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天路的孩童

凡事感恩 不住禱告 常常喜樂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跨越美國(Across USA)第三篇 七任總統的出生地“七葉樹州”、歐文和賽車場的東家“Hoosier State”

(2013-11-21 12:09:29) 下一個

第三篇   七任總統的出生地“七葉樹州”、歐文和賽車場的東家“Hoosier State”

    穿過Toledo市,我已經奔馳在俄亥俄州(Ohio)的領地上。沿途隨時都可以看到一種軀幹高大、枝葉茂盛的七葉樹。現時,樹葉已經開始變色,漫山遍野被塗上近似於金黃的橙色,非常美麗。俄亥俄州因此被稱為“七葉樹州”(Buckeye State)。

    公路兩邊,是大片大片的蔬菜地、果園和農田。

    西紅柿的棚架綿延數公裏,大大小小的番茄沉甸甸地掛在枝條上,從青果色轉向成熟色。由淺到深的青色、橙色、還有紅色的果實,夾雜在綠油油的枝葉之中,好像是以綠色為基調的水彩畫,煞是好看。

    我一會兒穿過一望無際的果林,一會兒駛越漫山遍野的玉米、大豆和牧草地,到處鬱鬱蔥蔥。這裏土地肥沃,農果業發達。

    75號國道上的空氣好像異常清新起來,一股心曠神怡的感覺頓時從體內迸湧而出,隨著奔馳的坐騎一路散發。心情特舒暢。   

    我邊駕車邊想象著:如果我駕駛的是直升飛機,從高空俯視觀賞這塊由大自然編織的五彩地毯的話,那是多麽令人讚歎和愜意的事情啊。

    俄亥俄州位於美國中西部,是五大湖地區的組成部分。俄亥俄州處於美國文化和地理的交叉口。 “俄亥俄”來源於當地土著易洛魁族語,意為“美好之河(Beautiful River)”。

    俄亥俄州的麵積為美國第34位,卻擁有貫穿美國的東西、南北各三條高速公路。

    政治上,俄亥俄州被認為是搖擺州(選舉時投票主導方向不定,兩黨都有可能獲勝)。經濟學家分析之所以搖擺,是因為“這個中西部的區域包括了美國的全部: 部分東北部,部分東南部,部分西北部,又部分南部。而且有部分的城市又有部分的鄉村,有非常窮的人也有非常富的人。”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美國總統選舉史上,沒有任何一名共和黨籍總統,是在沒有拿下俄亥俄州的情況下入主白宮的。     

    美國至今(2002年)的總統已經是43任了,其中七任總統是在俄亥俄州出生的。這可是一項美國第一的偉大紀錄。

    哪七任總統?引起了我的興趣。為此我查閱了一下資料,以滿足我的好奇心。資料太多,簡述如下。對此段不感興趣可以跳過。

    18任總統尤利西斯•格蘭特,就任期:18691877,共和黨。
  南北戰爭時期為聯邦總司令,極富有政治膽識,意識到廢除奴和黑人武裝的重要性。善於整體把握戰爭,指揮堅決果斷。在接受南方軍隊投降時,他製止了他所領導的北方軍營慶賀的炮聲,他說:“叛亂者現在已是我們的同胞了。”

    19任總統拉瑟福德•海斯, 就任期:18771881,共和黨。
   美國曆史上第一位未能贏得選舉,但贏得選舉人票而當選的美國總統。(另外兩位是1888年就任的第23任美國總統的本傑明•哈裏森,和2000年就任的第43任美國總統的喬治•布什,兩者同屬共和黨)。

    20任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就任期:188134日—1981919日,共和黨。
    為美國首位具有神職人員身份的總統。他上任半年後被一個謀官未成者暗殺而死,享年50歲,成為繼林肯之後第二位被暗殺的美國總統。
  他曾經對勾股定理提出了一種新的麵積證明方法。

     21任總統本傑明·哈裏森,就任期:18891893,共和黨。
  其曾祖父本傑明·哈裏森五世為美國獨立宣言簽署人之一。祖父威廉·亨利·哈裏森為美國第九任總統。他是第二個輸掉普選,但贏得選舉人票而勝出的總統。

     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就任期:18971901,共和黨。
    1900年麥金萊連任。在190196日,麥金萊在出席布法羅泛美博覽會時遇刺。麥金萊是美國立國後被刺身亡的第三位總統。他的總統任期因此而縮短,但是他仍然開創了一個共和黨執政三十多年的時代。
   他是最後一名參與過美國內戰的總統。

    27任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就任期:19091913,共和黨。
   任內代表壟斷資本家,處處維護他們的利益,對內提高關稅,對外推行“金元外交”,加強侵略拉美國家。他的政策引起廣泛的不滿,連推薦和支持他的羅斯福也批評他。
    1921年,沃倫·G·哈定總統任命塔夫脫為美國首席大法官。他是唯一擔任過首席大法官的前總統。

