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天路的孩童

凡事感恩 不住禱告 常常喜樂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勇闖北極“天路” (二) 擁抱鄧普斯特

(2014-06-17 10:47:12) 下一個

勇闖北極天路 擁抱鄧普斯特


    由於是極晝,清晨5點起床,竟然已是陽光當頭普照。育空的藍天是屬於非常本色的那種,藍得讓你靈魂清澈;藍天上總有雲朵飄過,白雲純潔、灰雲淡薄,五彩雲霞時不時給你一個驚喜。雲兒襯托著燦爛的旭日,好一個北極豔陽天。

    旅館周圍,已有不少美國老人成雙結對,穿著花花綠綠的衣裙衫褲,手攜手地閑庭信步。這群衣著鮮麗的老人給我十分舒服而又快活的感覺。閱曆豐富的他們,不經意地散發出當年的青春朝氣。

    這些老人真是敲開了我審美的眼界:花色鮮美,萬紫千紅總是春;色彩繽紛,淡妝濃抹總相宜。加上上帝恩賜給白色人種的碧眼金發,整體搭配起來使人感到,端莊而不俗氣;豔麗而不輕佻。這些老人言談舉止優雅,確實給育空重鎮道森增添了一道靚麗的另類北極風景線。

    我不由上前搭訕了幾句。原來這是一群從阿拉斯加郵輪碼頭上岸,乘坐阿拉斯加育空觀光列車,再換乘大客車抵達道森參觀的旅行團。道森是他們遊覽育空的終點,而恰好又是我們勇闖北極天路的起點。

    我在想:如果有那麽幾對黑發棕眼黃皮膚的老人,也在Arm in Arm悠閑地散步,那肯定能給這一道靚麗的北極風景線增添新的色彩。

旅館的早餐是自助餐,算比較豐富吧。

    十點,越野高手小河南駕車,全隊出發。行40公裏,在鄧普斯特公路的起點拍照留影。據此,我們開始正式擁抱北極天路鄧普斯特。

   

    大家依次就座,我先來講一講鄧普斯特的來曆吧。

    鄧普斯特公路是以加拿大皇家騎警(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督察威廉約翰登肯鄧普斯特(Inspector William John Duncan Dempster18761964)的姓命名的。

 

  上世紀初,年輕的督察鄧普斯特帶領他的手下駕著狗拉雪橇,經常長途跋涉,往返巡邏於育空地區的道森市( Dawson City)和西北地區的麥克弗森堡(Fort McPherson)之間。在巡察的路途上,他和他的夥

伴曾發現之前失蹤的同事以身殉職的遺體,並帶回厚葬。當時狗拉雪橇所形成的雪橇道,便是如今鄧普斯特公路的雛形。

    由於在鄧普斯特公路穿越的麥肯齊三角州(
Mackenzie region)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紅紅火火地發展起來。加上因紐維克市正在建設中,加拿大北極地區和加拿大南部的陸上補給通道的開通尤為迫切。

       1958年,加拿大政府作出一個曆史性的決定:從道森市道因紐維克的北極荒野中,修建一條全天候的、全長736公裏的鄧普斯特高速公路(Dempster HWY)。同時,一條石油輸送管道將與公路並行,直到與沿阿拉斯加高速公路(Alaska HWY)的石油管道相連。

    鄧普斯特高速公路於19591月正式開工。

        1959817日渥太華宣布,在位於麥肯齊三角州的鷹原(Eagle Plains)開采出石油。

        1961年,由於成本過高,政府不堪負擔,修築了115公裏路基後,於當年全線停工。

        1968年,美國聲稱在阿拉斯加北冰洋普拉德霍灣( Prudhoe Bay)海底發現了石油,並挑戰加拿大的主權,認為與阿拉斯加相連的育空沿海島嶼和海底的石油蘊藏區屬公海範疇。美國的獨斷獨行,牽涉到數十億美金資源的開發。這樣一來,反而給正興致勃勃地準備大展宏圖的加拿大政府是一個很大的刺激。

        1979818日,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加拿大的第一條穿越北極圈的全天候道路,鄧普斯特高速公路正式開通。

  

    這樣一段建築史,不足以說明鄧普斯特高速公路能入榜世界三大探險公路

    這條公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道路。整條公路都建築在北極凍土層上麵,如果凍土融化,公路將隨之下沉。所以,它采用了獨特的設計和施工。施工人員將厚度1224的碎石作為隔離層,努力使凍土和路麵絕緣。盡管這樣,我們在勇闖天路的過程中,仍不時有狀況出現。

    鄧普斯特公路成為著名的探險公路的主要原因,我認為就在於它跨越北極圈的凍土層,以及變幻無常的氣候條件和複雜的地形地貌。

    其實,把鄧普斯特稱作高速公路,真是太抬舉它了,因為北極地區就它這一條公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不要說稱呼它HWY,即便你說它是天馬行空的天路,也無人介意。小台灣調侃,鄧普斯特最大的好處,無論你是北上因紐維克,還是南下道森,絕不會迷路。

    好了,把鄧普斯特這條北極天路的曆史略微地交代完畢。

    我們正式踏上了天路征程。走不到十分鍾,路麵開始出現了坑坑窪窪。遠處濃霧貼著原野滾滾而來,不一會兒漫溢過鄧普斯特,鐵騎一頭紮進了霧霾之中。

好一個小河南,沉著機智,全速駕駛50公裏,奮力撕開濃霧。出得霧幕,前方不再是豔陽天,厚雲遮住太陽,地麵依舊濕氣重重。

    盡管道路狀況欠佳,但鐵騎有良好的避震。加上小河南精湛的駕駛技術,使我們免於遭受好多痛苦。

 

