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樣一個封建保守的年代,一個女人能在家務瑣事以外,還能果斷地進行商業談判,姑祖母的成就實在無法被輕視。
她銀行的職員全部是女性,業務也是圍繞女性客戶們的不同需求而開展,這些業務包括:哪個沒嫁人的老姑娘從祖上繼承來的遺產和養老金,誰家大老婆小老婆積攢的私房錢......從最開始建立一直到姑祖母卸任的1953年,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一直生意興隆,[
閱讀全文]
若有興趣閱讀更多我的原創作品,歡迎移步“豆瓣閱讀”閱讀我的最新連載《多倫多有條羊街》,鏈接如下: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62501345/?icn=from-author-page
住在一個鄉村,因為地理限製,幾乎遠離一切舊相識,住的最近的一個朋友,...[
閱讀全文]

若有興趣閱讀更多我的原創作品,歡迎移步“豆瓣閱讀”閱讀我的最新連載《多倫多有條羊街》。
我的姑祖母(我爺爺的妹妹)在三歲的時候,就拒絕裹腳,一給她纏上裹腳布,她馬上扯掉,再纏她就絕食,於是這個出生在光緒年間的上海女子最終勝利了,有了一雙那個年代的女子不多見的天足。
十九世紀的上海和中國的任何其它城市都不一樣,它是第一次鴉片戰[
閱讀全文]

前些日子,我在小紅書筆記中摘錄了我在“豆瓣閱讀”連載的小說《多倫多有條羊街》中的“將軍祖父的風流史”,獲得不少讚和收藏(見下圖)。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書,一本民國大家閨秀的傳記,一本女性的苦難和奮鬥史。
本人是南京大蘿卜,小時候因為家人的興趣和職業,對近現代史很感興趣,尤其是洋務運動到民國這一段,因而也看過不少民國八卦[
閱讀全文]

蘭珍和先勇是在到達紐約的第四天下午造訪了阿嬤——不是先勇親祖母的祖母。
從起床開始,先勇就有些坐立不安的,本來蘭珍規劃的路線是:早起去走走廢棄鐵路改建的空中花園“高線公園”,再去湯姆漢克斯和梅格萊恩在《電子情書》裏麵吃熱狗的店——“格雷的木瓜小屋”吃熱狗,來杯它們的招牌木瓜牛奶,據說比台灣的要酸一點。然後陪先[
閱讀全文]

複活節前的周五,是“聖周五”(耶穌受難日),加拿大的公共假日。連著周六周日,一共三天假,此地人稱“長周末”。加拿大人就愛把公共假期安排在周五或周一,這樣連帶著周末,就是三天連休的“長周末”,然後攜家帶口地出城或出國。
因而,不少本可以預約在長周末的病人,都決定把預約押後到複活節(星期一)的這一周。
因此,星期一一早[
閱讀全文]
房東去紐約休假的時候,兩位房客還得老老實實地上班。
加拿大人這麽愛放假,連死了一百多年的維多利亞女王的生日都放假,複活節這個星期一居然不是公共假期!還得上班!
一大早,陳颯就嗬欠連天地出門擠地鐵。
如往常一樣,地鐵車廂裏一片死寂。看書追劇打盹發呆的都有,人人都鈍著眼神,外加一臉漠然而絕望的便秘表情。陳颯毫不懷疑,那些愛在高峰時段[
閱讀全文]

複活節的早上,蘭珍就背上行囊,搭了上午的一班“灰狗”巴士,奔赴紐約和先勇匯合。
因為午夜時分才會抵達目的地,陳颯十分擔心她的安危,事前再三叮囑:“如果那個巴士上有人端出一架AK47,你要二話不說,立刻像蛇一樣,悄無聲息地——滑到座位下麵去!”
蘭珍笑著搖搖頭:“放心啦,我是在PortAuthorityBusTerminal(港務局巴士總站)下車,也[
閱讀全文]
第二天一早,她就鬥誌昂揚地起床,去診所上工。
沒想到,到崗後的第一樁任務就是她最恐懼的——接電話。用英文接。隻有等對方明確要求說中文,她才能換成中文。
負責培訓她的愛馬,比她大不了幾歲,臉卻板得像她祖宗,劈裏啪啦了一大堆,小蝶嘴上煞有介事地“啊”“哦”,腦子裏早亂了套,手忙腳亂地應付了幾個電話。
愛馬張牙舞爪地在[
閱讀全文]
星期一一早,蘭珍和陳颯就拎著各自的午餐盒,一道出門上班去了。
她倆都在市中心工作,單程要四五十分鍾,好在樓下就是糞池地鐵站。
蘭珍是公務員,在省府給某廳級領導當秘書。入職第一天基本可以預測到未來二十年的職業高度,好在每周打卡三十五個小時,實際工作時間更少,下了班不用想工作的事,假期和退休福利也很豐厚。
陳颯在一家慈善機構當職業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