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在小紅書筆記中摘錄了我在“豆瓣閱讀”連載的小說《多倫多有條羊街》中的“將軍祖父的風流史”,獲得不少讚和收藏(見下圖)。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書,一本民國大家閨秀的傳記,一本女性的苦難和奮鬥史。
本人是南京大蘿卜,小時候因為家人的興趣和職業,對近現代史很感興趣,尤其是洋務運動到民國這一段,因而也看過不少民國八卦,時不時還去國民政府主席的小紅山官邸(民間謂之“美齡宮”)、總統府和頤和路(因這條路上有不少民國大院的公館,因此有“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之說)溜溜。
小紅山官邸(上圖)
頤和路一處公館(上圖)
疫情期間某天,我忽然心血來潮,想:“咦,這中國曆史上的大事用英文都咋說呢?像咱這種愛傳播文化的話癆,以後遇著老外,普及中國曆史文化的時候,可咋跟人比劃呢?”
於是就去多倫多公共圖書館的APP上搜索,無意中看到一本叫《Falling leaves》(落葉歸根)的書(見下圖)。
書殼上除了這四個字和幾張民國時代的人物黑白照,都是英文。
作者是Adeline Yen Mah,Adeline就是外國女人的名字“阿德琳”,Yen和Mah分別是威妥瑪拚音的“嚴”和“馬”。我第一感覺,這肯定是個譚恩美那樣的美籍華裔女作家。
上網搜了一下阿德琳嚴馬,原來她的中文名是“馬嚴君玲”,“馬”固然是夫姓,威妥瑪拚音,外加冠夫姓,說明她不是大陸長大的。
一股溝,股溝出來,她是民國時期的上海大家閨秀。中文介紹不多,好像童年挺慘的,生母在生下她後,得了產褥熱,去世了。她爹給她娶了個中法混血的繼母,對她極致冷漠,反正就是一個類張愛玲似的家庭背景吧。
我還找到了她二十年多年前的一段英文紀錄片,畫質已經很差了,但是那個片子做得挺認真的,短短幾十分鍾的片子穿梭在倫敦、上海、香港、還有加州——她現在的家中。
紀錄片裏,她帶著攝製組走訪了自己位於上海淮海中路的童年故居,在香港讀過的寄宿學校,在加州工作的家和醫院(在成為全職作家前,她是一位麻醉醫生)。紀錄片裏,還有她和一同在寄宿學校長大的少女時代的好友們重逢,聊自己當年怎樣被爸爸和繼母忽視,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活得如何壓抑等等。
一口英文介於英音和美音之間,跟我似的(不要噴我,搞不好你們也是。咱是86年的,小學英語課本配的磁帶是英式,我還記得第一課還是第二課,那誰讀“what is your name?”,磁帶上讀的是“我的腳內畝”。過了N年,本人才恍然大悟,那是英式英語)。
也跟我最愛的女小說家張愛玲老相似了,都是文理並駕齊驅的學霸。世人都知道張大才女是文學天才,不知道人家當年備考倫敦大學,數學考了遠東地區第一名。後來因為歐戰爆發,沒辦法才去的港大,於是我們才有了《第一爐香》《第二爐香》《茉莉香片》等。嚴女士本人是麻醉醫生。
又扯遠了,總之,我對這個嚴女士的傳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立馬在圖書館的APP上預定了這本書,剛開始看,已經發現書中內容和我之前在網上看到的對作者家庭的描述有些許出入,比如我之前在網上看到的是,她的姑姑是“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的創辦者之一嚴叔和 (Yen Shu-Ho) 女士,但是書中點明,那其實是她的姑祖母,不是姑姑。
她的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是由中文成語命名的,讓我想起了葉廣芩的《采桑子》,全篇小說,從名字到章節都是由納蘭性德的一首愛情詞《采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中來的,有異曲同工之妙。(下圖為某次活動中遇上德高望重的葉老,還得了她的簽名,可惜我太激動了,話都說不利索,她很理解地搭搭我的肩)
閑言少述,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分享我出於個人興趣,翻譯和改寫的一些章節,跟大家分享這部女性的苦難和奮鬥史。
這裏插播一條:近期,馬嚴君玲和她的夫婿捐了3000萬給UCI醫學院
小說鏈接:https://read.douban.com/column/62501345/?icn=from-author-page
公眾號頁麵:https://mp.weixin.qq.com/s/oY06Gm46zxHq9V7Qcj25Cg
如能注冊收藏,幫我添磚加瓦,更是感激不盡,這廂有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