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聞,我思我想

從大陸來到美國,至今在東西方度過的時日大致各半。願以我所見所聞觸及一下東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也許能起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個人資料
溪邊愚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肉價飛漲要怪拜登嗎?

(2024-09-10 15:47:44) 下一個
【一分鍾速讀版】
 
 

數據表明,肉類包裝公司創紀錄的高利潤對食物價格上漲有相當大的責任。

 

一個正常、健康的市場,物品短缺和不合理高價現象一般總是暫時的,會通過市場自帶的調節功能解決。

 

任何一個產業,隻要產業鏈中有一環被壟斷了,整個產業鏈的價格就可能被壟斷企業控製。結果就是,隻有壟斷企業收獲巨額利潤,產業鏈上的上家和下家等其他行業都被壟斷企業控製得沒有成長空間。因為價格居高不降,消費者也是受害者

 

拜登是幾十年來第一個真正反壟斷的總統。拜登也是幾十年來第一個上任後沒有讓華爾街的人充斥政府要職的總統。賀錦麗要繼續拜登的政策,需要選民的支持。

 


【延伸閱讀】
這是50年來美國藍領最好的時候
兩個副總統候選人,兩種美國夢
美國正在回來!
美國爆發今年最大勞資衝突,工會到底好不好?

 
 
   長文版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4 年的總統大選,物價差不多是最大的話題了。

2020 年疫情期間,封鎖引發供應鏈中斷,導致美國的食品價格開始大幅上漲。最大漲幅出現在 2022 年,當時通貨膨脹開始爆發,美聯儲也收緊了貨幣政策。這些因素,再加上其他因素,如消費者購買模式的突然改變,政府疫情救濟金的輸入等,造成需求增加,生產成本上升,導致了幾十年來最大的食品價格上漲。

好在去年通脹開始緩和,今年的情況比去年更好。數據顯示,至少在過去的一年半中,工資增長已超過物價增長。

2020 年 4 月至 2024 年 4 月美國通貨膨脹率與工資增長率之差。圖源:Statista

但是,這似乎不是選民的真實感受,選民對物價,尤其是食品價格,依然怨聲載道。時逢大選年,藍領中一個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拜登任上物價飛漲,川普任上日子好過多了。

到底是數據對還是選民的感受對?物價高是拜登的錯嗎?


白宮承認高物價仍然是美國家庭嚴重關切的問題

今年六月,白宮在報告美國藍領家庭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大多數物價的增長速度的同時,特別表示,兩件事可以同時是真實的:經通脹調整後的實際工資正在穩定增長,而高物價仍然是美國家庭嚴重關切的問題。

白宮在學習和進步,傳達的信息越來越務實了。最早的時候,我們聽到比較多的聲音是,美國的通脹比歐洲發達國家好多了。後來又說,通脹已經緩和很多了。再後來是強調,雖然物價有漲,但美國人收入的增長高於物價增長,不少經濟學家也這樣為拜登政府辯護。

可是,別處漲價更多並不能消除此地增長的價格;通脹緩和隻是不再瘋長,已經漲上去的價格不一定會降下來;更重要的是,統計數據不可能代表每一個人的情況。

還有一個事實:不少收入沒怎麽漲的選民,在 2020 年拿到的有川普簽字的救濟支票,是他們這一生中拿到的最大一筆“收入”。他們收入低,往往是錢還沒進來,賬單已經等在那裏了,從來沒有過手裏有這麽多錢,那種有“餘錢”的感覺要忘記都難。

我們總說,拿個例來描述總體是錯誤的。那麽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對收入沒怎麽增加的人來說,他們感受到的就是購買力下降,別人收入增加多少都與他們無關。這種時候,如果還對這些人強調數據證明收入增加高於物價增長,那就是重複希拉裏的錯誤:當川普對一次次失望的選民說要“讓美國再次偉大”時,希拉裏喊出的對應口號居然是“美國已經很偉大了”(America is already great),典型的與選民的感覺脫鉤。

但是,如果選民認為物價高的責任在拜登政府身上,對選民說“我知道你的痛苦,理解你的痛苦”,也是於事無補。選民要求的是,去解決問題。

那麽,物價高到底是不是拜登政府的責任呢?或者說,不管是誰的責任,拜登政府是不是努力去解決問題了?


