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活節前的周五,是“聖周五”(耶穌受難日),加拿大的公共假日。連著周六周日,一共三天假,此地人稱“長周末”。加拿大人就愛把公共假期安排在周五或周一,這樣連帶著周末,就是三天連休的“長周末”,然後攜家帶口地出城或出國。
因而,不少本可以預約在長周末的病人,都決定把預約押後到複活節(星期一)的這一周。
因此,星期一一早,診所就擠爆了頭。
小蝶忙得連放屁的功夫都沒有,在前台和不同診室之間不停穿梭。
雖然上工才一個多月,她在診所卻越來越得心應手。
用英文接電話已經不再困擾她了,抓起話筒,翻來覆去的就那麽一句英文:“您好,趙醫生牙科診所,請問有什麽可以幫到您?”就像陳颯那回開導她的那樣,說多了,就是肌肉記憶。
而且十次起碼有八次,對方都會問她能不能講中文,因為診所裏的病人大都是大陸移民。
最難的一關過了,剩下的統統都不叫事兒。本來就是基礎崗位,又有國內醫院一年牙科護士的經驗打底,她很快就適應了下來。
每天一到崗,就自覺地戴上口罩,把虎牙捂得嚴嚴實實,隻露出一雙黑亮的大眼睛。
早上正式開門前,總有個小晨會,趙醫生要了解一下今天有哪些手術和治療方案,她總是對答如流,趙醫生麵上雖然不動聲色,心裏很是滿意。愛馬也十分驚訝。
然後她和愛馬一起去消毒室,把前一晚消完毒的器械都拿出來,再準備下今天每場手術或治療所需要的物件,把它們輕輕放入每個治療專用的口腔治療盤中。
遇上愛馬轉不開身,前台又不太忙的時候,她就進去串個場——幫另一診室候診的老頭老太量個血壓,核對一遍健康紀錄。要麽就是趙醫生和愛馬的這一場手術要收尾了,她提前一步,把下一場手術需要的口腔治療盤端進隔壁診室......
今天這麽忙,她也遊刃有餘,像給前線運送火藥的經驗豐富的戰士一樣,在不同的戰壕狂奔,卻一點不錯縫。
趙醫生一直暗中觀察她,每每看她像一隻輕盈的蝴蝶一樣,在診所裏前後左右地飛進飛出,就會露出一點會心的微笑。
下班前,她到前台交待了一些事項,還體恤下情,關心了一下小蝶的私人生活:“你一個人在加拿大?”
“我二姑在加拿大。”小蝶笑道。
“她也和你一樣住‘羊糞池’?”
”不是,她家住在Elmridge和Bathurst。”
“哦?”趙醫生驚訝地挑起了眉毛,“那一帶房子不便宜噢,學區也不錯,公校私校都好,而且很多猶太人的。”
“啊,”小蝶想了想,還是告訴了她,“我二姑父就是猶太人。”
趙醫生悠長地“哦”了一聲,不說話了。小蝶知道,她心裏一定很震驚,沒想到一個三四線小城出來的留學生在加拿大也有闊親戚。
等把工作收尾,幫著愛馬關了門,天都黑了。
站在路邊等回家的巴士時,她給陳颯發了條微信,問:“到家沒?一會兒要不要去樓下吃飯?”
過去的一個多月,她和兩位室友的關係可謂突飛猛進。
陳颯還是個猛張飛,共用衛生間的洗手池邊總有她滴落的粉底、幹掉的牙膏沫,還有她剪下、拔除的毛渣碎發,具體部位不明。台子上永遠這兒那兒的汪著一灘水,擦之不絕。可她又實在是個熱心腸,小蝶和電話公司簽的新手機計劃就是她給找的,托了她哪個在電話公司上班的狐朋狗友,折扣之上,又給了折扣。
房東還是那個環保狂人,垃圾分錯了,還是板著臉嘰歪。每月水電費下來,她丁是丁卯是卯的計算,分厘都跟她們討要。但正因為界限分明,過於理性,反而不難相處,每周末還任勞任怨地給她們打掃衛生間,風雨無阻,用吸塵器的時候,還知道把門關好,免得吵醒還在睡夢裏的她們。
周末的時候,三人偶爾結伴出去撒歡,要麽是去AMC(北美連鎖電影院)看六塊錢的日場電影,共享一大袋灑滿黃油的爆米花;要麽去逛阿加汗博物館,看寫在羊皮紙上的古蘭經......