    29任總統沃倫·G·哈定,就任期:19211923,共和黨。
    哈定因心髒病突發於任內病逝。哈定是僅有的兩位先於其父死亡的美國總統之一。另一位是約翰·肯尼迪。
   哈定領導的內閣星光閃耀,人才濟濟:國務卿查爾斯·埃文斯·休斯,財長安德魯·W·梅隆,商務部長赫伯特·胡佛。但是,執政期間各類醜聞迭出,以致令政府聲名掃地。因此,哈定在曆史學家和公眾對美國總統的排名中一向處於倒數位置。

    除了對俄亥俄出產總統好奇之外,感興趣的還有該州NBA的勁旅克裏夫蘭騎士隊。因為小皇帝勒布朗•詹姆士2003年至2010年曾效力於騎士隊。

    勒布朗是2003NBA選秀狀元。加入騎士隊後,騎士隊即以他為球隊中心征戰沙場,戰績年年進步。並在2006-2007年賽季擊敗底特律活塞隊,奪得隊史上第一座NBA東區總冠軍獎杯,隨即打入NBA總決賽。
   勒布朗是我最喜愛的球員之一。他曾獲得四屆NBA最有價值球員獎 兩屆NBA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獎 兩屆NBA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獎 兩屆NBA總冠軍。

    好啦,說了那麽一大堆,走過路過的,聽過錯過就可以了。不讓費時間了,繼續趕路吧。

    I-75號公路在Springfield以西、 Dayton以北,與I-70號公路相交。我向右拐入I-70,朝西進入印第安納州(Indiana)。路上,我連連接到遠在加拿大東部來自新疆的朋友小謝太太和匯豐銀行打來的電話,為我的孤獨行程增添了不孤獨的內容。      

    我第一天的目的地是該州首府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我怕載滿物品的車子晚上被歹人撬竊,就進入一家星級比較高的酒店入住。酒店緊靠公路,停車場燈光通亮。而且一開房窗就可以看見我的新車。安頓下來後,立即打電話給女兒和老鄧,報了平安。

     “印第安納”是拉丁化名詞,意思是印第安人的土地。起初我想,這個州大概叫“玉米州”吧。因為一路上我看到的盡是連綿不絕的玉米地,規模比俄亥俄州更大,品種較為單一。

    躺在床上翻翻資料,才了解到,凡提到“Hoosier State”的,就是印第安納州的通俗別號,而不是我猜想的“玉米州”。這個“Hoosier”是什麽意思?請教了酒店美國師傅,可誰也說不清楚。我查了一下英漢詞典,幹脆利落就一條中文詞譯:印地安那州。

    後來才了解到,在印第安納領地建製之前,不同文化的原住民已經在印第安納這片土地上生活了數千年。印第安納州的居民稱為胡希爾人(The Hoosier)。該詞來源本來有爭議,但主流看法是該詞來源於美國南方高山地區,是一不敬的俚語“土包子”的意思。此看法為印第安納州曆史局和印第安納州曆史協會認可。

    這個州地勢平坦,是美國的主要農業州之一。五分之四的土地為農業用地,主要農產品——玉米。

    該州鋼鐵產量位居全美前二位。這在美國重工行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我在念中學政治課時就知道, 19世紀有一位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也知道這個歐文曾買下一萬兩千公頃土地,號召人們參加他的“社會主義學說的試驗”。他慘淡經營了四年,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不過他的實踐活動,還是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借鑒。歐文的社會主義試驗地在哪裏呢?就在“Hoosier State”。我在琢磨,歐文的社會主義是否可冠以“Hoosier 社會主義”的榮譽稱號?

    首府印第安納波利斯可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城市。該市處於“Hoosier State”的中心區域。它是美國第二大州府和密西西比河以東最大的州府。她的街道格局是以棋盤式為基礎,放射性向外發展。看上去很像首都華盛頓的樣式。

    該市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賽車場”是一座世界聞名的賽車場。賽車道一圈四公裏,內外圈觀眾人數可達四十萬。印第安納波利斯500英裏大賽(Indianapolis 500-Mile Race,亦稱:Indianapolis 500500 Miles at IndianapolisIndy 500或者The 500),1911年開賽以來,與摩納哥大獎賽和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一起,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負盛名的賽事。每年五月最後一周的某一天,上午11時正,這兒都會舉行500英裏汽車大賽。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賽車迷,潮水般地湧入賽場,觀看這場扣人心弦的競技大戰。
   幾十輛賽車風馳電掣二百圈,拚命地你追我趕,奮力爭奪數百萬美金獎金。
   車場上,賽車的轟鳴象打雷,扣人心弦;車迷的呼喊似海嘯,鋪天蓋地。你可以想象,四十萬人的呐喊形成的巨大聲浪是何等的驚心動魄!
   山崩地裂、驚天動地的場麵瞬時通過電視傳遍全世界,多麽令人震撼啊!不過我沒有這份福氣,此次沒能趕上大賽日。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肯定預定好賽車票,提前抵達印第安納波利斯,立馬融入聲嘶力竭的觀眾行列,盡情歡呼一番。

    帶著這個美妙的夢想,我逐漸進入了夢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