誰的責任?

造成物價上漲的因素不是單純的一個兩個,如前麵所說的供應鏈中斷和美聯儲的高利率政策等都有影響,但左翼“基礎工作協作組織”(Groundwork Collaborative)的研究人員今年 1 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將 2023 年下半年美國通脹率的一半以上歸因於企業利潤率(下圖)。

該表將物價影響因素分為三類:勞動力,非勞動力和利潤。在 2023 下半年,勞動力因素的影響很大,不同季節分別為 73% 和 50%。非勞動力因素如供應鏈等,這時已經不再是問題,其影響是降低物價,分別為 -27% 和 -33%。而企業利潤則對物價上升分別有 53% 和 83% 的貢獻。

這說明了,疫情剛開始時,物價上漲很大程度是因為供應鏈斷裂等不可控因素。等到這些不可控因素解決了之後,企業卻借這個機會牟取暴利,使得物價繼續上漲

2022 年 6 月,專業事實核查網站 PolitiFact 一個相關的事實核查(下圖)也證實了這一點。

PolitiFact 的事實核查:“四大”肉類包裝商的利潤創曆史新高

美國肉類聯合企業基本上就是四大家:JBS Foods、泰森公司(Tyson Foods)、嘉吉公司(Cargill)和 Marfrig。它們收購牲畜、屠宰、加工肉類,然後賣給零售商。

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數據顯示,在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的 12 個月內,肉類價格上漲了 12.3%。這超過了 8.6% 的通脹率和 10.1% 的整體食品價格漲幅。那這四家肉類聯合企業的情況如何呢?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的 12 個月內,JBS 淨利潤達到創紀錄的 44 億美元,比前 12 個月增長了 70%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的一年中,泰森公司淨利潤達到創紀錄的 41 億美元,比前 12 個月增長 91%

嘉吉公司在截至 2021 年 5 月 31 日的財年中實現了創紀錄的 49 億美元淨收入,比前 12 個月增長了 60%

Marfrig 公布 2021 年淨利潤為 8.201 億美元,比 2020 年增長 32%。其年度報告中說:“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最大的利潤“。2022 年第一季度 Marfrig 淨利潤下降,原因是該公司斥資 3.6 億美元購買了巴西家禽和豬肉加工商 BRF 的股票。即便如此,Marfrig 的首席財務官仍表示,這是公司“運營最好的第一季度”

注意,前麵“基礎工作協作組織”的報告是說企業超高利潤最嚴重的是 2023 年,而 PolitiFact 的事實核查證明了,就是在 2022 年,四大肉類加工企業利潤就已經創曆史新高了,2023 年這些企業在這樣的基礎上利潤再創新高,我們不難得出結論,肉類包裝公司創紀錄的高利潤對食物價格上漲有相當大的責任


懲治哄抬物價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拜登政府和許多民主黨人一直在指責這四家企業集團人為控製價格,壓低了對牧場主的收購價,抬高了肉類產品的零售價。

2024 年民主黨總統競選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總統競選經濟議程中,也將雜貨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歸咎於企業哄抬物價,並在其經濟政策演講中呼籲聯邦禁止企業在食品雜貨方麵的哄抬價格行為。

但是,副總統沒有提供具體政策細節。而這類經濟問題的爭論極其複雜,所針對的又都是有足夠資源的特大企業,實施懲罰的話,訴訟代價非常大。PolitiFact 做個事實核查不需要費多大周折,而政府要在法庭上白紙黑字地證明企業有哄抬物價行為,難度很大。

從經濟規律來說,當某種物品在供需平衡上呈短缺狀態時,價格上漲是一種正常現象,這會促使廠家加倍生產,也會吸引新的資金和企業投入到短缺物品的市場中去,這樣不僅解決了短缺問題,還會自動調整物價,不會發生物價不合理地長久居高不下的現象。所以,一個正常、健康的市場,物品短缺和不合理高價現象一般總是暫時的,會通過市場自帶的調節功能解決

相反,如果政府幹預價格,就會阻止(或者不鼓勵)新的資金和企業投入於短缺物品,打亂市場秩序,妨礙正常的市場調節。所以,一般學者專家都對政府介入市場行為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但現在的情況是,疫情的影響因素已經過去很久,食物價格還是降不下來,這就不像正常的市場行為,似乎正常的市場調節失效了。這又是為什麽呢?