三月末的一個星期六,來了一場暴風雪。
第二天一早,小蝶還被兩個室友鼓動著去“踏青”,凍得鼻青臉腫的,又被她們領著去“班米男孩”吃泡菜薯條和包了炸豬肉的越式法包三明治。
小蝶已經在多倫多過了一個冬天,差點沒得“季節性憂鬱症”,現在才發現,冰天雪地裏原來也能有那麽多樂子。最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這些樂子大多是蘭珍的提議,也不知道她從哪兒找的,有的連陳颯都沒聽過,也覺著挺新鮮。
……
小蝶的短信發出去沒幾秒,陳颯就回了。不過沒說去不去樓下吃飯,而是反過來問她:“你喜歡吃叉燒嗎?”
“喜歡啊,超級下飯。”小蝶邊回邊流口水,“可是我們那附近沒有燒臘店啊。”
“那來我家唄!我Daddy(爹地)下午做了叉燒。我家也在私家寶,離你診所不遠。”
小蝶有些懵:
陳颯不是“南京大蘿卜”嗎?她的家人也在多倫多?還有個“爹地”?那她怎麽不跟家裏住呢?什麽跟什麽這都是?
出於不想一個人回家對著清鍋冷灶,更出於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小蝶過了馬路,轉搭去室友家的巴士,和回羊糞池正好兩個方向。
趙醫生的診所在糞池和維多利亞公園大道的交叉口,四周十分破敗,欠修剪的十字路口的草地上總零零散散點綴著狗屎。
從診所的窗戶望出去,滿大街不是說話搖頭晃腦、牢牢保留著故國生活習慣的印巴人,就是那種“混得不好”的華人——頭發黑白長短參差不齊,臉色要麽發黃要麽黢黑,表情淡漠,跟被匈奴放逐到北海邊牧羊的蘇武似的。
小蝶怎麽也沒想到,陳颯家在一個比診所周圍還要破敗數倍的小區,而且是個灰頭土臉的老公寓。
外牆是灰楚楚的水泥本色,內裏倒又是一種厚重的棕黃。大樓裏進進出出的都是印巴人,電梯和過道裏彌漫著一股年久日深的咖喱味兒。
小蝶很想掐自己一下,以確定自己的雙腳不是踏在南亞的土地上。當然,麵對著歡天喜下樓來接自己的陳颯,她並沒有流露出自己的震驚。
陳颯發現了小蝶的沉默,以為她是為去朋友的父母家做客而害羞不安,便勾住她的肩:“放心!我爸媽都很隨和,你想吃吃,想喝喝,別拘著。而且你長這麽cute(可愛),跟娃娃似的,他們指定喜歡你。”
小蝶連連應著,心裏挺熱乎的。
見到陳颯父母時,她又震驚了。
老夫妻倆簡直是一男一女倆“蘇武”,還怪有夫妻相:一模一式的頭圓項短,五短身材,坍肩膀。這樣的組合是無論如何也生不出人高馬大、肩寬膀闊的陳颯的。她大約猜出來一點什麽。
陳颯的“爹地”,一個係著圍裙,憨態可掬的小老頭用蹩腳的港普笑著招呼:“歡迎歡迎,原來是個小捧油(朋友)。”便又鑽進廚房鍋碗瓢盆地忙活。
小捧油進衛生間如廁時,瞥見架子上有一本香港風水大師李居明的生肖運程書,封麵正中是李大師的玉照,圍繞著李大師玉照的是一大堆花裏胡哨的繁體字,什麽“十二生肖改運法”,“護身符斑彩飾物大曝光”,還有什麽“駕世大預言”。什麽叫“駕”世大預言?等等,這個上麵一個“敬”字,下麵一個“馬”字的繁體字是讀“駕”嗎?
