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forh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5-05-17 08:55:15)

鄰居們一個個開門出來,不時有路人停車下來詢問:“出了什麽事?需要幫助嗎?”我趴在門前的草地上,兩隻手直直地伸向前方,眼睛盯著不遠處的那個白色袋子,淒慘而絕望地向站在我身邊的人哭喊著:“求你了!救救我的咪呀!…咪呀!你回答媽媽呀!…”朋友鄭媽和鄭爸接到我先生的電話隨即趕來了。我隱隱約約地聽見他們和我先生在談著如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大多數中國父母會認為“孩子就是拉扯大”的觀點,已經顯得有點古老了。對於兒童受到虐待,包括身體、情感和心理的虐待,會影響到兒童的發育,導致兒童長大以後出現身體健康、情感和心理健康問題的知識,是比較新的知識;而對於一個健康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遇到家庭的各種問題,對兒童未來心理和情感的影響,是最新的研究。   克裏斯托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十八年前,當霍芸瑤和張鑫磊出生的時候,他們一定都是粉嘟嘟的可愛寶寶。直到送他們出國留學的那個時刻,他們的家人也絕對不會想到,這兩個孩子因為感情問題在異國他鄉非法綁架、毆打兩名女同學,用扇耳光、剪頭發等手段折磨同學被捕。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地律師指出,在美國法院的六項指控中,僅折磨一項,最高就可判終身監禁。其他每項可判二年至八年刑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04-24 11:19:56)
經常寫作的人,一定是愛好寫作。我讚同這種看法。我也覺得,我寫是因為我喜歡寫。不過,我覺得寫作的人除了享受寫作的興趣之外,好想很多時候是在回應冥冥之中收到的的功課,讓你不得不寫,並且寫得停不下來。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靈感吧。而這種靈感,也是順服了上天派給自己的任務。
我發現,從我開始寫作,就不是我在主導我想要寫的文字。從十幾年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不是我在王德予博士家,偶爾看見他的父親王開呦壬鷮懙膸妝緯??也粫??勞躕_呦壬?欽l。我拜讀了王老先生的書之後,便萌生了有一天我想要去台灣走走,看看這塊美麗的土地上,祖先給後人留下的文化和精神財富。不過現在,能夠讀到王老先生的幾本書已經讓我很受教了。 王開呦壬?1889年生於台灣,1969年在台北病逝。他是台灣政界、經濟界和文化界的名人。他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04-17 09:40:13)
話說有一個人(我們就叫他小畢吧)最近和一群哥們喝酒,一杯茅台下肚,忍不住罵了他媽:“那老不死的!做她兒子真倒黴!”不料一哥們轉眼把他的話告訴了小畢的家人。於是這家人的怒火一下子噴發出來。畢爹爹首先開了腔:“你反了天了!這事我饒不了你!”幾個兄弟姐妹也一同而上:“你欠全家人一個道歉!”“吃裏扒外的家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5-04-11 08:38:34)
前幾年我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西雅圖美在哪裏?”。這篇文章的起因是我的台灣朋友王德予博士,在法國旅遊時,跟一群旅行團的人聊起哪個地方最美。每一個人都能說出他們到過的一個美麗景點。當問到王博士西雅圖有什麽美麗的景點時,王博士的回答是:“西雅圖美得不知哪裏去了!”他用這句話來形容西雅圖到處都美,美得讓他感到與這塊土地連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中文網站上一篇關於深圳清華學子過勞猝死的報道,又一次引發人們對工作過量的思考。在眾多的留言中,大家也看到這位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擔當了過多的責任。連續為公司工作。當工作過量被指是猝死的原因時,我們更應該想到:這種拚命工作的態度背後的原因。 …… 看到那些經過多年辛苦打拚,最後終於功成名就的人過早地離世,不禁令人難過。門寧格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罕牧師的一生:多麽美麗 我站在坐滿了人的大教堂後麵,眼望著講台上的大屏幕上,罕牧師的照片和上麵打出一行字--罕牧師安息禮拜,靜聽著教會的裘長老介紹罕牧師的生平,我扔不願相信罕牧師真的走了。我感覺罕牧師站在台上講道,裘長老緊挨著罕牧師做翻譯。那是我對這個教會的記憶,但定神再看,罕牧師卻不在那裏。孩子們獻唱的“多麽美麗”,猶如天籟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北美一個中文網站上,有個北美華人房東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被美國移民局驅趕的中國女學生”。文章內容是有個中國大陸來的女學生,因為簽證過期,且非法打工被美國移民局抓住,準備遣返回國。文章作者有感這個女生的行為,談到她租住房子的問題:髒、不守合同、影響室友休息,並且指派房主做她應該做的事情等。本文受到網友關注,並引發多人參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9)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