美國肉類價格降不下來與企業壟斷有極大關係

正常的市場調節與健康的競爭環境分不開。如果是一個被壟斷的市場,就不會產生有挑戰意義的競爭,當然也就不會有正常的市場調節。

在美國銷售的所有牛肉、豬肉和家禽中,有 55% 至 85% 是由 JBS Foods、泰森公司、嘉吉公司和 Marfrig 這四家企業作為中間商銷售的。而這四大家又有各自的運營區域,這就導致很可能某個地方隻有一家肉類加工商。在這種情況下,收購價格基本上就是這家肉類加工商說了算,牧場主或養牛場主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同樣,零售商也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

任何一個產業,隻要產業鏈中有一環被壟斷了,整個產業鏈的價格就可能被壟斷企業控製。結果就是,隻有壟斷企業收獲巨額利潤,產業鏈上的上家和下家等其他行業都被壟斷企業控製得沒有成長空間

事實上,肉類供應產業就是這樣,在大型肉類包裝公司的利潤飆升的同時,許多牧場主和養牛場主抱怨說,牲畜的收購價格長期不動,而他們的經營成本卻在增加,以至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

其他農產品,如玉米和大豆等的收購也有同樣的問題,這就導致很多食品價格都降不下來。甚至汽車油價也受到影響居高不下,因為現在玉米和大豆也用於製油。


拜登是幾十年來第一個真正反壟斷的總統

1890 年通過的《謝爾曼法》(The Sherman Act)是美國的一部反托拉斯法,規定了從事商業活動者之間的自由競爭規則,從而禁止不公平的壟斷。該法以其主要起草人約翰·謝爾曼參議員的名字命名。

《謝爾曼法》廣泛禁止:1)反競爭協議;2)壟斷或試圖壟斷相關市場的單邊行為。該法授權司法部提起訴訟,禁止違反該法的行為,此外還授權因違反該法的行為而受到傷害的私人當事方提起訴訟,要求三倍賠償(即三倍於違法行為給他們造成的損失的賠償金)。

成立於 1914 年的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的最主要功能就是與司法部配合,打擊壟斷行為

但是,自裏根時代開始,政府對妨礙競爭的企業行為采取無視的態度,而且走入了以價格為唯一標準來衡量消費者利益的狹隘領域,拋棄了保證製造商有健康的競爭環境這個關鍵原則,進而直接把反壟斷法變成了隻是盯著價格的消費者保護法,卻不知,當初這個法律製定時,根本還沒有消費者這個概念。

遺憾的是,不僅共和黨拋棄了《謝爾曼法》的本意,就是民主黨的卡特,克林頓,奧巴馬總統也都如此。是他們都不明白嗎?也許,但肯定不都是。很可能是,長期以來,壟斷資本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他們惹不起。

事實上,奧巴馬曾經想在這方麵有所作為的,說明他心裏明白。上任後,奧巴馬派司法部長和農業部長去廣大農村做了個聆聽之旅,聽到了農場主、牧場主和養牛場主的很多抱怨,特別是肉類加工商對他們的盤剝和掠奪。這些農場主、牧場主認為,關鍵的問題是遊戲規則對他們不利,不是公平競爭。他們沒說錯。

但是,在其上任後的第一次中期選舉中,奧巴馬試圖做的反壟斷還沒有開始就遭遇了巨大的阻力,被指責為反企業、反商業。奧巴馬敏銳地嗅到了信息,在他後來六年的任期內,再沒有任何反壟斷的努力了。