鐵騎飛馳鄧普斯特,激起陣陣路麵泥水。

前方有情況!小河南點刹減速。

原來,一頭母鹿和大、小兩隻小鹿正準備穿越公路,忽然發

 

覺飛馳而至的鐵騎,母子三鹿怔怔地站住不動了。
    母鹿的頭抬得高高的,眼睛警惕地盯住我們,大義淩然。鐵騎立即止步,距離麋鹿母子大約七十米。對峙一分鍾後,母鹿低下腦袋輕輕舔了舔小鹿,然後氣宇軒昂地帶領它的子女進入路對麵的樹林。這頭母鹿體型碩大,我不識是駝鹿,還是馴鹿、大角鹿?不過在育空地區一般是駝鹿或馴鹿。

    剛與鹿母子告別不久,一隻紅狐闖入我們的眼簾。它在路基旁的草地上,飛快地奔跑。它四肢騰空,速度奇快,好像要和我們決一高低。正當我們取出相機對準它時,它卻突然右轉,一溜煙地跑了。

    就這樣,一邊觀賞育空的如畫風景,一邊邂逅育空動物界的精英,甚覺愜意。

    鄧普斯特托著鐵騎,在育空山脊上飛馳。這可真是一覽眾山小啊:我們的左邊是一望無際的原野,森林、河流與地平線上的山脈在天際會合。我們右邊是綿延起伏的山峰,有的岩石崢嶸,有的白雪皚皚。天空是如此的高不可測,太陽光從前方遠處高空堆積的雲彩夾縫中透射出來,一道道地照耀在山巒上,煞是壯觀。

    山脊上,鐵騎越跑越快;天空中,黑雲越積越厚。太陽光消失了,山峰暗淡下來,我們終於再次闖進了雨區。大雨鋪頭蓋臉地澆來,即便把雨刷調到最高速檔,也抵擋不住雨水的衝擊。

    鐵騎不停地撩開沉重的雨幕,顛簸著前進。這片雨區消耗了我們近半個小時。

    鐵騎卷起的飛沙走石,打擊在車體上,啪啪直響;鐵騎濺起的泥漿窪水,剛被大雨洗刷幹淨的車體,又重新換上了新的泥裝。

    這時,天空暫時按奈住變幻無常的火爆子脾氣,地上路麵卻出現了異常。轉過一道峭壁,發現鄧普斯特的泥石象沼澤,進一步,輪胎好像就要陷進泥漿;泥石又像波浪,動一動,鐵騎似乎即刻就要傾覆在泥穀。這是什麽情況?是不是地下凍土層融化了?潰塌了?

     小河南下車觀察了一番,不動聲色上車,檫著懸崖邊,慢慢地地滾動車輪,小心翼翼地避開沼澤地和泥石浪,幾百米的危險區安全通過。

     小河南的駕車技術名不虛傳,在沙石高速路上疾馳410公裏,抵達鷹原(Eagle Plains)僅用了4小時。Eagle Plains直譯是老鷹平原的意思,我們就叫它鷹原吧。

     鷹原地處鄧普斯特公路中點,往南距道森410公裏,往北距因紐維克326公裏。鷹原,從廣義上來講,是麥肯齊三角洲的一個大平原;從狹義上來看,它是一個休息站點。沿鄧普斯特的西側,鷹原酒店兩層大樓一字排開。包括雜貨店、加油站,政府辦公室、員工宿舍、模塊化汽車旅館,當然酒店的餐館是對外開放的。

     一般來說,凡來往過客,都會在這兒稍事停留。就餐,住宿、加油、買煙酒飲料等雜貨。不少探險客和遊客,多會因為鄧普斯特氣候、路麵情況複雜多變,難以預料和把握在一天之內能否貫穿整條公路,素性留宿一晚,第二天篤篤悠悠繼續趕路。

     走進酒店餐廳,真寬敞啊。過道、牆壁、休息室、餐廳四周全是本地的曆史照片。天花板下掛著各種文物藏品,像一個曆史博物館。

     它向來客介紹著北部育空特殊的曆史進程。它告訴你鄧普斯特公路的起源,地處麥肯齊三角洲的鷹原發現石油的過程。那些照片和實物讓你了解,早期的加拿大皇家騎警的巡邏狗拉雪橇的故事,以及原住民打獵的精彩片段和獵物。

         我們盡情地享受了豐盛的午餐,抹抹嘴,就上路了。因為我們壓根兒就沒有在探險途中,在鄧普斯特沿途住宿休息的打算。否則就失去探險的意義了。

          我們與鄧普斯特較量的後半段,將由小台灣駕車。北極圈離鷹原36公裏,激動人心的、令人亢奮的重頭戲即將開場。我們拭目以待。

 


注:之前本人發表了《勇闖北極‘天路’ 》係列文章,由於本人的疏忽,本篇“勇闖北極‘天路’ (二)擁抱鄧普斯特”漏發了。今特補發。

(本文部分照片選自Google搜索-圖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上海毛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各位。
將近五個月沒有寫東西了。如感興趣,請到“文章分類”中查閱相關遊記。本篇是補漏,全文共10篇,總題目是《勇闖北極“天路”》。
wenxueOp 回複 悄悄話 樓主這種自費發帖,嚴於律己的態度,實在令人欽佩。
Quarx 回複 悄悄話 Congrats to your trip! nice writing, keep go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