ohio)的領地上。沿途隨時都可以看到一種軀幹高大、枝葉茂盛的七葉樹。現時,樹葉已經開始變色,漫山遍野被塗上近似於金黃的橙色,非常美麗。俄亥俄州因此被稱為“七葉樹州”(BuckeyeState)。 公路兩邊,是大片大片的蔬菜地、果園和農田。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二篇美麗的密西根和蓬萊仙島
前天,搬家公司已經把大小四十多個包裝箱運走了。剩下的一些書籍和雜物把我的CAMARY塞得滿滿的,整個車身下沉,都快碰到輪胎了。現在是2002年9月30日下午5點正。我打電話請來了印度朋友的律師兼房產經紀人,請他對照清單一一查收所有的物品,檢查所有的設施和房子狀況。最後,他十分滿意地對我說:“我非常榮幸地結識您這位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