隻有拜登真正在反壟斷上做事情了。拜登也是幾十年來第一個上任後沒有讓華爾街的人充斥政府要職的總統。相反,他任命了被《紐約時報》稱為“重構了數十年的壟斷法”的,當時年僅 32 歲的莉娜·可汗(Lina Khan)為 FTC 主席。可汗的“重構壟斷法”,就是要讓反壟斷法回到其初衷,以建設健康的競爭環境為主要責任。

著名的美國教授、作家、律師和政治評論家,曾擔任克林頓總統的勞工部長的羅伯特·萊克(Robert Reich),一生都在為消除美國巨大的貧富差距而努力。2008 年《時代》雜誌將他評為本世紀十佳內閣成員之一,同年,《華爾街日報》將他列入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排行榜第六位。他退休後繼續參與社會活動,目前與人合作做一個每周一次的播客節目。他今年 4 月做了一期節目,討論“食品價格為什麽失控?”這個話題,邀請邁克爾·波倫(Michael Pollan)為嘉賓。波倫是對美國食品行業特別有研究的美國新聞記者和大學教授,他不僅精通反壟斷法,還了解壟斷法應用過程的變遷。

波倫說,反壟斷法根本不是針對保護消費者的,而是防止壟斷企業對生產商、製造商的盤剝和掠奪,其手段就是不讓企業強大到成為壟斷力量。他說,盡管自裏根後,政府對反壟斷法的執行走偏了,但這隻是文化和習慣問題,不是法律問題。他特別強調,政客不去糾偏,不改變方向,不是因為法律上不清晰,而是缺乏政治意願,不敢挑戰華爾街的壟斷勢力

波倫深知拜登頂著多大的壓力。萊克和波倫都說,食品價格居高不下就是因為企業壟斷,拜登為了改變壟斷造成的不公平現象做了很多,是從老羅斯福(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總統之後第一個真正對壟斷企業動刀的總統。在老羅斯福之前,反壟斷法是個沒牙齒的老虎。注意,這也不是法律的問題,而是沒有人去利用法律。老羅斯福是個敢於變革,不怕得罪權貴的人,第一個在老羅斯福的攻擊下倒下的信托巨頭正是美國最有權勢的實業家——皮爾龐特·摩根(J. Pierpont Morgan)。老羅斯福說,無論多麽有權勢的人,都不能淩駕於法律之上。隨著他對其他“不良”信托公司的打擊,他的聲望與日俱增。拜登現在做的就是當初老羅斯福總統做的。

說拜登是幾十年來最支持工會的總統,也是在糾正貧富差距方麵做出最大努力的總統,真不是什麽溢美之詞,而是實實在在的事實描述。拜登是真正在試圖讓一個偉大的美國重新回來。所有這些,都是拜登“美國回來了!”的努力之一。

萊克和波倫說,拜登做了那麽多,現在選民將高物價怪罪於拜登,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反壟斷,選民能做什麽?

美國現在這種有毒的經濟環境和反競爭環境,是壟斷資本深耕幾十年的結果。現在美國三分之二的行業是被幾家占壟斷地位的企業控製著。權力的不平衡已經成為現實。要改變,不是一屆總統任命能夠完成的。

也許,這才是拜登不願意退選的真正原因,他怕後繼之人不會有他這般對華爾街的決絕。民主黨政治人物中直到最後還支持拜登競選總統的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佛蒙特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就在一個播客采訪節目中說了,他反對拜登退選就是因為他相信拜登是真正懂得了支持工會,反壟斷,反華爾街意義的人,拜登拒絕走治標不治本的路。桑德斯沒明確說的是,他擔心換人後,這方麵的改革力度會減弱。幾十年來,隻有拜登做到了這樣。

波倫說,就是現在正在打的幾個反壟斷的官司,政府一方的辯詞還是太傾向於保護消費者,沒有完全從保護生產商的角度辯論。當然,這也取決於法庭文化。人們已經忘記了反壟斷法的初衷。可見要改變有多難。

參議員科裏·布克和喬恩·泰斯特希望打擊農業行業的市場集中

盡管很難,似乎一眼望去盡是黑暗,波倫說他還是抱樂觀態度。他說,拜登懂了,還有其他一些年輕政客也懂了。他特別提到了新澤西參議員科裏·布克(Cory Booker)和蒙大拿參議員喬恩·泰斯特(Jon Tester)正在致力於嚴厲打擊農業行業的市場集中。

波倫呼籲選民用手中最有力的武器——選票,來支持敢於挑戰壟斷企業,敢於挑戰華爾街的政客。他說,他一直聽見的聲音是,請選民從草根角度提供支持,這樣,政客和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才比較容易些。他說,這是白宮的請求,是政府部門,如 FDA 的請求,是布克和泰斯特的請求......

