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我想

從大陸來到美國,至今在東西方度過的時日大致各半。願以我所見所聞觸及一下東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也許能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個人資料
溪邊愚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都說中國大陸出生於1962年至1972年之間的人是幸運的一代。作為幸運一代的一員,曾經相信世界一定是會越來越好的,因為我們大半生經曆的就是看著一個個“奇跡”的出現,包括可以考大學,可以出國門,不管是出去看看還是出去定居。後來才發現,所謂“越來越好”並不是一定的,對此感受最深的人群之一可能就是曾經曆了中國新聞黃金十年的人。 但是,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眼看就到了美國2024年大選選舉日了。因為現在很多地方都提供早投票的方便,所以,投票早就開始了。據《華盛頓郵報》統計,截至11月2日(周六),美國人已經投出了超過7400萬張票。如果計票順利的話,所謂選舉日,更合適的說法是選舉結果可以開始陸續揭曉的日子。隨著大選日子的接近,與投票選舉相關的謠言,特別是各種陰謀論,也鋪天蓋地般在社交媒體上傳播,其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8)

不久前我曾作一文,批駁傳統基金會(HeritageFoundation)的一個分支組織“監督項目”(OversightProject)謊稱他們製作的一個視頻證明了佐治亞州14%的非公民登記投票。同時我也給出了我認為選舉機製靠譜兩個最主要理由:一,美國選舉是在兩個主要黨派的嚴格監督下進行的,選舉中有任何異常現象,很快就會被發現。二,我做選舉工作人員十多年的親身體驗告訴我,選舉程序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TradeCommission,FTC)是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其使命是通過執法、宣傳、研究和教育,保護公眾免受欺騙性或不公平商業行為以及不公平競爭方法的侵害。反壟斷是FTC的主要責任之一。聯邦貿易委員會成立於壟斷行為盛行的1914年,作為打擊破壞信托的托拉斯的一個武器。在其曆史中,國會不斷通過更多法律,賦予FTC更大更多的權力來監管反競爭行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拜登政府扶持工會的故事比較廣為人知。拜登不僅親自參與汽車工人的罷工活動,更是依賴全國勞資關係委員會(NLRB)從政策上掃除建立工會的障礙,同時也為工會與資方談判在法律上創造優勢。不太為人所知的是,為了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更公平,拜登政府一直在努力調整經濟權力的過分集中和失衡,改變有毒的經濟環境。反壟斷也是“美國回來了”一個非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白宮2023年7月的推文:拜登經濟學如此成功,以至於國會共和黨人將其成果往自己臉上抹拜登總統從啟動2024總統競選後,就一直有一個問題:相當數量的選民認為他不接地氣。在拜登眼裏,美國經濟很不錯了,特別是與其它發達國家比,但很多選民似乎感受不到。拜登強調的是其任上創造了創紀錄的1570萬個工作崗位,工資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物價的增長速度。但很多選民卻認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紐約時報》9月7日的報道:傳統基金會傳播關於非公民選民的欺騙性視頻——右翼智庫一直在向社交媒體推送有關投票的錯誤信息。佐治亞州州務卿辦公室稱其中一段視頻為“噱頭”共和黨壓製選民投票有長期的曆史。為了掩飾其真實目的,他們一直是以堵選民舞弊的漏洞為理由來實施壓製選民投票的措施。2020年川普輸了總統大選後,不認輸,毫無證據地硬是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4)

《華爾街日報》對總統候選人川普與賀錦麗唯一一場辯論的報道:賀錦麗在激烈的總統辯論中引誘特朗普——大選日前八周民調基本持平,候選人在費城一決高下
周二(9月10日),美國兩黨的總統競選候選人川普和賀錦麗(KamalaHarris),進行了他們之間唯一的一場競選辯論。本來總共是安排了兩場辯論,那時民主黨候選人還是拜登。因為拜登第一場辯論中的表現讓選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3)
(2024-09-10 15:47:44)

【一分鍾速讀版】數據表明,肉類包裝公司創紀錄的高利潤對食物價格上漲有相當大的責任。一個正常、健康的市場,物品短缺和不合理高價現象一般總是暫時的,會通過市場自帶的調節功能解決。任何一個產業,隻要產業鏈中有一環被壟斷了,整個產業鏈的價格就可能被壟斷企業控製。結果就是,隻有壟斷企業收獲巨額利潤,產業鏈上的上家和下家等其他行業都被壟斷企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拜登2020年競選時,把提升藍領收入,重新打造一個強大的中產階層作為執政綱領的重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支持工會,使其成為能與貪婪的資本抗衡的力量之一。在任期間,拜登親自參與汽車工人的罷工活動,創造了曆史。說拜登政府是一個親工會政府似乎不會有爭議。但支持工會並不是幫助藍領的唯一途徑。拜登政府為藍領主持公道的手段很多樣化,有時甚至比直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