她一進門,還沒見著陳颯的爹地,沒聽到他的港普,就已經覺著這個家港風濃鬱,又說不上來哪兒得來的印象。
正思索著那個繁體字怎麽讀,就聽見外間陳颯爹地又說了一串港普,她用了一秒,才理解過來,他說的是:“颯颯,叫你的‘小捧油’食(吃)飯啦!”
“別催!”陳颯有些不耐煩道,“她上廁所呢,一會兒就出來了。”
不知是平時沒客人,還是因為她是他們寶貝女兒的客人。飯桌上,陳颯父母格外熱絡。
陳颯媽雖然長得不苟言笑的,但是態度十分和藹,普通話裏帶點淡淡的南京腔調:“颯颯能帶你回來,說明她跟你關係還蠻好的。”
須臾,又指著狼吞虎咽的陳颯補充道:“她一般不帶朋友回家的噯,就帶過一個珍。”
“珍”是蘭珍的洋名。
陳颯爹地則一個勁地示意小蝶吃這吃那。
“哇,叔叔可以開餐館了。”小蝶咬了一塊豉汁蒸排骨,由衷恭維,“我上次吃早茶,那個蒸排骨就是這個味道。”
“他,開餐館?”陳颯媽從鼻腔裏“哼”出一聲,“整天就曉得吃,還指望他做生意!”
陳颯媽這麽不把小蝶當外人,讓小蝶很不自在,隻好悶頭接著啃排骨。
陳颯的爹地不知道是心態好還是對純正的國語聽力遲鈍,依舊一副憨態可掬的模樣。
飯後,香港老頭去廚房洗碗,陳颯媽則進了主臥看電視,把不大的客廳留給女兒和小客人。
小蝶聽見主臥傳出一段熟悉的國產老電視劇主題曲的旋律,她在哪兒聽過,又說不上來是什麽,就聽到一個女聲淒愴婉轉地“啊”了半天,也沒個歌詞。但她終於明白了為什麽一進門就覺得這個家港風濃鬱了——
客廳裏有一座小香案,上麵供著一尊古人的金身小像,古人還拖著大胡子,麵前一盤柚子和一盤橙子。她恍然大悟,TVB那些什麽港劇裏頭什麽黑道大佬,還有警察局,不都供著這麽個香案麽?
她拉住陳颯問:“這誰呀?財神爺嗎?”
陳颯不可思議地瞅著她:“財神爺不捧金元寶,改耍大刀啊?這是關公,關二爺。”
小蝶這才留神到“古人”手裏有把大刀,立刻虔誠地拜了兩拜,又悄聲問:“那你爹地以前在香港是混黑社會的?”
陳颯也悄聲回:“對,手底下最得力的兩個古惑仔,一個叫鄭伊健,一個叫陳小春。”
小蝶白了她一眼。
陪著陳颯去房裏整理些夏天要穿的衣服鞋子時,小蝶打量著陳颯的“閨房”,比蘭珍家屁股大的次臥起碼大一倍,因而點點頭道:“這屋子很寬敞啊!”
“老公寓肯定建得大,那時候地和建築材料都不如現在值錢。”陳颯聳聳肩。
“那你怎麽不住家裏啊?”
“住這兒上班多不方便,得買車。一個月,車險加汽油怎麽都得五百左右,而且我也不願意跟父母住,出入多不自由?再說了,我都三十多了,還跟父母擠一塊兒,說出去別人還不得以為我有毛病啊?”