一個播客節目的話題是“我們發現了企業的頭號敵人”。圖像中說:“他們被她嚇壞了。”這裏的他們就是背景屏幕中那些占據壟斷地位的企業

拜登退選後,那些財富權貴紛紛以捐款方式湧向賀錦麗。知道他們的第一個要求是什麽嗎?撤換 FTC 主席莉娜·可汗!這是經典的以經濟實力購買政治權力!莉娜·可汗已經成了華爾街的頭號公敵。

CNBC 9 月 4 日新聞報道,賀錦麗公布了征收 28% 資本利得稅的計劃,低於拜登提出的 40% 稅率建議

上周三(9 月 4 日),賀錦麗公布了征收 28% 資本利得稅的計劃,低於拜登提出的 40% 稅率建議。當然,一切都還不是定局,我們可以繼續觀察。28% 和 40% 的資本利得稅,究竟哪個更好更合理,也不是有定論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要頂住華爾街的壓力非常不容易。

如果選民希望賀錦麗能夠抵抗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僅將她送入白宮,同時也給她參眾兩院的明顯優勢。隻有這樣,她才能抵禦住華爾街的壓力,抵禦住壟斷企業的壓力。

小羅斯福(FDR)總統 1932 年第一次當選後能夠推行新政,改變美國的經濟環境,也是借了很多東風。大蕭條當然是促成改變的最主要理由,但同樣重要的是,FDR 有非常好的政治條件。那年,FDR 以 472 選舉人的高票當選,民主黨在眾議院拿到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席位(313 - 117),參議院也是絕對多數(60 - 36)。這就給了 FDR 一個強有力的授權。

四年後,選民充分體會到了 FDR 新政的好處,當時全國的平均收入增長了 50%。在那個還沒有真正走出大蕭條的時期,收入的貧富差距並不那麽大,所以,這個收入增長是被選民普遍感覺到的。結果,1936 年的大選,FDR 以 523:8 的選舉人票當選,他隻輸了兩個州:緬因和佛蒙特。那一年選舉中,民主黨在國會也獲得了更大的優勢:眾議院 331 - 80,參議院 76 - 16。這又反過來給總統繼續推行新政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所以,如果當選,要繼續拜登政府的反壟斷實踐,賀錦麗也需要能夠推行又一個新政的政治環境。現在就看賀錦麗團隊能否成功向選民銷售這個賣點,也看選民是否有信心和智慧給賀錦麗一個機會。

參考資料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1351276/wage-growth-vs-inflation-us/#:~:text=The%20rate%20of%20inflation%20exceeded,wages%20grew%20by%204.7%20percent.

https://www.whitehouse.gov/cea/written-materials/2024/06/12/both-sides-of-the-ledger-wage-growth-beating-price-growth-now-for-15-months-in-a-row/

https://groundworkcollaborative.org/wp-content/uploads/2024/01/24.01.17-GWC-Corporate-Profits-Report.pdf

https://www.vpm.org/news/2022-06-29/politifact-va-spanberger-goes-after-meat-packer-profits

https://www.nytimes.com/2024/08/15/business/economy/kamala-harris-inflation-price-gouging.html

https://www.booker.senate.gov/news/videos/watch/senators-cory-booker-and-jon-tester-want-to-tackle-big-ag

https://www.ftc.gov/advice-guidance/competition-guidance/guide-antitrust-laws/antitrust-laws

https://www.ushistory.org/us/43b.as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Y-Qu0a0MZA

https://www.cnbc.com/2024/09/04/harris-biden-capital-gains-tax-hike-trump-election.html

https://www.politifact.com/factchecks/2022/jun/30/abigail-spanberger/big-four-meat-packers-are-seeing-record-profits-sp/

