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A先生你好! 謝謝你的來信。今年春節你因為妻子反對的原因,最終沒有能夠如願返鄉探望年邁的母親。你感覺心裏愧對母親,但是你又覺得無法跟妻子溝通,你覺得她不會理解你想要回家過年的心情。這種矛盾的心情,令你左右為難,倍受負疚感的折磨。所以,你想知道,究竟你該不該回家過年? 如果你被這種負疚感纏擾,你的個人生活、工作和婚姻關係都會受到影響。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楊虹用於從社會科學家、學者和專業治療師甚少討論的角度,探究人際關係的事實;即,承諾不是靠個人努力掙得的,也不是來自恐懼感和負疚感的控製。楊虹是一位受歡迎的專業輔導師,她巧妙地在人際關係的每一個方麵及每一個層麵,探測了無條件的愛的邏輯含義和力量。她的寫作得到大眾和專業人士的讚許。任何閱讀本書的人都會被挑戰去再思考自己對於(人際)關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作為一位對亞洲文化做過深入研究的學者與從業人士,大力推薦這本書給那些希望學會以更加平衡的、係統的途徑,戰勝東方家庭生活中“紊亂的和諧”之極度的不平衡。這本書不是尋求從東方文化轉到西方家庭生活不平衡的“功能紊亂的個人主人”,而是尋求帶來一種意識,即需要獲取一種有效的平衡,來戰勝文化對家庭和人的發展之盲目的、功能紊亂的影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剛自日本回來,,看到楊虹寫的《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拜讀之後才發現,她是一位非常好的心理治療師,總纜一個人生可能出現的坑坑洞洞,用許多實在的例子,將生活的故事,陳述出來,供準備做父母、夫婦、子女的人,心理上了解可能遇著的問題,避免重蹋舊覆。尤其是她站在民族、文化、社會、信仰的高的層麵,來做分析解說的功夫,對中國人有相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03-27 09:47:01)
“你們在哪兒?”這個問題,出自希伯來《聖經》創世紀第三章。故事開始的時候,上帝給亞當和夏娃一個帶有大花園的高尚住宅---伊甸園。他們入住之後,上帝吩咐他們,不可吃智慧樹上的果子。但是他們卻偷嚐了禁果。當上帝再來伊甸園看他們的時候,這倆人不像往常外出迎接,和上帝一同踏著夕陽散步,而是躲了起來。上帝既沒有發怒,也沒有離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3-26 13:19:57)
心鏡你好!看到你對“父母需要反省,然而…”一文的回應,讓我想到兩句耶穌的一句話:凡自高的,比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你肯定察覺到“自卑”這個詞在這裏翻譯得並不確切。是的,英語翻譯為“謙卑”。可是你要嗎?今天的中國人讀的聖經,還是八十幾年前懂中文的外國宣教士翻譯的,有些字句不確切可以理解。我有的時候會跟朋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3-24 09:52:30)
有感於孩子自殺問題,我前天寫了一篇短文“誰會是下一個失去孩子的父母?”有位讀者在回應:她(馬翩然)的父母可能對她究竟經曆了什麽,價值觀是什麽,男朋友究竟是什麽人都不太明了。這是父母們應該反省的。其實,所有父母都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天真和善良”,這隻能證明父母對孩子的原始的愛。我相信沒人會反對這位讀者的看法,然而,也不會有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科普:鴨梨與褐梨的差異
作者:阿妞不牛
毛主席教導我們:“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吃一吃,這叫實踐出真知。”(《實踐論》)我們中國人當然都吃過梨子,毛主席讓大家每個人都親口嚐過,還幾乎吃了個飽。有的人吃得上吐下瀉,也有的人吃上了癮。隻是毛主席和中國大陸人稱之為梨子的東西,在學名上另有其名,叫做褐梨。因此,褐梨究竟什麽味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看到那個如花似玉的姑娘被殺,你的心痛;我的心也痛;讀著那位悲痛欲絕的父親寫給在天堂女兒的信,回想那三個接連自殺的高中生,哪個人不會難過?哪一個做父母的不會痛心?
我一大早起來,看到網站上兩條連在一起的消息:一條是“矽穀3華裔男生接連自殺,舊金山華裔社區反應強烈”;另一條是“央視女主播被殺續”,即馬翩然的父親寫給慘遭殺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湊合的婚姻:死守、還是解脫?----回複《其實,很多婚姻原本是可以走下去的》討論我的短文《其實,很多婚姻原本是可以走下去的》,寫的是一對原本可以不必分手的夫妻,和一對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搭火過日子幾十年的夫妻的比較。這篇短文在我的博客裏發出來之後,有不少讀者朋友參與討論,圍繞的給人帶來痛苦的婚姻關係,究竟是死守、還是解脫,大家各抒己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