小蝶點點頭表示理解。
加拿大的孩子一般大學畢業、找到工作了就搬出去單過,要是三十多還跟父母擠一塊兒,那肯定不是身心有毛病,就是個徹頭徹尾的loser(失敗者,沒出息的人)。
她繼續四下裏打量著室友的“閨房”,發現閨房靠窗的角落裏有一個巨大的木製書架,上麵滿是中文書籍,文學類為主,曆史類為輔。有中國的,有外國作品的中文版;有古典的,還有現代的。
“你還看詩呢?”小蝶隨手拿起一本舒婷的詩集,翻了翻,問。
陳颯“嗨”了一聲,道:“這些書都是我媽的。”她指指主臥的方向,壓低聲道,“她是學中文的,以前在國內是語文老師,教初中的,還是特級教師。但你可千萬別問她,她出國這麽多年,一直不大如意。”
“哦。”小蝶一下就想起陳颯媽清臒的麵龐上那雙眼神飄忽、沒有生氣的大眼睛;還想起了衛生間那本“駕世大預言”,還有封麵上那一大堆胡穿亂插的繁體字,像香港廟街橫七豎八的店名牌。心裏莫名的,怪不是滋味兒。
“所以你是十幾歲出國的嗎?”片刻,她問。
“十六。”陳颯答,“我媽跟我爹地一結婚,我們就過來了。”
“哦。我說你怎麽發育成這樣,”小蝶拿雙手在胸前誇張地畫了兩道巨大的半圓弧,“肯定是牛奶和‘氣死’(cheese,奶酪)吃多了。我二姑也這樣,三十歲才出的國,前麵就比機場跑道好點。誰知道在這裏待了十年,居然二次發育了。”她說著又在胸前畫了兩道弧。
兩人捶床搗枕,笑得花枝亂顫。
“那——”小蝶壓低聲問,“你媽和你爹地是怎麽認識的?熟人介紹的嗎?”
“網上認識的。不是有那種跨國交友的網站嗎?”
“哇,阿姨挺時髦的啊!”
“嗨!她一個離婚的朋友慫恿的。”陳颯指指廚房的方向,小聲道,“我爹地那時候來南京見我們,可不是現在這副樣子。穿了一件‘湯米’的保羅衫,領子還很時髦地豎著,又說在加拿大有房。”
“結果我們屁顛兒屁顛兒地來了以後,居然就是這破房子!”陳颯很不屑地把眼朝天花板一撩,“去‘貿’(mall,商場)裏一看,嘿!‘湯米’的保羅衫天天打折,十幾塊錢就能買一件。”
小蝶不知怎麽搭腔,也確實覺得好笑,就笑了。
陳颯自己也笑,然後帶著點笑的餘韻回憶:“我那時候吧,剛上高二,學習成績一般般,高考肯定沒多大戲。所以也是為了我的前程,我媽跟他才剛認識沒多久,就趕緊地結了婚、移了民,因為再晚一兩年,我就不好跟過來拿身份了。那時候的規定是,子女過了19歲,就不能再辦團聚移民。”
“唔——那你親爸是在國內?”小蝶問得小心。
陳颯的臉上有片刻的暗淡:“我沒見過他,因為我是遺腹子。”
“啊?”小蝶隻覺得心像被誰拿錘子敲了一下似的,猛來一陣慘然。
陳颯無所謂地聳聳肩:“反正沒見過,所以也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
陳颯的肩寬膀闊有了合理的解釋,小蝶心裏卻沒有得到答案後的鬆快,反而越發沉重。她想,陳颯的狂野豪放應該也是來自她早逝的親爹,看來語文老師年輕的時候也是個重口味。從武鬆到武大郎,語文老師的心理落差應該也不小吧。
主臥電視的聲音斷斷續續傳過來,陳颯去上廁所的時候,小蝶凝神聽了聽,可惜背景音樂太大,又隔著一道牆,聽得不甚清楚。
先聽到一個女裏女氣的男的飽含深情地喊“琴文”,過會兒男的好像哭了,問:“你有什麽話要說?趁著沒人快告訴我。”
然後女的也哭了,說什麽:“......橫豎活不了三五天,我就好回去了。”
還說了一堆“我不甘心”“狐狸精”之類的。
“娘娘腔”接著哭。
活不過三五天,就好回去了?狐狸精?男的還這麽娘!小蝶想:語文老師肯定是在看老版的《聊齋》,小時候電視上老播的,一個小白臉書生和狐狸精要生離死別了。
猜猜語文老師看的是哪部老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