本文由“美國華人雜談”和“信息正義”公眾號聯合發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Eastgate 回複 悄悄話 不怪拜登,難道怪華盛頓啊?
武勝 回複 悄悄話 文中沒看出來拜登政府對肉價飛漲做了什麽。
abcdaren 回複 悄悄話 長篇大論為某人辯護的文章根本不必浪費時間看。
但本文有一個提法有點道理:不管媒體、官方、各陣營的五毛說什麽、爭辯什麽,百姓的實際感受才算數!
不管那隻自稱的黑貓,還是那隻老白貓,能使美國再次偉大、能降低吃人的通脹、下調苛求無度的稅法、能促進就業、給百姓一個寬鬆的政治經濟環境的,就是好貓!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通脹如今在美國是普遍現象,市場上流動的美元票子多了,東西也就不值錢了,通脹就會發生。
而市場上美元多了有至少兩個因素,第一就是川普在任期發債借錢最多,用於印票子發錢,拜登也沒好到哪裏去,但與川普還是不同,他是大量補貼企業。
第二是貿易戰導致中國作為美國最大債主不再購買美債,反而大量拋售,讓美國政府赤字難以解決,不得不升高美債收益率,這就增加了美國償付債務利息的負擔,隻能更多借錢印票子。
而烏克蘭戰爭開始後才是美元的惡夢,美國武器化美元製裁俄國,導致俄國去美元化。俄國是美國第三大債主,影響巨大。之後其他150個國家都開始了去美元化,跑得慢的吃虧誰都清楚。
而聯儲會沒能力收回這些拋出的美債縮表,就必然導致市場上美元過剩,盡管利率還沒變,但美元已經不值錢了。
物價也就必然上漲。美國價格上升主要體現在食品和保險,這幾年整體都在至少40%多。印象最深的Costco的橄欖油,幾年前是17美元兩桶,後來22,疫情期間27兩桶,如今29美元一桶。
幾年中漲了300%多。保險公司已經通知今年房屋車輛和umbrella計劃會漲20%,算是相對低的,據說加州最高有漲40%的。
美國會在幾年左右破產,按照目前的國債增長速度和每年基本1.5萬億赤字的水平,到2030年,也就是幾年後,國債會達到50萬億美元,是GDP的200%。
利用美元優勢,美國可以割盟國的韭菜,與美國關係越密切越慘,因此日本和英國目前都是麵臨破產危機,英國客觀上已經破產。
因此美國的破產會是發達國家中的最後,但也就是幾年內。離美國金融體係越遠越好,這是世界上150個國家開始去美元化的原因。美元在世界上發行了80萬億,平時作為各國金融儲備不用,就跟沒有差不多,美國經濟規模是24萬億,如果這80萬億都拋到市場上,美國人不吃不喝也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吸收這些美元縮表。
美國唯一能做的是走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模式,按照需求生產,對企業大量補貼降低物價。美國會因此衰落,但不至於破產。
拜登政府其實已經開始這個模式,如今美國政府對企業的補貼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法案,抗通膨法案,基建法案都是用補貼的方式,是典型的計劃經濟模式。
如果賀錦麗當選,她會繼續拜登的社會主義進程。如果川普當選,就是project 2025描述的法西斯主義。
兩者在經濟上一致,都是計劃經濟。
美國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北京_01link 回複 悄悄話 民主黨的福利政策是罪魁禍首,豁免學生貸款就是一例,還有巨額赤字預算。如果銀根緊就不會有通膨,這是基本常識。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拜登是幾十年來第一個真正反壟斷的總統。拜登也是幾十年來第一個上任後沒有讓華爾街的人充斥政府要職的總統。” -- 不同意。 拜登使用政府的力量壟斷芯片產業。 川普也沒讓華爾街的人充斥政府職位。 隻不過 他不喜歡華爾街, 是因為經過了太多破產不還錢, 沒人肯借錢給他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要怪。 如果拜登不是在軍援是那個花了太多的錢,借了太多的債, 政府完全可以隻用很少的錢支持肉聯企業抑製物價。
登錄後才可評論.